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老子》亦称《道德经》,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经典著作。作者老子(姓李,名聃),关于《老子》这部书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其中虽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特征。此书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老子》作为一本道家的哲理书,却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它主要阐述自然无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在形式上,此书是语录体韵文,语言精炼,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修辞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其修辞比况,多为后世文士所取法。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老子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超绝时空的绝对存在,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所唯一取法的,正是纯抽象的“自然”。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永远依照“自然”的法则,在那里循环运转,“周行而不殆”。只有通过塞兑闭门,“静观玄览”,即以玄观玄,才可能有所领会。所谓“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由此出发,《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寓于正反面的对立中,它们相互依存,又“自然”地相互转化。在思维辩证方法上,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老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堪称哲理第一书。

《庄子》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庄子》。

阅读 ‧ 电子书库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相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思想与人生观。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生保身,逍遥无为。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庄子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既不能表现得有用,又不能表现得完全无用,要“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精神自由——逍遥无为。逍遥无为,是全生保身的最好形式或最高境界。

(2)与道为一。道是道家学说,也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庄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大地万物的本根,道没有具体的规定性,亦无差别对立。要实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得道”,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相对主义的认识的方法,即“齐物”的方法;一是直觉主义的体验的方法,即“体道”的方法。“齐物”就是发现并取消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差别和对立,这种方法使人在精神上从贵贱、寿夭、生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无差别对待的自由世界。“体道”就是按照一定的修炼程序,不用语言和概念,以达到与道为一的直觉体验。这种方法可以摆脱哀乐情绪的干扰,舍弃日常世界,以求得精神的解脱与超越。

(3)无为而治。庄子明确否定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生活,他向往远古的至德之世,在政治上主张不干涉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实行无为而治。庄子反对当时社会上实行的仁义礼乐等社会道德与政治制度,认为这些都是罪恶与祸害的根源。他用“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来说明“仁义”已经成了统治者窃取国家权力的手段。庄子认为,随着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及争斗也会随之产生和激化,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也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是按照必然上升的进程前进。他认为自然的本性是最完善的,如果人为地加以改变,便会损害事物的本性,造成不幸和痛苦。统治者应任随社会的自然发展,不要加以人为的治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想。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墨子》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墨子》是阐述墨家学说的一部作品,是墨家学派的传世经典。它是由墨家学派的创始者墨翟所作。

墨家学说在《墨子》一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该书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论整理而成。《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一书有71篇,但现存只有53篇。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7篇,成书较晚,记载有“吴起之裂”事,属于战国晚期。第二部分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表述了墨家的十大主张。每一篇都分上、中、下三篇,有的已缺佚。韩非说“墨离为三”,俞樾认为,墨分为一派,“相传不同,后人合以成书,故一篇而有三。”第三部分包括《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共6篇,一般合称《墨辩》,是后期墨家的作品,有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的内容。没有前期墨家的迷信思想。第四部分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等5篇,是记载墨子言行的较早的作品,也是研究墨子的重要资料。第五部分有《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等11篇,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工具。可能是汉初人所著。

墨子所处的时代,群雄蜂起,百家争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而墨子正是站在了平民的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韩非认为儒墨俱为“显学”,孟子讲:“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战国时代的几百年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荀子》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典籍。该书是记录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全书一共32篇。一般认为其中最后5篇,即《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不是他本人的著作,而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一书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学术思想成果总结性的著作,展示了他在哲学、逻辑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荀子》一书又是先秦诸子散文创作的佼佼者。《论语》《孟子》基本是语录体、记事体的联结,《庄子》已有文章的雏形,但仍未脱语录体的痕迹。到了《荀子》这里则已形成论文了。荀子的文章,浑厚严谨,说理透彻,且多用比喻、对比、排比、引用名言等手法,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特色。《荀子》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四部著作被誉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四大支柱。

《韩非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韩非子》原名《韩子》,为了避免和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及其作品混淆,后人将《韩子》改为《韩非子》。

