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演讲者无休无止地进行演讲,让你不胜其烦,迫不及待地想逃离会场,你曾经有过多少次这样的体验呢?前不久,我去澳大利亚参加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举办的晚宴,这位绅士大概演讲了45分钟,但是,那次讲话其实都称不上是“演讲”,只不过是在朗读自己的稿件而已,他的目光基本上都没有从讲稿上离开过,没有引起听众任何的共鸣,结束之后,没有一个人记得他说了什么。这不仅是对听众时间的浪费,也是对于演讲者展现自己机遇的浪费。

我也永远忘不了,在新加坡的某个场合,演讲者本来让好几个人昏昏欲睡了,他突然停止说话,一声不吭地走下讲台,径直离开了房间。我们都感到困惑不已,每个人都精神起来了。他究竟去干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家开始交头接耳,就这样过了五分钟,然后,每一个人都听到大厅的后侧传来了冲马桶的声音。不一会儿,演讲者又回来了,若无其事地继续说话,大家的交谈戛然而止。我认为他所准备的讲稿中一句话也没有落下,而现在,他终于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演讲就是扩展版的30秒信息

电视以其与受众的亲密性已经改变了很多公共演讲的规则,如今,最优秀的演讲者必须能够与听众之间建立起同样的亲密性。他们既显得自然而然又令人信服,他们知道,“对一千个人讲话”和“对一个人讲话”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他们使用的是相同的基本技巧。

但是,如果说任何听众天生的注意广度都只有30秒钟,你又怎么能维持他们的注意长达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呢?其实,只要将自己的演讲看成拓展版的30秒信息,就不再显得如此棘手了。在你着手准备演讲之前,就要了解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听众,了解自己的方法。要思考出有效的说话方式,借以引出演讲内容中关于何事、何人、何地、为何以及何时等信息,选定一个吸引人心的钩子和有效的收尾。在你说出自己的话语时,要使用清晰的语言、形象化、个人逸事和经历,以及最能够实现目标的情感化内容。

从整体上勾画出演讲框架之后,即可雕琢各个组成部分。你想表达的关键点或许不止一个,须将它们每一个都视作一段独立的30秒信息。在你进行演讲的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内,你将有机会提出并且解答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描画不只一幅图像,使用不只一段个人逸事或者经历。保持听众精神振奋并且对你的30秒信息感兴趣的策略,在时间较长的演讲中同样有效。我曾经咨询过一位著名的大厨,给两个人准备晚宴和给五百人准备晚宴之间存在什么差异,他回答道:“没有区别。我使用的配料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更多而已。”

演讲不能做的事儿

死记硬背

永远不要死记硬背!如果你努力去记忆演讲稿中的每一个词语,就无法与听众进行交流。如果你不慎忘词,之后又要如何收拾残局呢?

《一号演播室》是直播电视黄金时代最为流行的节目之一,在一次令人难以忘记的广播中,主要场景是一架飞机的客舱内部。飞机高度是三万英尺,位于中国西藏的群山上空。客舱内,三位男演员正在说话,突然,所有人都哑口不语,其中一位演员忘记了自己的台词。没办法再重拍一遍,也没有办法停止直播,就是这样。数百万的观众死死盯着黑白屏幕,期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位演员做了什么呢?他站起身,在西藏群山之上三万英尺的飞机客舱中,说出了自己不朽的台词:“好吧,这就是我下机的地方。”随后,他离开布景台,走进了历史。

假如你把演讲内容死记硬背下来,那么如果忘掉其中某一句台词,就不得不在西藏三万英尺上空跳离飞机──而且,还没有降落伞。即便你能够回想起演讲稿的内容,倘若一味死记硬背,那么文字材料就会控制你,而不是你掌控文字材料。必须掌控你的文字材料,不可一味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会让你加倍地感到不自然。

朗读演讲稿

永远不要向听众朗读演讲稿!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表达形式。精心谋划、文辞优美的演讲稿或许在纸面上看起来动人心魄,但在朗读出来之后,则可能让人昏昏欲睡且毫不自然。

那么,你既不可以死记硬背,又不能朗读演讲稿,你应该如何做呢?

