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64:思想者

主要误读: 人们谈得较多的是投资者巴菲特,谈得较少的是经营者巴菲特,谈得更少的是所有者巴菲特,而谈得最少或者几乎不怎么谈起的是思想者巴菲特。

我方观点: 我们从前面和侧面会看到“三面佛”巴菲特;我们从后面看到的则是思想者巴菲特。

100多年前,在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精心雕琢下,现代雕塑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思想者诞生了。这部作品取材于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狱之门》一节,一个强有力的男子,弯腰屈膝坐着,右手托着下颌,默视着人间的悲剧,陷入了痛苦与永恒的思考之中。本书的其中一位作者曾多次见过这座雕塑,每次站在它的面前,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每当我们研读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时,脑海中偶尔会涌现出罗丹的这尊雕像。尤其是在看到他对大家苦苦劝导却不被接受时,我们就会觉得他就像是投资市场中的思想者,无能为力地默默凝视着人们在股票市场中重蹈悲剧。巴菲特的成功来自于其在资本市场中的无数个正确行动,正确行动的背后是他早已确立的一套正确的投资方法、操作策略与行为准则,而在这些方法、策略与准则的背后,是一套正确的市场哲学、基本逻辑与核心理念。这条无比珍贵的思想与行动链之所以能连接起来并被实践了数十年,还源于一个在本书前文中未曾提起的要素:对股票市场内在运行规律的观察与把握。

让我们在这里更新一下巴菲特的投资链条,如图6-1所示。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6-1 更新的巴菲特的投资链条

作为思想者的巴菲特,在很早的时候便发现了股票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从而修正了自己原有的投资脚步,并最终成为了一名极其成功的投资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巴菲特先后在不同场合为我们揭示出的股市八大内在运行规律。

1.股票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

这是一个基础性的结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股市中的人们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形式的主动操作,买入某个指数基金即可;而在市场无效或不总是有效的前提下,主动投资才会有存在的意义以及战胜市场的可能。巴菲特在1988年致股东的信中曾明确指出:“市场有效与不总是有效对投资者来说,其差别如同白天与黑夜。而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巴菲特合伙企业以及伯克希尔公司连续63年的成功经验,足以说明有效市场理论是多么荒唐透顶。”

2.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

这项发现源自于其老师格雷厄姆,继而被巴菲特发扬光大:“事实在于,人们充满了贪婪、恐惧或者愚蠢的念头,这一点是可以预测的。而这些念头导致的结果却是不可预测的。” [1] “短期内市场或许会忽略一家经营成功的企业,但最后这些企业终将获得市场的肯定,就像格雷厄姆所说的:短期而言股票市场是一个投票机,但长期来说它是一个称重器。” (巴菲特1987年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的许多基本理念与操作策略,如确定性偏好、长期投资以及盯住比赛而不是记分牌等,都是源于对这项市场规律的认识。

3.短期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可测

对这一市场运行规律的不同看法,使得股票市场中一直存在两项基本对立的操作策略——时机选择与买入持有。前者认为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聪明的买与聪明的卖而获取超额收益;后者则认为由于影响市场短期走势的要素过于庞杂、随机并难以捉摸,因此任何关于短期的预测都不可作为决策的依据。巴菲特显然属于后者阵营,他在1984年致股东的信中指出:“对于民间一般投资者与商业人士相当迷信的政治与经济预测,我们仍将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30年来,没有人能够正确地预测到越战会持续扩大、工资与价格管制、两次石油危机、总统的下台以及苏联的解体、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大跌508点或者是国库券的收益率在2.8%~17.4%之间的巨幅波动。”

4.真理往往不站在多数人那边

人们常说要敬畏市场、市场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真理往往在多数人的一边,因为市场本身是由大多数人组成的。然而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巴菲特却以其行动作出了相反的回答:他不但置“市场先生”的“权威”于不顾,更提出投资者应当逆向行动并学会利用其饱饱的口袋而不是其愚笨的脑袋赚钱。

5.运动有害投资健康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在“牛顿第四定律”一节中已有深入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重温这一节的内容,这里就不展开了。

6.价格波动不等于投资风险

什么是股票投资风险?由美国学术界创立的现代投资理论选择了以股票价格的相对与绝对波动幅度来度量投资风险的大小,而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企业投资者们则认为学术界的观点荒谬至极。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指出:“对于企业的所有人来说,学术界对于风险的定义实在是有点儿离谱,甚至有点儿荒谬。举例来说,根据贝塔理论,若是有一种股票的价格相对于大盘下跌的幅度更高,就像是我们在1973年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份时一样,那么其投资风险就比原来股价较高时还要更高。但是,如果哪天有人愿意以更低的价格把整家公司卖给你,你是否也会认为这样的风险太高而予以拒绝呢?”

7.风险与收益并不成正比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是市场中流行已久的观点,甚至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观点。正是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不少投资者由于惧怕风险而选择了远离股市,将自己辛苦所得的资金放在银行或债权类金融工具上。幸运的巴菲特在老师格雷厄姆的教导下,在很早的时候便认识到股市中的投资收益并不与其所承担的风险成正比。只要投资方法得当,投资者完全可以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下取得满意的回报:“在投资股票时,我们预期每一次行动都会成功,因为我们已将资金锁定在少数几家财务稳健、具备持久竞争优势并由才干与诚信兼具的经理人所经营的公司身上。如果我们以合理的价格买进这类公司的股票,损失发生的概率通常非常小。在我们经营伯克希尔公司的38年当中,投资获利个案与投资亏损个案的比例约为100∶1。”(巴菲特2002年致股东的信)

8.股票市场是财富分流器

巴菲特在11岁时投入股市120美元,到78岁时个人资产高达600多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在股票市场上挣得的),这样的财富传奇再次证实了一个巴菲特曾多次提及的事实:股票市场永远照顾那些有耐力的投资者。在1991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指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反映了我们把股票市场当作财富分配的中心,钱通常由活跃的投资者那里流到有耐力的投资者手中。”在本书的前面章节中,我们给出过多项关于在我国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实际效果的实证分析。这些统计揭示了一个同样的事实:我国股票市场的“分流器”功能绝不亚于美国股票市场。

本节要点:

(1)在行动层面,我们可以把巴菲特比喻成一尊“三面佛”(集投资者、经营者与所有者于一身);在精神层面,我们则可以把巴菲特比喻成罗丹塑造的“思想者”,正如比尔·盖茨描绘的那样:他总是在思考。

(2) 正是由于 “总是在思考”,才使巴菲特最终确立了一套与众不同的投资思想体系。

(3) 这个思想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观察股市运行规律上所具有的独特视角与独到见解。


[1] ㊀ 摘自 Warren Buffett Spea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