韩非提倡法治,韩非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韩非关于“法”“术”“势”的思想观点,是在战国时期法家的“主法”“主术”“主势”三派思想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改进得到的,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流派的自身特有的体系。韩非认为,治理国家并不一定需要非常智慧的君主,如果依照法、术、势,即便是学识与能力居中的国君同样可以治理好国家。此外,韩非还阐述了“法”“术”“势”三者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系统而紧密的思想体系,三者缺一不可。“法”是根本,“势”是基本前提,“术”是执“法”的必要手段。合理巧妙地运用“术”,可以起到加强人为之势的作用。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在《韩非子》中有详尽的阐述,这部著述也因此成为先秦时期法家理论的巅峰之作。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列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的重要典籍。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一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8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列子之学,以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苦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阅读 ‧ 电子书库

《吕氏春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吕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书籍,是后世的类书鼻祖。儒家思想在《吕氏春秋》中占很大比重,十二纪中“夏纪”的儒家意识最为集中。《劝学》《尊师》《诬徒》以儒家师道观论“忠孝”“理义”“尊师”,列举许多圣人尊师的事例,说明师生相互关系等问题。道家思想则贯穿全书始终。特别是“春纪”里的文章,几乎都以道家意旨为主。《本生》《重己》《贵生》等篇,论“全性之道”“全德之人”“贯生之术”“养生之道”,以及“重生”“知本”“无为”等,都带有道家思想的特点。书中用不同的故事协同论证不同流派的学说,以佐儒家、道家、法家观点的最为丰富。

《吕氏春秋》还记录了一些上古的历史传说和神话,使人们可以窥见上古先民生活的鸿爪泥迹,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吕氏春秋》在思想史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颇为卓著。西汉司马迁写《史记》就曾取法它的结构,也分“纪”。东汉高秀认为它远远超出诸子著作,明代的方孝孺指出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清代的章学诚说“吕氏将为一代之典要”(《文史通义言公上》)。清代学者汪中认为它是后世的类书之祖。它的文学成就也颇为人们所称道。

《晏子春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晏子春秋》所表现出来的最可贵的思想是重民与爱民。从重民和爱民出发,晏子主张节俭,反对向人民横征暴敛,反对大兴土木,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晏子主张减轻刑罚,反对滥杀无辜。晏子这样做,就是出于对人民的爱护。另外,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人才的重视和对谗佞的憎恶。

并且,晏子的节俭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他自己也以节俭来要求约束自己。

《晏子春秋》还十分突出地表现了晏子对礼的重视。他把礼看做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姓的工具,可见礼在晏子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晏子与后来的孔子是很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晏子对无礼或不合礼的行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晏子春秋》不仅鲜明地表现了晏子的光辉思想,而且也记载了许多表现晏子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故事。

《商君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书中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主要反映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首先是革新变法的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

针对秦孝公怕变更法度、改革礼制受天下人非议的想法,商鞅说:“行动迟疑就不会有名,做事犹豫就不会成功。法度是爱护人民的,礼制是利于国事的。所以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必遵守旧的礼制。”

其次是重农重战的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论述最多。如《农战》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靳令》说:“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是农不怠。”朝廷让人民拿剩余的粮食捐取官爵,农民就会卖力耕作。《算地》说:“故圣人之为国也,入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胜敌而革不荒,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国家富强的功效就在农战两项。

再次是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有时也说厚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

最后是重本抑末,反对儒术。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鬼谷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鬼谷子》一书,是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先生的一部关于谈判游说问题的论著。书中也涉及大量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因此也被称为兵书。书中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理论、策略和手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来享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使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智谋和口才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的,拥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乃至生杀特权的诸侯国君主。

