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65:资本家

主要误读: 对于作为资本家的巴菲特,人们的了解与领会可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方观点: 巴菲特的传奇经历,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几乎是全新概念的资本家。

我们在“股神巴菲特”一节中曾经指出:纵观巴菲特的传奇经历,我们认为至少可以将三个称号“加冕”于他:(1)股神巴菲特。(2)CEO巴菲特。(3)资本家巴菲特。最后一个称号也可以被解读为“控股人巴菲特”、“董事长巴菲特”或“商业大亨巴菲特”。相比较之下,哪一个更贴近巴菲特的传奇经历呢?按照我们的长期观察,应当非“资本家巴菲特”莫属。当时我们的解读是从三条线展开的:(1)巴菲特的主要兴趣是对私人企业的收购而非股票投资。(2)巴菲特一直在两条“战线”上经营着伯克希尔公司。(3)伯克希尔公司首先是一家保险业集团,而巴菲特就是它的掌舵人。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本节中,我们将循着一条新的路径展开这个话题,并希望这条路径对每一个关注巴菲特的人都能有所启发。

关于什么是资本家,不同派系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各种观点后,我们在这里暂且将资本家分成两种类别:(1)只投资而不参与经营管理。(2)既投资又参与经营管理。我们可以称前者为食利阶层的资本家,称后者为兼具企业家身份的资本家。那么巴菲特属于哪一类呢?

如果巴菲特属于上述两类资本家的任何一种,可能就不值得我们在这里单列一节讨论了。毕竟,无论是作为食利阶层的资本家还是作为企业家的资本家,过去一二百年来人们已经见得太多。事实上,巴菲特创造了一个资本家的新类型:作为企业监督者或激励者的资本家。他既不是完全的食利阶层的资本家,也不是完全的作为企业家的资本家,而是介于它们两者之间。

我们先来看作为典型意义资本家的投资者巴菲特。尽管他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投资,尽管他的投资方法那么与众不同,投资回报又如此神奇,但作为投资者的巴菲特,他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掌握资本的人,只是他赚的钱比我们多而已。

我们再来看作为非典型意义资本家的监督者或激励者巴菲特。当我们称巴菲特为一个监督者或激励者,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经营者时,他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传统概念划分的特质,就已经跃然纸上:巴菲特如果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者,那么一个管理着70多家经营事业体和数十万名员工的经营者,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工作像“每天跳着舞步去西斯廷教堂绘画”一样轻松和惬意?同时,我们又如何解释一家资产净值高达1198亿美元、持有股票市值高达1220亿美元、上缴税收占全美税收1/40的巨无霸企业,其总部员工只有区区16名,“世界总部”办公室的面积只有区区9708平方英尺(大约900平方米)呢?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巴菲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经营者,而是一个殚精竭虑让全美最优秀的人为其工作、为其创造价值的监督者或激励者。这样的一个的巴菲特,把自己的主要工作形容为:让开道路,为其鼓掌。我们下面就来一起“检阅”一下伯克希尔旗下经营团队的全明星阵容:托尼·耐斯里(盖可保险总裁——巴菲特曾经建议伯克希尔的股东给刚出生的小孩取名为托尼)、卢·辛普森(盖可保险投资总监——被巴菲特形容为投资业绩比自己还优秀的人)、罗斯·布鲁姆金(著名的B夫人——90多岁高龄时还每周工作6.5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巴菲特的挚友,普利策奖获得者)、汤姆·莫菲(大都会/ABC总裁——一个优秀到巴菲特想把自己女儿嫁给他的人)、查理·哈吉斯(喜诗糖果总裁——为巴菲特创造了“最佳储蓄账户”的人)、罗伯特·戈伊苏埃塔(可口可乐CEO——被巴菲特誉为有着充足股东意识的人)、卡尔·理查德(富国银行董事长——被巴菲特形容为有着很强成本意识的人)……在伯克希尔最新的投资名单中,我们又看到了高盛、通用电气、沃尔玛以及箭牌口香糖等。

