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1]指将经济学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医疗服务和相关政策的一门学科。
[2]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所著《国富论》为第一本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3]伦纳德·里德(1898~198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称自己为自由意志主义者,是以现代意义来使用 libertarian一词的开创者。他还创建了经济学教育基金会。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4]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5]指土地利用时,收益与成本相等,无法取得超额利润的土地。边际土地在经济上成为耕作地与非耕作地的界限,低于此界限的,称为边际以下土地或次边际土地(sub-marginal land);高于此界限的,称为边际以上或超边际土地(super-marginal land)。
[6]401(k)计划也称401(K)条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美国1978年《国内税收法》新增的第401条k项条款的规定。90年代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美国诸多雇主首选的社会保障计划。
[7]指对烟草、酒、赌博业等征收的税。
[8]指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所著经典小说《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中具有双重人格、乐善好施的杰基尔博士,他喝下药水后,会变成犯案累累的海德。
[9]伯顿·马尔基尔(1932~):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拥护者,1973年出版投资经典《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至今热销40余年。
[10]固定利率即债券的票面利率,市场利率也称为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就等于实际利率。
[11]随机漫步是一种数学统计模型,由一连串轨迹组成,其中每一次都是随机的。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就像醉汉走路,价格的下一步将走向哪里,是没有规律的。
[12]约翰·希克斯(1904~1989):英国经济学家,1972年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13]约翰·斯图尔特·密尔(1806~1873):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是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4]标准石油瓦解案: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在1882年联合40家相关企业,集体由标准石油托拉斯(Standard Oil Trust)统筹管理业务,以哄抬或控制价格。美国政府为解决这个不正当垄断现象,于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法案》(Sherman Act),并起诉标准石油,标准石油因此于1911年宣告瓦解。此后,反垄断即被称为反托拉斯。
[15]专门审理破产案件的法院。
[16]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又称“人质情结”,指犯罪的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源自1973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起银行抢劫事件。
[17]伊莱·惠特尼(1765~1825):美国发明家、机械工程师及机械制造商。除了发明轧棉机,他还提出了可互换零件的概念,对工业发展贡献很大。
[18]安然从一家小公司,利用关联交易、高估资产、操控利润、隐瞒负债,快速成为美国第七大企业、全球最大能源交易集团。2000年,其营业额突破1000亿美元,破产前曾拥有逾2万名员工。其财务问题在2001年10月曝光,安然案终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最大宗破产案,严重冲击了美国资本市场以及全球金融市场。
[19]安东尼·唐斯(193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唐斯著述颇丰,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民主经济理论》和《官僚制内幕》(Inside Bureaucracy)。
[20]罗伯特·索洛(1924~):美国经济学家,以其新古典经济成长理论(被称为索洛模型)著称,1961年获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章,198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1]计量谷物的单位,在某些国家用作大麦、玉米的重量单位。
[22]迈克尔·博斯金(1945~):1989~1993年任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23]德国恶性通胀发生在1923~1924年间,货币的最高面额从5万马克变成了100万亿马克,最严重时,4.5万亿马克只相当于1美元。
[24]阿根廷恶性通胀自1975年起,原最大面额货币为1000比索,1981年年底,面额达到100万比索。历经1983年、1992年两次货币改革,1新比索等于1983年以前的1000亿比索。
[25]以色列于20世纪70年代通胀率开始攀升,由1971年的13%上升到1979年的111%,再从1980年的133%跃至1983年的191%和1984年的445%。1985年,以色列政府冻结所有物价,1986年的通胀率降到19%。
[26]玻利维亚在1984年之前,货币的最高面额为1000玻利维亚比索,到了1985年已变成1000万玻利维亚比索。1987年货币改革,才以和美元挂钩的玻利维亚诺取代玻利维亚比索。
[27]津巴布韦于1980年独立之后,通胀高涨加上经济崩溃,使货币严重贬值。2004年年初,通胀升至6.24倍。2006年起,政府印了60万亿津巴布韦元,支付国际欠款及公务人员薪水。2007年6月,通胀升至110倍;2008年5月,升至22,000倍。2008年12月发行的100万亿面额的新钞,实际仅值25美元。
[28]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美国自由派经济学家,毕生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与“个人自由”,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堪称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29]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成功的商人、金融家和投机家,并积累了大量财富。在181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30]指1929~1939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融资炒作风气盛行,资金在房市和股市流窜。随后,美联储升息至5%,导致美股于1929年10月29日崩盘,道琼斯指数单日重挫23%(称为“黑色星期二”)。1929~1932年间,美股下跌超过80%。欧美经济联动性提高,随着美国经济的崩盘,银行转向欧洲抽回银根,使欧洲各国也陷入萧条。接着,美国在1930年6月17日通过法案,对3000多项进口商品课以60%的高关税,全球采取关税壁垒报复,国际贸易完全停滞。到了1932年,全球贸易总额只剩下不到1929年的一半。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25%,英、德等国的失业率也高达33%。
[31]罗斯·佩罗(1930~):得克萨斯州富豪,199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
[32]1974年,希腊民主党执政以来,大额公债预算是该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希腊政府已经习惯用预算赤字支付公务员的薪资、保险费与其他福利支出。从1993年起,政府负债占GDP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00%以上。
[33]2009年是美国历史上预算赤字最高的年度,赤字高达1.4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