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电子书库

为什么人们会伴随着笑声抖动?这是因为幽默的基础其实是恐惧。好的幽默,是以安全的方式震撼我们,最终让我们用笑声来表达对意外结局的惊讶,以及庆祝我们的成功解脱。

女性的肩膀是外形圆润、质地柔软、触感光滑的,不仅比男性的肩膀窄,同时也远不会像男性的肩膀那样厚实,它们在力量方面显然无法与肌肉发达的男性相提并论,但却有着足以征服男性的力量——由于皮下脂肪分布较广,年轻女性的肩膀总是平滑圆润的,一旦它们脱离了衣服的遮盖,往往能形成对男性的极大诱惑。在吸引男人的眼球方面,吊带装的作用比其他有袖子的衣服要强出很多,因为它们随时有可能滑落下来,袒露出女性的胸部。

女性的肩头线条平滑,外观基本上接近于半球形,一位作家曾经用颇具诗意的文字描绘过它们,把它们称作“两个光滑的球体,是着落在身体两侧的、色情的珍珠”。由于在外形上与半球形的臀部比较接近,这对“色情的珍珠”当然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传递出女性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它们对那些成熟男性的吸引力非常大,事实上,如果配合适当的动作,女性的膝部、肩头都能够让男性想入非非,它们所起到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女性的胸部。如果一位年轻女孩儿双膝弯曲,并且紧紧地把腿抱在胸前,那么她的膝头,倘若是暴露在外面的话,就会呈现为两个圆润光滑的半球,极大地吸引男性的注意力;同样的,如果女性的肩头暴露在外,并且以适宜的方式隆起,那么它们也将表现为两个半球,增强对男性的诱惑力。额外再多说一句,一个非常典型的、很有魅力的动作,是将一侧的肩头隆起,然后把下巴颏支在上面,这会起到强调和突出肩头的平滑肌肤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原本不具备任何原始性特征的肩头,也能散发出较为温和、暧昧的性的信号。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我们开始考察各种不同文化对女性肩膀天然柔美的线条所做的各种修饰之前,让我们先来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更好地认识一下女性身体的这个部分。

肩膀的首要作用是为功能强大、用途多样的手臂提供一个最为强劲的“基础”。自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开始直立生活,我们昔日的“前腿”就变得越来越功能多样,我们肩膀的韧带、胸部的肌肉也随之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手臂的变化。我们的锁骨和肩胛能够在四十度的范围内灵活运转,再辅以复杂的肌肉组织,就能够帮助手臂完成摆动、弯曲、提拉、旋转等各种各样的动作。

女性肩膀的平均宽度是男性肩膀的八分之七,而倘若比较二者的厚度,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更显著了,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女性的肌肉组织不会像男性那么发达。

这种性别差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对女性肩膀的各种修饰。既然女性的肩膀比男性的狭窄,那么把它们弄得越发狭窄是不是就更能体现女性的魅力呢?幸好,由于肩膀区域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结构,想要对它们进行这样的夸张改造是不切合实际的,因而也很少有人做出这样的尝试。在十七世纪出版的约翰·布尔沃的人类学专著《全世界各地人类观察》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对肩膀进行修饰的例子,他描述了一名年轻女子,其肩胛骨被挤压得靠拢在一起,已经到了很不正常的程度。布尔沃在书中写道:“那些旧时代的女子,把狭窄而又抱拢的肩膀看成是非常正当的,所以她们对自己的肩膀展开了猛力的‘镇压’,并且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这项工作,以便让自己变得更加端庄和美丽……所以,一个以这种观点看来非常漂亮的苗条女子,就生就了这样一副可怜的肩膀。”