为什么说是“殚精竭虑”呢?因为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早已计划好的行为:“查理和我都知道,只要找到好的球员,任何球队的经理人都可以做得不错。就像奥美广告的创办人大卫·奥美曾经说的:如果我们雇用比我们矮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变成一群侏儒;相反,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群比我们更高大的人,我们就是一群巨人。”(巴菲特1986年致股东的信)“伯克希尔的副主席,同时也是我的主要合伙人——查理·芒格以及我本人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拥有绝佳竞争优势并且由杰出的经理人领导的企业集团。”(巴菲特1995年致股东的信)“我很认同前美国总统里根说的话:繁重的工作也许压不死人,但又何苦冒这个险呢?因此,我决定让人生过得轻松一些,完全放手让集团中的优秀经理人来表现。而我的任务只是激励、塑造及加强企业文化以及资本分配。”(巴菲特2006年致股东的信)

在本书“快乐投资”一节中我们曾说过,巴菲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快乐投资的范例:回报是满意的,过程是轻松的。说到轻松的过程,还有比“每天跳着舞步去西斯廷教堂绘画”更轻松的吗?说到满意的回报,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巴菲特在11岁买入人生第一只股票时拥有的120美元为财富起点,以2007年年底个人财富大约600亿美元为财富终点,在这66年里巴菲特取得了怎样的资本回报呢?答案是:年复合回报率:34.25%!总回报率:5亿倍!

在2002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对自己的投资生涯做出了一个看起来十分有趣但却不失恰当的总结:“提到管理模式,我个人的偶像是一个叫做埃迪·班尼特的球童。1919年,年仅19岁的埃迪·班尼特开始了他在芝加哥白袜队的职业生涯,在他加入的当年白袜队打进了世界大赛。一年后,埃迪·班尼特跳槽到布鲁克林道奇队,在他加入的当年,道奇队也赢得了世界大赛冠军。不久后,这位传奇性的人物发现了一些苗头,接着就转到纽约洋基队,他的加入使得洋基队在1921年赢得本队历史上的第一个联盟冠军。自此,埃迪·班尼特仿佛预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决定安顿下来。果不其然,洋基队在七年间五度赢得了美国联赛的联盟冠军。或许有人会问,这跟管理模式有什么关系?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想要成为一个赢家,就一定要与其他赢家一起共事。埃迪·班尼特很清楚地知道,他如何拎球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能为球场上最当红的明星拎球棒。我从埃迪·班尼特身上学到了很多,所以在伯克希尔,我就经常为美国商业大联盟的超级强打者拎球棒。”

回顾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公司的这些年,今天的人们应当如何审视这家公司呢?我们经常听到是:在巴菲特的手中,伯克希尔从一家日薄西山甚至濒临倒闭的公司发展到一家全球闻名、横跨多个产业的控股公司。然而我们认为更能显示巴菲特的传奇经历的应该是:这是一个由巴菲特担任了多年队长的超级球队,它的队员包括:打高尔夫球的尼古拉斯和泰格·伍兹、打网球的桑普拉斯和费德勒、打篮球的乔丹和科比、踢足球的贝利和梅西、打乒乓球的蔡振华和马琳……

巴菲特曾在致股东的信中将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年会称为“一个资本家版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这个比喻对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所有长期股东均作出了恰如其分的描绘:一个让全美最优秀的经理人为自己打工的超级资本家和一群有幸让这个超级资本家为自己打工的小资本家。

本节要点:

(1)巴菲特是一个资本家,但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而是游离于“食利者”和“经营者”之外的一种全新类型的资本家。

(2)这种全新类型的资本家,并不表现为一个在多项行动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意外结果,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

(3)“让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为我打工”或“让开道路,为其鼓掌”就是这个全新类型的资本家所具备的基本特质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