《鬼谷子》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智慧之书,是一本智谋宝典。全书既论修身养性,也论人世成事,还论趋吉保身,乃成功立业者求取功名、谋求富贵的不传秘籍,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无字天书。书中既有纵横捭阖,以阴阳之道驾驭事理、控制人心的谋事制人之道;也有“阴谋阳事”、审时度势、虑谋行事的建功立业之法;还有“达则兼济天下,否则逍遥一生”的修身养性之术。《鬼谷子》一书乃纵横天下之大智慧,读通读透之后则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矣。

《公孙龙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孙龙子》是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

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公孙龙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他的特点就是夸大这种矛盾,并否认两者的统一,所以最后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即白马不是普通所说的马,颜色中的白色和质地的坚硬,他也人为地分裂开来论述。另外,在《指物论》中他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是具体的事物,它们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则论述了对运动变化的看法;《名实论》讨论名与实的关系。上述的五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尹文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尹文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所作《尹文子》一书是其流传下来的唯一著作。《尹文子》,旧列名家,今本仅一卷,分《大道》上下两篇,语录与故事混杂,各段自成起讫。上篇论述形名理论,下篇论述治国之道,可以看做是形名理论的实际运用。它的主要思想特征是以名家为主,综合道法,亦不排斥儒墨。自道以至名,由名而至法,上承老子,下启荀子、韩非。《尹文子》的形名论思想,为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者所重视,其对语言的指称性与内涵等关系的思考,颇值得玩味。文章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虽然不如“白马非马”有名,但是却很有趣味,其中讲一个人,给儿子取名“盗”和“殴”,结果挨了一顿打。抛开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般的“道”、“名”、“形”,看看情节的滑稽之处,也是一得。

主要版本有明《子汇》本、《诸子集成本》。新注本有历时熙的《尹文子简注》。

《六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韬》相传是周朝的姜尚所著,但后人普遍怀疑。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所以又称《太公兵法》。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它的权谋思想也很突出。该书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可见后人对其评价之高。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是春秋末军事家孙武所作。据说他流寓于吴,以谙兵法,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后与伍子胥谋伐楚,五战五胜,攻下郢都(今湖北江陵北),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它大体总结了春秋时代重要军事斗争经验,经过较长时间的流传和不断地润色加工,到战国中叶才整理成书。这部军事哲学著作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阅读 ‧ 电子书库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这十三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一遍,学会思考了,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多读几遍之后便觉得书中的智慧实在是太多了。《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它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辩证的真理。《孙子兵法》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著作,在于它揭示出了许多战争中的普遍规律,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孙膑兵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庞涓又嫉妒孙膑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

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设奇计大败魏军,并射死庞涓。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挤,流亡到楚国,孙膑也随他而去,所以汉人王符说“孙膑修能于楚”。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据考证,《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因为《魏武帝注孙子》提到了“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唐朝赵蕤《长短经》卷九也提到过“孙膑曰:兵恐不可救”,杜佑所著《通典》卷一四九有“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段,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

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包括《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司马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相传是司马穰苴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155卷。

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宋元丰中(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迄至清代,姚际恒、龚自珍等人,疑为伪书。但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详加考查,显然根据不足。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为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残存的五篇是:《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黄石公三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该书的作者,过去很多人认为是黄石公。但后来学者考证认为此书的作者并不是黄石公,而可能是西汉末年一位精通兵法、熟悉张良事迹、拥护汉宗室的隐士。

作为一部兵书,它的内容主要侧重于阐发它独特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①战略思想。《黄石公三略》的书名显示出它是一部专门论述韬略即战略的著作。在西汉以前,像《黄石公三略》这样从书名到内容紧紧围绕战略问题展开论述的兵法著作非常稀少。例如,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就不是纯粹论述战略问题的专著。因此,可以认为,《黄石公三略》是专论战略问题的开山之作。书中主要论述的是政治战略,也涉及军事战略。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有新的发展。其政治战略的核心是收揽人心。②治军思想。在治军方面,《黄石公三略》主张崇礼重禄,礼贤下士,威恩并重,赏罚必信。这些思想对后人都有很大影响。