与这个例子正相反,还有一部分女性为了强化自己的美丽或者其他的某些目的,选择了人为“加宽”自己的肩膀,这样的风气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几次,而且距今都不算久远。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女性自主意识的兴起,从她们的穿着上就暴露出了这样的趋势,为了求得男女平等,很多女性首先选择了在肩膀方面向男性看齐,以表明她们的立场。研究时尚沿革的历史学家们真实地记载了这一转变,“本来只是略显蓬松的袖子,渐渐地,在肩头部位被添加上了类似肩章的饰物,随后又进一步发生改变,看上去恍若浮动在肩头上的两个小口袋,到1895年以后,看上去就如同是两个大气球颤颤巍巍地抖动在女性的肩膀上了。”穿着这些造型夸张的衣服,貌似肩膀变宽了的女人们越发努力地寻求与男性的同等待遇,勇敢地进入了那些以前对于她们完全封闭的工作领域以及运动领域,但是在她们阳刚气十足的外套下面,依然是传统的束腰和衬裙,也就是说,她们在公开场合是在向男人看齐,而在私底下,她们仍然摆脱不了女性的阴柔。

加宽肩膀的第二次浪潮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人们喜欢穿那些剪裁得四四方方的、带有明显军装特征的衣服,这类衣服在肩头部位加了衬里和厚厚的垫肩,穿上这样的服装,人们、特别是女人们的肩膀会明显超出真实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当时的女性们不仅强烈地表达了她们的反战立场,同时也显示出即便是在非常局势下,女性仍然不会放弃对美丽的渴望。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与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结伴而来。起初妇女们的穿衣样式可以被形容为“恐怖份子式”,她们的上衣做的像军装一样,不仅带着肩章,还有着宽大的肩部,既营造出了女性的威严,又为她们增添了阳刚的力量。时尚界的流行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间的影响,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们变得不再娇柔迟疑,而是走路轻快、风风火火,天生就肩膀宽阔的女孩子终于获得了影坛的接纳,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或者更早以前,这样的女性是根本得不到任何青睐的,因为依照那时候的传统观念,宽阔的肩膀应该是属于男人的外形特征。随着宽肩膀的女性扬眉吐气,女子健身运动也蓬勃开展并延续至今,如果再往前数上几十年,一位肌肉发达的女性肯定会被视为马戏团里的怪物,但在男女平等精神的映照下,这时候的她就成为了女性力量的代表,并且有肌肉强健的肩膀可以证明她所拥有的力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性流行穿着“权力装”,在这个十年里,以前风光无限的、军装风格的衣服迅速让位给了深颜色的商业套装。这个时代的作家们,喜欢把那些套装描述为有着“琼 克劳馥式的肩膀”,因为它们重新回复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给肩膀部位加上垫肩的传统,而且此时的垫肩样式比以往更为夸张,这恰好符合了社会演进的脚步——新一代的商业女性越来越多地具有了女强人的强硬作风,她们已经开始在会议室里大声咆哮。女性服装的肩膀样式对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当时的记者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围绕着“肩膀”做文章,并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词汇,一位记者曾经写道:“肩膀主义,就是让人们在电梯里越来越找不着空地儿”,另外一位记者则写下过这样的字句:“每个人身上显然都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别碰我的肩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其他类似表述还包括:“在闲置了多年以后,布朗克斯(纽约市最北端的一个区)的垫肩工厂们终于又买卖兴隆,添置了新的装配线”;女人们的攻击性越来越强,为此“她们重新拾起了战争时期的肩膀样式”;女人们现在想要的是“像航空母舰那么大个儿的垫肩”;天生有着宽肩膀的模特们“时下正是鸿运当头”;歌星格里斯·琼斯“新剪的发型真怪异,好像她的肩膀长到了脑袋上面”;肩膀厚实的女人都是“想要硬生生多占点儿地方的恶棍”;女人们现在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如同在躯干两旁浮动着两条巨大的吊臂,后者一准儿能胜任星际旅行所要面临的种种艰苦工作”;以及“女人们只要出了门就甭想再回家了,因为她们再也没有办法把肩膀塞进家门里面了”。

等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让位于九十年代,女性肩膀的线条重新变得柔和了。女权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至少在西方,女人们可以带着平和的心态正常地享受生活,而无须再表现得像个假小子一样。这个阶段女性的肩膀形状完全取决于特定服装的设计样式,它已经不再是咄咄逼人地伸张女性权力的社会工具了。

