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误读63:三面佛
主要误读: 市场对“一面佛”巴菲特了解得较多,对“两面佛”巴菲特了解得较少,对“三面佛”巴菲特就了解得更少了。
我方观点: 身份的独特性是巴菲特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本节的脉络是:巴菲特之所以能在财富的积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操作策略与行为准则;这些策略与准则的背后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基本哲学与核心理念;这些哲学与理念之所以能被巴菲特坚守数十年而不动摇,是因为在它们的背后有一张与众不同的内部记分卡;而在风雨飘摇、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中,这张内部记分卡能始终被巴菲特握在手中并对他的行动一直施加着重要影响,源于一个其他人很少具备的条件:他独特的身份。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个独特的身份指的是巴菲特从很早的时候就同时身兼三种角色: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下面,我们先对这三种身份做一下简要的回顾,然后再重点谈它们的融合究竟如何成就了今天的巴菲特。
首先是投资者的身份。关于这个身份,不需要我们解释太多。不过,即使是作为投资者的巴菲特,与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相比,仍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我们多次提到的一些内容外,作为一个资产管理人,他的工作平台与大多数职业投资者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从一开始他就放弃了会被纳入美国投资公司法管辖的所有机构模式,先后只在两个平台上运行:早期的有限合伙公司和后期的有限责任公司。
其次是经营者的身份。正如我们在“股神巴菲特”一节中所描述的那样,在人们应当给予巴菲特的称谓中,除了投资者巴菲特外,还有一个称谓也高度符合他的实际身份:CEO巴菲特或经营者巴菲特。这一身份已经把他与绝大多数的证券投资者区分开来了。
最后是所有者的身份。巴菲特的所有者的身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一直处于控股地位,因此从1965年入主公司开始,巴菲特就始终是伯克希尔的所有者。据综合资料披露,尽管经过了数十年的多次换股性收购兼并,但到了2008年年底,巴菲特家族对伯克希尔公司的投票权仍保持在30%以上的控股水平。(2)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对私人企业的收购大多采取控股权收购或全资收购的模式,因此巴菲特实际上也是伯克希尔旗下那些非保险事业体的所有者。
下面来谈谈这三者的融合如何影响和造就了巴菲特。
先来看经营者巴菲特对投资者巴菲特的影响。
巴菲特曾经讲过一段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话:“因为我是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了成功的投资人。”经营者的身份究竟给巴菲特的投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事实上,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上的许多深刻思想与独特建树都直接源自于他的CEO的身份与长期从商的经历。这些思想有:(1)关于“股东利润”的理念;(2)关于限制与非限制盈余的理念;(3)关于小资本而大商誉的理念;(4)关于资产模式与通胀敞口的理念;(5)关于“船”与“船长”的理念;(6)关于消费独占的理念;(7)关于护城河的理念;(8)关于内在价值评估的理念;等等。可以这样说,没有巴菲特长期作为经营者的经历,就难以或根本不会让他最终具有这些思想与建树。
再来看投资者巴菲特对经营者巴菲特的影响。
上面引述的那段让我们记忆深的讲话,其实只是原话的前一半内容。巴菲特的这段话的全文是:“因为我是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了成功的投资人;因为我是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了成功的经营者。”那么,作为投资人的巴菲特又如何影响了作为经营者的巴菲特呢?我们在“管理大师”一节中曾经引述过巴菲特笔下的经理人的标准:“站在股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我们对管理者的最高赞赏。”尽管我们认为这只是大多数企业投资者的一种美好憧憬,但它毕竟道出了一家上市公司实施价值管理的精髓所在。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能坚持“站在股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经营者恐怕也只是少数人。而当我们说伯克希尔的董事长兼CEO巴菲特是一个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管理人时,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点是:作为经营者的巴菲特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投资者。巴菲特长期以来在经营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时所表现出的对机会成本的“较真”、对经营成本的“抠门”、对管理成本的“苛刻”以及其他许多“站在股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下的经营举措,都直接与他的投资人的身份紧密相关。
最后让我们看看所有者巴菲特对投资者巴菲特的影响。
在讨论之前,读者朋友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职业投资者,为何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采取了与巴菲特相去甚远的投资方法与操作模式?论学识,这些投资机构中的大多数人均毕业于顶尖学府;论经验,他们中的不少人已在这个圈子里打拼了很多年;论才智,这些专业机构的基金经理、资产管理人、信托管理人以及投资总监,有谁不是高智商人士?但为何在他们之间竟有如此不同的行为偏好和追求?
这背后当然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我们在本书其他章节中也有过讨论,但还有一点可能是最核心且最基础的原因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巴菲特是其运行平台的 “所有者”,而大多数的职业投资者只是其运行平台的 “打工者”。两者之间的基本美国的差别就是,前者可以坚守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甚至还可以大胆地实践一些带有颠覆性的操作策略,而后者即使有与巴菲特相同的思想和理念,恐怕也不敢随意为之,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忍受哪怕是短暂的失败。我们常说 “偏离轨道的恐惧” 束缚并修正了了机构投资者的脚步,而一直以 “内部记分卡” 行事的巴菲特,不仅没有任何偏离轨道的恐惧,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大胆并且义无反顾地逆向行动!
本节要点:
(1)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巴菲特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一个不同就在于其身份的独特性:集投资者、经营者和所有者于一身。
(2) 老师的教诲加上三种身份的相互影响,才使巴菲特最终确立了与市场主流完全不同的投资理念与操作策略。
(3) 业余投资者和职业投资者难以完全模仿巴菲特的操作(不妨碍部分地模仿) 的一个基本障碍就在于巴菲特有一个几乎难以复制的 “三面佛” 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