演讲前应该做的准备

我认为,演讲之前,必须将其内容撰写出来。你应该遵循若干具体的步骤,确保自己可以使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达相应观点。

确定讲话大纲

使用与30秒信息同样的若干元素,目标、方法、钩子、收尾等,都一模一样。只是内容有所改变,你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加以筹备。

写下你的内容

根据你所罗列出的大纲,填入你希望强调的所有事实和观点,包括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为何,以及如何,不过以粗略的草稿形式加以总结即可。

将内容简化为提要

按照粗略的草稿内容,在五寸长、三寸宽的纸板上记下所有的关键词,借此提醒你要说的话。写字的时候纸板应垂直放置,如此,真正演讲时,纸板握在手掌中就不会显得那样刺眼。较大的纸不便持握,而且也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五寸长、三寸宽的备注板就相当于公路地图,能够引领你去往自己理想中的目的地。而且,由于使用的是关键词而非全文本稿件,你在演讲时,会感到更加自然,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的语言。

下文将提供一份精简版的演讲稿,演讲人是某家提供公众服务的电话公司的代表,听众则是各行各业的民众。首先,大家会看到演讲稿的大纲形式,之后,可阅读演讲全文,旁边是备注的关键词,出自粗略的草稿,且写在五寸长、三寸宽的纸板上。

 

演讲大纲

目标:帮助听众认识并使用911电话

方法: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拨打911

主题:911系统的简要介绍

钩子:紧急状况下向谁求助

(一)一千人中无一人能够记住紧急电话号码。

(1)拨打“〇”键。

(2)但是不下80个紧急电话号码,宝贵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二)更好的方式。

(1)议员查尔斯·华伦提议在加州开通911。

(2)至1986年开始生效。

(三)电话公司千方百计进行推广。

(1)只限于加州部分地区。

(2)  911将在特定时间节点前完成。

收尾:拨打911,这样做可能会救你一命。

阅读 ‧ 电子书库

演讲时要注意的方面

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提要

确定提要之后,即应使用它们排练演讲稿──次数要尽可能的多。演讲者不熟悉,甚至无法阅读自己的提要是最为分散听众注意的事。你会发现,每使用提要进行一次彩排,你的演讲就会发生一点改变──变得更好。

但是,不当使用提要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我曾经见过一位政治家在集会上使用提要介绍自己的父亲,试想这将给他的信誉带来怎样的影响!

演讲之初永远不要观看提要,至少,前两三个句子不要察看提要。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你在讲话时必须显得自然、胸有成竹。你能想象自己与某人第一次会面,握手时对方就开始偷看提要,然后开始对话吗?

演讲时,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方可使用提要。低头看提要时,不要继续讲话,同时,抬起头时,要稍作停顿,然后再面对听众进行演讲。当你理清自己思绪时,要短暂地盯着听众,不要说话,这会让你的观点印刻在听众的脑海之中。完全盯着提要会破坏掉你与听众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你的声音变低,并且削弱你所讲述的内容。不论什么时候发表演讲,你都要对着听众说话,不能一味盯着提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演讲接近尾声时,你应该放下自己的提要板,不看提要完成自己的演讲,永远不要让提要成为你和听众之间的隔阂。

自如地展露本色

你是否曾经在演讲者登上讲台之前与其进行短暂的交流呢?那才是真实的他,与你闲谈,笑容满面,神气活现,为人友善,之后,他开始进行演讲了。所有的人性居然都消失不见,他变成了一个机器人,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误以为他们需要进行正式的演讲。但是,登上讲台的目的并非进行演讲,而是与听众之间开展沟通交流。不论听众有多少,你都应该将其想象成自己在起居室与之交谈的一个人,这样你就能够更加自如地展露本色。当然了,你会感到紧张,即便是那些经验最为丰富的人,也会感到紧张。不过,一旦你融入到自己的演讲中之后,所有的紧张都会烟消云散。你进行过彩排,准备好了提要,因此,不要因为担心自己紧张而感到紧张。