有趣的是,尽管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人们已经拥有了巨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饰,“宽肩膀的女式衣服”这个概念还是经常性地被人们挂在嘴边,尽管它已经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直到1994年,还有人在批评印刷工业的高层主管职位基本上被女性垄断时,使用了《为什么“垫肩们”会获得权力》的大标题,而在那时,真正的垫肩早已被看成是过时的东西了,它只能作为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并隐喻着女人们在曾经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里取得了怎样的胜利。

男性的肩膀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性所难以仿效的,那就是它距离地面的绝对高度。男性的平均身高比女性高出了十三厘米,其结果就是男性总是能够一个舒适的肩膀,可以让女性靠在上面哭泣,这与男性肩膀的宽度没有关系,关键就在于它的高度刚好合适,因而成为了一个理想的倚靠处所,伤心绝望的女性可以把带泪的面颊舒服地“停靠”在上面。尽管眼泪与软弱已经被当今的时尚女性所不齿,可是她们依然还要面对男性那高高在上的肩膀。男性长得比女性高大,是他们在原始社会中长期从事狩猎活动的必然结果,可是如今社会已经进步到了大家基本上都是从事案头工作的阶段,男性依然保持着这样明显的身体优势,这难免让很多女性觉得不公平。不幸的是,人类的进化工作总是以极其缓慢的步调在进行着,或许经过几百万年的案头工作,情形会发生改变,但在那之前,男性的肩膀恐怕将一直是女性把头靠上去暂时休息的“港湾”。除了把男性的腿锯短之外,女性要在肩膀高度上追平男性,唯一的办法就是穿上一双五英寸高的高跟鞋。可问题是穿上那么高的高跟鞋,身体的稳定性就会变得非常差,想要不摔跤估计就得旁边的人——很可能是男人伸出援手,当真如此,那不就等于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从目前来看,女性基于身高上的限制,还需要仰视男性,尽管在精神层面上,她们已经接受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

人类的肩膀拥有很强的灵活性,就算胳膊不参与动作,人类的肩膀还是能够做出升高、降低、转圈、耸肩等等动作,其中的有些动作已经被固定为传递着某种特殊信号的身体语言,但是要理解它们,我们就需要逐个为每一种动作找出深埋在它背后的、最原始的理由。

一般来说,肩膀在放松是自然向下的,肩头位置相对靠后的,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肩头会被提升起来并且向前移动,以应付紧张、警戒以及敌对的状况。高高兴兴的、处于主导地位的女性总是肩膀自然放松的,而那些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以及那些受到惊吓或者被激怒的女性,她们就会倾向于把肩头提升起来,这是自卫心理的外在体现。如果有人作势威胁,要攻击一位女性的头部,那么后者会下意识地做出保护头部和颈部的动作,她会把头低下,使之处于肩膀的保护范围以内,这种紧张的动作几乎在遇到任何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形时都会出现。

让我们继续沿着这一思路继续下去,如果一位女性度过了令人沮丧的一天,遇到的全都是让她扫兴或者感到愤怒的事情,那么她肩膀的紧张状态将会得到长时间的延续。如果她是被人用棍子击打,那么她肩膀的紧张状态当然是必要的,但她实际上是被刺耳的言语所“击打”,所以这些保护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等到这么不幸的一天即将结束,她会发现自己的肩膀与这一天刚刚开始时相比,是略微架高了一些的,如果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一周又一周地继续下去,她最终必定会形成一副时刻戒备的姿态,总是保持弯腰驼背,并且肩膀永远是紧张的;那如同孩子一般的、细长而又倾斜的脖颈会渐渐地缩到肩膀上,直到它完全消失不见,等到上了年纪,她的下巴颏迟早会贴到自己的胸口上。

成功的女人,我们指的是那些自认为成功、同时也被外界公认为成功的女人,当然不会进入这样一个日益弯腰驼背的过程,有很多女性到了快一百岁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标枪一般笔直的身板儿,这就是最鲜明的例证。由于高度自信,并充满了乐观情绪,在这些成功女人的生活中,很少有什么样的打击能够影响她们的生活品质,让她们变得弯腰驼背。而对于其他人,准确地说是对于绝大多数人,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中,总会有太多的激动与焦虑,所以她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肩膀紧张的症状。

