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误读83:巴菲特抛弃烟蒂投资是否只是因为他的资金规模变大了
讨论: 并非简单如此。
伯克希尔持有的股票市值越变越大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见表7-5:
市值越变越大,自然不只是源于所持股票价格的增长,还有公司资金规模(主要是保险浮存金)的贡献。但操作投资的“进化”(巴菲特语)是否只是因为资金规模变大了呢?我们不太认同这个看法。其实在早期的致股东的信里,巴菲特就曾经指出过“烟蒂”法的弊端:
“除非你是一个清算专家,否则买下这类公司实属不智。首先,原来看起来划算的价格到最后可能并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收益。在经营艰难的企业中,通常一个问题刚被解决,另一个问题就又浮出水面——厨房里的蟑螂绝不会只有你看到的那一只。其次,先前的低价优势可能很快就被企业不佳的经营绩效所侵蚀。例如你用800万美元买入一家公司,然后能够尽快以1 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或清算,你的投资回报可能还算不俗。但如果卖掉这家公司需要花上你10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前你只能拿回一点可怜的股利的话,那么这项投资就会十分令人失望。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却是平庸公司的敌人。”(巴菲特,1989年致股东的信)
循着历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进行寻找你将不难发现:巴菲特的操作策略从“烟蒂”进化到对优秀企业的集中持股,尽管确有资金规模变大的原因,但这应当不是变化的唯一原因甚至是主因。巴菲特对喜诗糖果投资案例的总结,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
“芒格和我有许多地方要感谢查克·哈金斯和喜诗糖果,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理由就是他们不仅帮我们创造了非凡的利润,而且其间的过程也是如此令人愉快。同样重要的是,拥有了喜诗糖果,让我们对于应如何去评估一项特许事业的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靠着在喜诗糖果身上所学的东西,在别的股票投资上又赚了很多的钱。”(巴菲特,1991年致股东的信)
可以这样说,费雪、芒格以及喜诗糖果等公司投资案例的成功,对巴菲特后期操作策略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资金规模变大是一个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原因。
最后,我们再用巴菲特1987年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的讨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你们的董事长虽然以反应快速著称,不过我却用了20年的时间才明白买下好生意的重要性。在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便宜的货色,不幸的是真的就被我找到了。我在这些诸如农具机械制造、三流百货公司与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工厂身上,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巴菲特,1987年致股东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