 

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

无须惊讶,在演讲过程中,你的个人风格和形象与你的30秒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听众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你,并且同化你所形成的印象。但从积极角度来看,演讲者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确保自己所留下的是好印象。与30秒信息相比,演讲通常都是在更加正式的场合下进行的,听众也绝不仅仅限于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而是一大群人,演讲实际上就是一场演出。

我们曾经探讨过,在表述30秒信息时,你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动作、声音,以及外表来传递非言语线索,同样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演讲的过程。不要做任何使听众的注意力从言语内容上移开或者与言语内容相悖的事情,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真诚而自然──做你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小技巧可以为你的演讲锦上添花。

在开始演讲之前,就要与你的听众建立起融洽的关系,要保持微笑,并且进行眼神交流。要看着你的听众,不要盯着他们头顶的空气,要让每一个人都感觉你在直视着他,而且,要针对听众的反应做出反应。假如你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处于游离状态,就要想法设法让他们全神贯注起来。

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强调并且重申演讲中的重点部分,自然即可。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让自己的演讲富有个性,并且不再去纠结于自己的手势,那么它们就会是自然的。只要有人问我:“我应该怎么摆放自己的手臂?”我就会给他讲一个关于蜈蚣的故事。曾经有人问蜈蚣它走路的时候先迈哪只脚,蜈蚣想了又想,想了又想,到最后,它再也不会走路了。

排练演讲时,须细心观察自己的手势和动作。你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自己,邀请亲朋好友对自己进行观察和点评,当然,效果最好的还是对排练过程进行录像,公司一般都配有相关器材。如果没有,则可以较合理的价格租赁。

如有可能,尽量不要使用讲台或者麦克风。的确,讲台上可以很方便地放置自己的提要,但它同时也成了你与听众之间的“一堵墙”,而从屋子里遥远角落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也会和你本来的音色大相径庭。只要情况允许,都要站着与你的听众进行直接的交谈,提要可以藏在手掌中,供提示之用。这样,你会感到更加自由,更加放松,听众也将拥有同样美妙的感觉。

每隔30秒就做一些小改变

多样性是你演讲的调味品,没有了它,你所说的每个字都是枯燥无味、毫无效用的,而且,听众们也不会欢迎你。

此刻,相信你已经十分清楚,人的注意广度就只有30秒钟而已,切记,听众们对于演讲的注意广度同样也只有30秒钟,这意味着如果你想维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就必须每隔30秒就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你可以微笑,打手势,向前迈几步,改变自己的位置,大声讲话,声音放轻柔,加快语速,放慢语速,暂停,提出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幽默一下,夸张一下,或者转换一下情绪。与其他技巧一样,为言语和动作增添动作起初会让自己感到不适,不过只要有信心,它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用个人故事增强可信性

面对一组人进行讲话时,取信于人就是第一要务。你要让听众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信任你,简单的几句树立威信的话就可大幅增强你的可信性,更有效的一种做法是通过个人的逸事与听众的经历建立起关联,并且向大家表明,无论你身份如何,是董事会主席、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还是冠状动脉架桥术的专家,说到底你仍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以下是一名采购员为了取信于一大群生产制造商的话语,“几年之前,”他说道,“某一产品的价格让我觉得略高,因此,我没有为公司采购这一产品。结果,另外一家公司购买了该产品,并且赚了很多钱。我满脸羞愧,但也因此获得了一条重要的教训。我终于知道,价格并不总是唯一的考量因素,正因如此,我的公司才有幸在过去四年间连续拥有七件顶尖销量的产品。”