还有两种特别的肩部动作,与这种基于防御心理的弯腰驼背同根同源,它们分别是“肩膀颤动”和“耸肩”。肩膀颤动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大笑时伴随着笑声出现的,如果是在独处时发现什么可笑的事情,人们可能会狂笑,可能会偷笑,但通常都不会附加任何身体动作。肩膀颤动几乎是专门为社交场合而保留的,当我们感到愉快,而且也希望将这种愉快的情绪传递给周围的同伴时,我们就会使用这个动作。通常人们发笑时,肩膀都会有轻微的耸起,而出于把愉快的情绪传递给同伴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表明我们有着很强的幽默感,我们会有意夸张这一肩部动作,连续做出这个动作并且把动作的幅度拉大,因此肩膀会伴随着我们的笑声快速地抬起和落下。

为什么人们会伴随着笑声抖动?这是因为幽默的基础其实是恐惧。好的幽默,是以安全的方式震撼我们,最终让我们用笑声来表达对意外结局的惊讶,以及庆祝我们的成功解脱。与笑声结伴出现的肩膀颤动,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表达恐惧的因素。伴随着我们的笑声,我们肩膀的反复抬高与落下其实是在说明,从实际效果上,现场是存在着某种恐惧气氛的,但恐惧的程度并不严重,如果这种恐惧是很严重的,人们的肩膀会静止不动,恍如凝固。

耸肩也有着相同的根源,这个动作意味着将肩头尽力耸起并在那个位置上做短暂停留,然后再让肩头恢复到原有的位置上。当用耸肩来表达企求或者恳求时,双手的手掌需要同时摊开,手心向上,同时嘴角还需要向下撇一点,有时还会伴以眼光朝上扫视的动作,仿佛是要避开别人的凝视。这些动作的组合,意味着做出动作的这个人暂时地压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做出了某种虚弱的表现,以证明自己对眼前局势的无能为力。

耸肩的意味有很多种,有的时候它代表着傲慢,潜台词是“我不知道”,有的时候它代表着不关心,潜台词是“不关我的事”,有时它意味着无助,潜台词是“我实在帮不上忙”,也有时它意味着放弃,潜台词是“再也无力回天了。”所有这些情绪都是消极的、承认自己是无能的,而且也因为这种无能,导致自己暂时降低了身份,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身份短暂降低的同时,肩膀就会短暂地耸起。绝大多数时候,这种源自紧张情绪的身体姿态其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心理上受到了沉重的压迫,或者是真的被导致我们耸肩的那个人的讲话所吓倒,它的含义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对旁人的某些特定话题和评论一时无法应付罢了。

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在耸肩这个动作的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在某些地中海国家,耸肩这个动作的使用可以说是非常普遍,当某个人想要对政府的限制法令、强制征税乃至交通阻塞事件的增多表达不满情绪时,他甚至不用开口说话,而只是做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长长的耸肩动作,这就足以表达出他内心的愤懑,其潜台词当然就是“这些打击不断地落在我可怜的肩膀上,我把肩膀耸起,试图保护我自己,但那又能有什么用呢?”在更加靠北的那些国家,耸肩以及其他类似的身体语言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因而出现的频率很低,但当它真的出现时,所代表的意味往往是与其他地方一样的。

并非所有的抬升肩膀的动作都是防御性的,依然有那么几种动作是不具备防御因素的。比如说,把肩膀抬起,两臂在胸前交叉,并且把双手的手掌都放在另一侧的肩头上,这个“自我拥抱”的动作所表达的含义是想要拥抱某一个并不在场的人。在这里,环抱自己的手臂其实是在模拟想象中的别人的手臂,它们当然属于那个自己此刻最想拥抱的人,这个动作意味着倘若那个被深爱着的人当真出现,自己一定会给她一个真诚的拥抱。另一个与这个动作相类似的动作是抬起一侧的肩膀,把下巴或者面颊倚靠在上面,让头部枕着自己的肩膀做短暂的休息,就如同枕在深爱着的那个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此时自己的肩膀只是个“替代品它是为了取代令人想念,但又无法出现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