《淮南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淮南子》的作者是刘安,他是西汉文士,汉高祖刘邦之孙,武帝刘彻的叔叔。好读书,善鼓琴,才思敏捷,尤工词赋。

《淮南子》一书既继承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和法制学说,又批判了法家的严刑峻法和残暴统治,既有法家之长,又无法家之失,可谓取自法家,而又优于法家。

在政治观上,《淮南子》还吸取了《孟子》《荀子》、管仲学派和《吕氏春秋》的重民、亲民的民本思想,认为百姓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国家的治乱,决定于君民关系的和谐或对抗。它对暴君严刑苛法的残酷统治十分痛恨,对他们荼毒人民的行为予以无情谴责。

除了政治和法治思想上的成就,《淮南子》也是一座自然科学的宝库。它所体现的自然科学成就,代表了当时的最高科学技术水平,有的沿用两千余年,至今仍不失其光辉。除了在天文、物理、化学、农学、水利、气象方面,在经济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医学科学中的预防观、养生论、疾病和药物研究、病因论诸方面,以及对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生物分类、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它都有突出的成就,许多成果甚至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方,对两千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淮南子》不愧是一部“融汇百家,博极古今”的划时代的文化巨著。

《法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言》是汉代哲学家扬雄的哲学著作。扬雄模仿《论语》写了《法言》一书,采用了问答的形式阐述哲学思想。其主旨是用孔孟之道、用礼义、用当时的科学成果解答一些问题,批评先秦诸子,批判谶纬、神仙迷信。重视智、肯定学的作用,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的。《修身》提出人性是“善恶混”的,《重黎》首次提到浑天说和盖天说的比较,并认为浑天说始于汉武帝时的落下闳,这些都是常被引述的重要思想资料。《法言》有《百子全书》本,还有晋代李轨《扬子言注》、宋代司马光《法言集注》、清代汪荣宝《法言义疏》等注本。

《论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论衡》是一部抨击迷信活动学说的作品。作者是东汉思想家王充。书中对各种迷信活动及其禁忌,尤其是对“人死为鬼”的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王充很风趣地说,从古到今,死者亿万,大大超过了现在活着的人,如果人死为鬼,那么,道路上岂不一步一鬼了吗?王充认为人是由阴阳之气构成的,“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二者不可分离。他指出:“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也就是说,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存在,世间根本不存在死人的灵魂。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否定了圣人“神而先知”,“圣贤所言皆无非”的观点。为了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汉代的唯心主义神学极力推崇古代的圣人,说圣人是天生的,“能知天地鬼神”、“人事成败”和“古往今来”。王充虽然也承认孔子是圣人,并且也不反对孔子所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但他批判了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岁”,有独见之明、不学自知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他认为圣人只不过是比一般人聪明一些,而聪明又是来自于学习。

另外,《论衡》极具战斗性,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宗教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阐明了以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观。《论衡》是王充从33岁开始,前后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直到临死前才写成的,是他毕生心血的凝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神灭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神灭论》的作者是范缜,他是南朝齐梁间思想家,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北)人。出身寒微,秉性耿直。他发展了汉魏以来朴素唯物论观点,与当时盛行的佛学思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天监六年(507年)发表了著名的《神灭论》。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正值佛教盛行。佛教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前世积善行恶的因果报应,范缜却坚决否认这种说法。有一次,晋陵王萧子良问范缜:“您不相信因果报应,可是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落入粪秽之中。落在席垫上的人,就如殿下您,落入粪秽之中的人就是我呀。人的贵贱际遇虽然各不相同,但哪里有什么因果。”范缜的回答使晋陵王在众多宾客面前无言以对。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书中以问答的形式,系统阐述神灭论观点。《神灭论》一出,轰动朝野,萧子良派王融去用利禄引诱,劝他放弃神灭论,他表示决不“卖论取官”。在梁朝,梁武帝组织64人发表75篇文章围攻范缜,他仍不屈服,又写了《答曹舍人》,予以驳斥。《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形体和精神是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形体是质料,精神是形体的功用,也像刀刃和锋利的关系那样,没有刀刃,锋利就不存在了,没有形体,精神也就消灭了。精神是人体的特殊功能,又是寄托于人的生理器官。所以人死以后,精神就不存在了。最后指出佛教流行,伤风败俗,危害政治;应该破除佛教,实行无为政治,可以全生、匡国、霸君。《梁书·范缜传》和严可均辑《全梁文》均收录《神灭论》。