这名采购人员成功地运用个人早年失败的逸事说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一技术姑且可称作“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按照30秒原则做自我介绍

受邀为人做演讲时,总会有人向大家介绍你。通常情况下,你都要把自己的简历寄过去,由他人对其进行整理,再以其为根据介绍你。或者,演讲之前,会有人给你打电话,询问若干问题。不论是哪种方式,你所能做的就只有被动地等待而已。

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只需遵循两个简单的步骤,对于你的介绍就可为你的演讲开一个好头。

首先,确定由谁介绍你,在演讲前的一两天,向那个人提供介绍你所需的必要信息。

其次,也是更好的一种方法,就是亲自撰写个人介绍。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也是我的一名客户,在威斯汀豪斯广播公司担任高管,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在电视上介绍诸多来宾。我问他:“如果有人自己写了个人介绍交给你,你感觉如何?这样做是否过于冒昧呢?”

“一点都不,”他回答道,“那简直是太棒了,既节省了我的时间,也让我更加轻松,而且介绍的方式也非常符合来宾的喜好。”

静下心来想一想,一段简介,不论是自己撰写还是出自他人之手,其最纯正的形式都属于一段30秒信息,长于30秒的介绍就是一段演讲。 30秒信息的所有基本原则和策略都适用于自我介绍,唯一的区别在于明智的介绍应该为演讲者在开场白中所使用的钩子做好铺垫,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南希·亚当是一家公关公司的主席,她曾经向一组小企业主演讲“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受人关注”,以下是她亲自撰写的个人简介:

“如果你想在这座城市寻找一位演讲者,为你介绍‘如何令自己的企业受人关注’,你会选择谁?我相信,南希·亚当这个名字绝对位列榜首。南希的职业生涯从一个小企业──一家花店开始,她的花店后来大获成功,因为她意识到了公关的重要性。如今,南希拥有本市最优秀的公关公司之一,她的客户中不仅包括诸多小企业,还有若干大公司。现在,她仍然拥有那家作为成功起点的花店。有请南希·亚当。”

在上述个人介绍之后,南希顺势而为,说出了自己的开场白:“我的客户和鲜花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的美妙程度都取决于其展现给公众的方式……”她为自己赢得了“开门红”。

从容结尾,让听众意犹未尽

一位知名舞台演员曾经告诉我:“你知道吗,塑造角色对我而言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真正的挑战在于登上舞台,再走下舞台。”这一点即使对于诸多经验丰富的演讲者而言亦仍然适用。精心撰写的个人介绍,加上巧妙的开场语可以解决前一个问题,但后一个问题则着实难以处理,你有多少次听到演讲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者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收场呢?再一次,我借助演员的经验提出建议:“永远都要让听众意犹未尽。”

依我之见,没有任何演讲应该超过十或十五分钟,但不论长度如何,演讲都应该在听众希望其结束之前迅即结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演讲者要在话说到一半时戛然而止,也不意味着演讲者不完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它的确意味着:在准备演讲稿时,开头的几句话和结尾的几句话都应该牢牢记在自己的脑中。为了确保讲话的多样性和自发性,在头尾之间可尽情发挥,不过对我而言,演讲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讲笑话,唯一不能说漏嘴的就是“包袱”。了解自己结束演讲的方式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瞄准哪个目标,知道自己应该为之前行的终点。而在你实现了那个目标,到达了那个终点后,即应面露微笑,感谢听众,然后落座。

30秒内读本章,注意这些就对了

不论你的听众是一个人还是一千人, 30秒信息的基本原则和策略都同样适用。

不要死记硬背。

不要阅读演讲稿。

为演讲列出大纲,写出粗略的草稿,然后将其简化为提要,写在五寸长、三寸宽的纸板上。

为演讲进行排练,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都应该竭力追求自发性、多样性和自然。

必须取信于听众,通过个人逸事构建自己的可信性。

亲自撰写个人介绍。

知道何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