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误读62:青出于蓝
主要误读: 无论在哪里,巴菲特都不具有可模仿性。
我方观点: 当人们提出要“模仿”巴菲特的投资操作时,其实这只是对“模仿者”的模仿而已。
尽管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可能永远不会成为股票市场的主流操作模式(我们可能有些悲观),但由于其方法的简单、策略的有效以及回报的确定,还是渐渐地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学习与模仿其投资方法。面对这些投资者,市场上有不少人发出了“你永远成不了巴菲特”的劝导。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实际上,在我们的视野中,并不曾发现有谁声称要“成为”巴菲特。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只是有些人想要“模仿”他而已。模仿与复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模仿的背后只是学习与借鉴,如果说模仿也不可行的话,恐怕就有点儿过于武断了。殊不知,巴菲特的许多投资操作也正是源自他对自己敬仰的人所进行的“模仿”,而那些后来的投资者所做的只不过对模仿者的模仿而已。
我们在“内在超越”一节中曾将巴菲特的投资体系解析为八个部分,在这里,我们就按照这个口径进一步解析一下巴菲特的思想体系与其所敬仰之人的思想体系是如何“一脉相承”的(我们用财务要点替换了价值评估),如表6-3至表6-10所示。
表6-3 基本哲学
表6-4 市场逻辑
表6-5 核心理念
表6-6 投资方法
(续)
表6-7 选股标准
表6-8 财务要点
表6-9 操作策略
(续)
表6-10 行为准则
当我们抬头仰望今天的巴菲特时,会发现其实他的高大是因为他成功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目前国内的不少投资者想学习与模仿巴菲特的投资操作,也正是为了能站在他的肩膀上,让自己的投资少走一些弯路。他们真的没有任何机会吗?
本节要点:
(1)巴菲特的思想与操作体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三个人:格雷厄姆、费雪和芒格。
(2)显然,巴菲特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3)基于此,当后来人——包括我国的投资者——立志于同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