《新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汉书·艺文志》列为儒家,著录58篇,今本有10卷58篇,其中《问孝》《礼容语上》两篇有录无书,实际为56篇,主要阐述政治思想,有一些篇章也包含一定的哲学思想。《新书》认为道德造化以成万物,事物之间可以回旋转化,如制陶器的陶轮般旋转不息,对待认识对象,要“清虚而静”,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故此,开篇即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他的政论散文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汉帝国大一统创始期之积极进取、意气风发,力图建功伟业的豪情壮志,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说,贾谊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贾谊,二十余岁即被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后遭谗言,贬为长沙王太傅,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伤,后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不久逝世,仅三十三岁。

通行的版本有《四部丛刊》本、《诸子集成》本、卢文弨《抱经堂丛书》本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贾谊集》,最新注本有王洲明、徐超《贾谊集校注》,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等。

《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一部杂著类的散文作品集,内容涉及极广,对于当时佛教的流行、玄风的炽烈、鲜卑语的传播、民俗文学的盛行等都做了较为翔实的记录。它对研究古代丰富的文化现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家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里程碑。

首先,这本书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其中记录的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行,可与南北朝诸史中的记载相参证或补证。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对于《汉书》《经典释文》《文心雕龙》等著作的研究都有重要参考意义,《颜氏家训》有许多内容与上述文献相通或互补。另外,《书证》《音辞》两篇为考辨文字、词义和音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另外,在重道轻器的封建历史时期,此书对于算术、医学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但是书中也有一些糟粕,如《兄弟》篇中说兄弟好比居室,妻子好比风雨,要防止妻子破坏兄弟的感情,就如同防止风雨侵蚀居室一样。《归心》中则大力宣传迷信的因果报应。

从文学角度上说,这本书多为质朴的散文,行文如同闲话家常,又不失委婉高雅。说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恰到好处。

《传习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 ‧ 电子书库

《传习录》是明朝理学家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分成上、中、下三卷。上卷是同徐爱讲论《大学》宗旨,阐述了他“格物致知说”和“心与理一”“知行合一”的思想。为门人徐爱、陆澄、薛侃所辑。正德十三年(1518年)初刻于江西赣州。中卷是与友人论学的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由门人南大吉所辑,后经钱德洪改编。嘉靖三年(1524年)由门人南大吉将此卷与上卷合刻于绍兴。下卷是与门人的谈话,由门人陈九川等采集,初名《遗言录》,后钱德洪加上自己及王畿所录,整理编辑成《传习续录》,其主要部分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刊刻于宁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胡宗宪将三卷合一刊刻,统称《传习录》。

《传习录》的“传习”出自《论语》的“传不习乎”。全书基本包括了王阳明主要的哲学思想。上卷是得到过他本人亲自审阅的。中卷的论学书信都是出自他的亲笔。下卷虽未经其本人审阅,但也比较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各种思想,并记述了他提出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

《文录》包括了《正录》《外集》《别录》三个部分。为文人钱德洪编订。《正录》都是讲学明道的文章,共五卷;《外集》收集王阳明的诗赋等,共九卷;《别录》收集王阳明的奏折和公文等,共十卷。嘉靖十四年(1535年)刻于苏州。此后,钱德洪又收集了一些,编入《文录续编》,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王阳明著作中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收在《文录续编》里的《大学问》。《大学问》是王阳明出巡广西之前,录下的全面阐述他学术思想的著作。

