前言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简介

  关于红楼梦旨义思想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鲁迅定义为“人情小说”,脂砚斋《凡例》评: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一书与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胡适《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蔡元培《红楼梦索隐》: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红楼梦》有十几个版本,通行本为程甲本。脂本是20世纪新发现的“古本”,原名《石头记》,通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据传为曹雪芹叔父,曾对《红楼梦》进行更改、评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已经被抛弃。

        前八十回故事情节

  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欲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炼成女体,亦随之下凡。僧道二人欲了结这段公案,将石头携入凡尘。乡宦甄士隐住姑苏阊门外葫芦庙旁,赠银助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赶考。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被拐走,不久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岳父卑鄙贪财,甄士隐贫病交攻,走投无路。后遇一跛足道人,听其《好了歌》后,将《好了歌》解注。经道人指点,士隐醒悟随道人出家。贾雨村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黛玉读书。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宝玉因见表妹没有玉,认为玉不识人,便砸自己的通灵宝玉,惹起一场不快。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时,发现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雨村为向贾府献好胡乱判了些两银子平了此事。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一同到京都荣国府住下。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沦落乡间务农的京官后代王狗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凤姐给了二十两银子。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示宝玉。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求仙学道,贾珍在家设宴为其庆生。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其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秦可卿病死。 

  贾政长女元春加封贤德妃,皇帝恩准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宝钗过生日唱戏,因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书童茗烟将《西厢》等书偷进园给宝玉,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 

        人物介绍

        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她们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传统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林黛玉
  林黛玉,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延、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黛玉其实是绛珠仙草仙)遗世独立。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一说: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皎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洞无趣、毫无动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与幼弱。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之女。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看似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第38回作《螃蟹咏》,对当时横行霸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尖锐讽刺。而她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 “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但作者也从赵姨娘的口中说出看法。金钏死后,仅是寥寥几句“给几两银子发送罢了”,写出了她对于地位卑贱者的无情,但小说第二十二回她计谋失败,宝钗曾一首《更香谜》引得贾政扫兴:“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象”,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负面评价。“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挤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如她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结果呢?可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恰恰不是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

    贾母
  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大家长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想法。总之贾母能受到众人的尊敬,说明她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且她是有能耐的。
 
    王熙凤
  王熙凤的毒辣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二 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鲍二家的媳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她的根本目的是聚拢钱财,赵姨娘曾说过“这一半家产不叫她搬到她娘家去,我便也不是个人。” 

    史湘云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五,贾母弟弟的孙女。在诸多姐妹中她独有“女儿之身,男儿气概”,豁达开朗、豪放而真性情。她敢于穿男装大说大笑,被黛玉戏说成“比女儿装扮还俏丽些”,她敢于伴酒烤鹿肉下肚,还理直气壮地说“真名士自风流”,她甚至敢于醉卧芍药圃,嘴里还不住吟诗,更是表现了她才思敏捷、风流倜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真女性之美。这么一个人物,谁会不感到分外惹人怜爱呢?[11] 
   
    贾探春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三,贾政与妾赵姨娘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越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四大家族奴仆贾家

  宁国府 
  ⒈贾珍——尤氏:茄官、银蝶儿、万儿、来升、喜儿、寿儿、栓儿。 
  ⒉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 
  ⒊贾蓉——秦可卿:瑞珠、宝珠。 
  4、未具体标明哪房的:焦大、王兴、潘又安。 
  荣国府 
  ⒈贾母:鸳鸯、文官、琥珀、珍珠 翡翠 玻璃、傻大姐、鹦鹉。 
  ⒉贾赦、邢夫人:秋桐、费婆子、王善宝家的(陪房)。 
  ⒊贾政、王夫人:金钏、玉钏、彩霞、彩云、彩鸾、绣鸾、绣凤、小霞 、周瑞、周瑞家的(陪房)。 
  ⒋贾宝玉:袭人(蕊珠)、晴雯、麝月、秋纹、碧痕、春燕、四儿、芳官、茜雪、佳蕙、坠儿、檀云、绮霰、良儿、媚人、墨雨、紫绡、李嬷嬷(宝玉奶母)、宋嬷嬷(仆人)、茗烟、扫红、锄药、伴鹤、李贵、扫花、引泉、挑云、双瑞、双寿。 
  ⒌贾琏、王熙凤:平儿、小红、丰儿、彩明、彩哥、来旺妇(凤姐陪房)、昭儿、旺儿、隆儿、兴儿、庆儿、王信、林之孝、林之孝家的、赵嬷嬷(贾琏奶母)。 
  ⒍贾元春:抱琴。 
  ⒎贾迎春:司棋、绣橘、莲花儿、柱儿妈(奶母)、柱儿媳妇。 
  ⒏贾探春:侍书、艾官、翠墨、小蝉。 
  ⒐贾惜春:入画 
  ⒑李纨:素云、碧月。 
  ⒒林黛玉:雪雁、紫鹃(鹦哥)、春纤、藕官、王妈妈(奶母)。 [19] 
    四大家族奴仆史家
  史湘云:翠缕(缕儿)、葵官(韦大英)、周奶妈。 [19] 
    
    四大家族奴仆薛家

  薛姨妈:同喜 同贵。 
  薛宝钗:莺儿、文杏、蕊官 
  薛蟠——夏金桂:宝蟾、小舍儿。 
  香菱:臻儿 
  薛蝌——邢岫烟:篆儿 
  薛宝琴:小螺、豆官(豆童)。[19] 
    
    人名隐意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茫渺<;虚无缥缈> 
  贾宝玉——假宝玉 
  林黛玉——怜待玉 
  薛宝钗——削宝拆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甄宝玉——真宝玉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贾雨村——假语村<言>或假语存 
  胡州——胡诌  
  贾化——假话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擒可轻、情可倾、情可钦、情可情、情可轻、情可亲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单聘仁——擅骗人 
  戴权——大权(代权——代皇权) 
  钱槐——奸坏 
 
  
  青埂峰——情根风 
  仁清巷——人情巷 
  十里街——势利街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乡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