《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祖慧能(638~713年),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州)人,出生于广东新州(今新兴县东)。小时家境贫寒,成年以后出家,辗转至黄梅东山弘忍禅师处求法。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作偈。上座神秀主张渐悟,其偈曰:“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主张顿悟,其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赞许,密授法衣。开南宗一派,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禅宗于宋以后大行于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

该书约成书于7世纪末,是唐代佛教禅宗实际创始人六祖慧能的传教说法记录,由其弟子整理而成,以后几经增删,形成多种不同版本,如敦煌本、惠昕本、契嵩本、宗宝本等。该书是中国僧人著作唯一被称为“经”者,是禅宗的代表作品,对中国思想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宗宝本《坛经》有十篇:行由第一、般若第二、疑问第三、定慧第四、坐禅第五、忏悔第六、机缘第七、顿渐第八、宣诏第九、付嘱第十。全书表述了慧能创造性的佛教思想,如“定慧体一”“法无顿渐”“无念为宗”“作禅不著心、不著净”“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等。其要旨有二:一曰“自性本空”,二曰“顿悟成佛”。慧能还认为佛性本有,不假外求,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成佛不依赖禅定、念佛等宗教修行,只在于明心见性,一念之间即可成佛。他教人从无念入手,自净其心,舍离文字,直彻心源,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里修习禅的境界。慧能还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他在广州法性寺里,众僧争议寺堂前的幡迎风飘动的真相是什么,有曰“风动”,有曰“幡动”,慧能则曰:“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诸位的心动。”

近人丁福保著有《六祖坛经笺注》一书,对《坛经》作了较详细的注解。

《太平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太平经》是东汉后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者传说不一,非一人一时之作。《后汉书·襄楷传》所谓《太平清领书》,唐李贤注说这就是《太平经》。这本书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有十七卷。该书吸取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又夹杂黄老、神仙、方术、谶纬等,形成内容庞杂的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其主旨在于争取太平。为了追求太平,提倡任用贤才,减省刑罚,沟通民意,自食其力,反对残酷剥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汉末黄巾起义可能受《太平经》思想的影响。在元气一元论盛行的时代,这种道教经典也讲万物从元气中产生出来。现存有明正统《道藏》本。王明《太平经合校》是当今比较完整的本子。

《抱朴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葛洪(284~363年),东晋思想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杨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出身没落官僚家庭,曾参与镇压石冰起义。东晋初,任谘议参军。少好儒学,兼及神仙导养之术,晚年辞官谢客,于罗浮山精研炼丹,以冀长寿。著有《抱朴子》一书。

《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言丹方药术,系神仙家言;外篇则详论世事得失。

阅读 ‧ 电子书库

《内篇》主要宣扬了以炼丹成仙,消除灾难为核心的道教思想。葛洪的这一思想承接了老庄和先秦道家的哲学,并给以宗教化的解释,从而建立起一套彻底宗教化的神秘道教神学。

《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是其主要目的。西晋王朝自司马炎建国以来,呈现过短暂的繁荣局面,“太康盛世”不久,便陷入了外忧内乱的动荡泥潭。“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使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承受着无尽的灾难。生活于其中的葛洪并未苟且偷生、得过且过,而是用他的笔在书中真实而大胆地展示了社会的真实面貌。或直接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托古刺今,借题发挥。透过这些文字,西晋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风俗的败坏,官吏的腐朽,百姓的疾苦,一览无余,历历在目。其观察之深刻,笔锋之犀利,情感之激烈,在“虚美隐恶”的当时确是难能可贵的。

葛洪的政治主张在《抱朴子》一书中得到了体现,既不同于西汉的阳儒阴法,也不同于晋代的虚伪名教,又不同于先秦法家的治国之策,他主张儒道兼用,从治心入手达到行礼乐的目的。综观葛洪的思想,不难发现,葛洪的思想体系是儒道相互融洽、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