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六十一
那天是他当班,带着两个职工巡视7、8、9三个食物投放点。这三个点设在茶木淤一带的山坡上,他们检查了7号点后,斯蒂文为抢时间,和那两个职工分头巡查,他一个人前往9号点。
9号食物投放点较高,位于海拔1600米处,多是福建柏树林和低矮的杜鹃树,背阴的一面,是寒温性的灌木丛和草甸。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斯蒂文背一条羊腿,拄着竹竿朝上爬,他没有带武器,这是他多年坚持的原则,在印度的原始森林也是如此,从不带枪。
一般情况下,野生动物都怕人,只有受伤、犯病或被人伤害过的动物才攻击人,这种情况很少,而且斯蒂文有丰富的经验,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异常。在印度的丛林中,他曾遭遇到一头不怀好意的黑熊,手无寸铁的他,当即脱下长裤,朝黑熊挥舞,唬退了这头熊。
孟加拉虎是伤人最多的虎种,即使这样,食人虎的也占不到全孟加拉虎的百分之一。斯蒂文曾把印度和尼泊尔一带出现的食人虎作为研究课题,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他发现印度和尼泊尔交界的孟加拉虎吃人不是因为饥饿,反倒是口渴造成的。
那一带山林中,泉水含硒等化学元素过高,食肉类动物饮用后,会口渴难耐,止不住再饮,越饮越渴,从而暴躁生事,捉拿任何活动物体,用血解渴。
斯蒂文的论文发表后,引起IUCN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重视,经过反复论证后,他们接纳了这个观点,便采取一系列行动,改善那一带的水质,老虎攻击人的案例很快就减少到零。
从那以后,斯蒂文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就是老虎决不会无缘无故地攻击人,进入老虎领地的他,无须用枪支保护。
一只金雕进入斯蒂文的视野,它沿壁立千仞的峡谷半腰盘旋,随着上升的气流缓慢拔高位置。
斯蒂文注意金雕的动向,略感紧张。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猛禽,两翼展开达四米,能拎起50公斤重的物体,曾有猎取云豹、独狼和猞猁的记录。
金雕从不主动攻击人,但让斯蒂文戒备的是,他是不是无意中接近了金雕在山崖某处的巢穴,假如金雕认为人对它的孩子产生威胁,会毫不客气地发动反击,能抓烂人的脑袋,并啄瞎眼睛。
金雕越旋越近,那一双闪动金属光泽的鹰眼,朝斯蒂文的方向俯视。
鹰眼是最锐利的,而且视野开阔,视锥细胞密度100万/平方毫米,人眼才有14.7万。鹰眼在2000米的高度,能看清地面的一只蜥蜴。
金雕越旋越近,半径已覆盖斯蒂文的位置。
真是侵犯它的巢穴了吗?斯蒂文一阵紧张,急忙握紧手中的竹竿,一边撤往福建柏树后,一边准备抵抗。
金雕的翅膀忽变为仰角,身子猛然下沉,又急速拔起,矮矮的杜鹃树后,一个黄色的身影跳起,头抵向树冠上方的猛禽。
是一头成年黄麂!斯蒂文一眼认出,立刻就松快下来,金雕的目标不是他。但他同时困惑,这头黄麂有一百多斤重,已超过金雕的猎杀能力,怎么还会打它的主意呢。
金雕躲过黄麂的攻击,空中一个反切,再次向杜鹃树林俯冲,又一个黄黄的身影出现,一只瘦弱的小黄麂被驱赶出树丛。小黄麂立刻奔向妈妈,贴身到它肚子下面,四肢惊慌颤抖,几乎站立不稳。
金雕在黄麂母子头上示威式掠过,落在杜鹃林外凸出的岩石上,它的距离太近了,黄麂妈妈奋勇冲过去。金雕再次起飞,落在不远的另一块岩石上。
斯蒂文看得分明,金雕是在引诱黄麂,让它们母子离开杜鹃树林,来到灌木丛和草甸间杂的开阔地。一旦小黄麂失去树林的掩护,金雕就能发挥空中优势,实施绝杀。那时候,不管黄麂妈妈如何勇敢,都将徒劳。
大自然的平衡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肉食动物和素食动物间的博弈,始终在进行和演变。素食动物天然优势明显,它们不必为进食发愁,抬头是茂密的树叶,低头是绿草茵茵,大地只要不沙化,它们就能生存和繁衍。
相比之下,肉食动物困难得多,捕猎的成功率很少超过三成。猎豹只有百分之十五,狮子依靠群猎,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单个低于猎豹。虎豹行动隐蔽,以伏击和突袭为主,勉强达百分之三十,其中豹子身段灵活,能攀爬,猎食范围大,会更高一些。
严酷的生活现实磨炼了肉食动物,它们不光是凶猛,还必须机智,除了凌厉的攻击之外,附加巧妙的战术才能提高成功率。这样代复一代的进化,肉食动物和素食动物的智差就显了出来。
已落入圈套的大黄麂,闷头追逐金雕,小黄麂紧随母亲,来到草甸边。对金雕暗藏杀机的战术,它们毫无察觉。
斯蒂文如同一棵树,呆立原地不动,尽管他也有同情弱者之心,十分可怜那即将落入鹰爪的小黄麂,但他不能做任何举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是森林法则,他必须遵守。
大黄麂再次把头一低,朝十数米外的金雕冲去,金雕不急不忙,待大黄麂零距离接触的瞬间,腾空而起,直扑落在妈妈身后的小黄麂。因为没有树枝的障碍,金雕速度极快,大黄麂连转身都来不及,金雕已飞临小黄麂的上空。
死神降临了,斯蒂文心中叨念,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动作幅度很小。
然而,接下的发展却让他目瞪口呆!那俯冲的金雕铁爪垂下,正朝小黄麂的脊背抓去,忽然,金雕翅膀猛烈一晃,打了个旋,立刻箭一般射往高空,仰角之大,几乎接近垂直。
怎么回事?什么东西让金雕突然放弃了捕猎?斯蒂文惊讶不止。
大黄麂已经转回身,快速奔来,逃过一劫的小黄麂紧贴过去,母子俩几乎没有时间相互抚慰,一前一后,朝杜鹃林急奔,很快消失在树丛中。
斯蒂文满腹疑惑,走往小黄麂刚才站立的灌木丛,他踏上一块鼓起的岩石,朝齐腰深的灌木丛一看,自己差点坐在地上。
被灌木丛遮掩的草甸中,成片的雏菊如地毯铺开,开着乳白和淡黄的小花朵,稀疏有致的狗尾巴草呈谷黄色,随风摇曳,让两只斑斓猛虎时隐时现。
它们一立一卧,都目光炯炯,紧盯着斯蒂文。
卧着的是“祖祖”,它眼神略显漫不经心,身架也懒洋洋的。站立的“奎奎”,比它朝前了半个身子,两个前肢交错,似正迈步的架势。它威风凛凛,圆瞪的眸子,闪耀着冷峻和杀气。
斯蒂文明白了,金雕的捕猎的动静过大,打扰了两只虎的休息,年轻气盛的“奎奎”不耐烦了,突然立起,使金雕受惊,它才意识自己进入虎的攻击范围之内,赶紧铩羽而归。
尽管斯蒂文深知虎攻击人的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他这一会儿还是紧张得很,尤其是面对“奎奎”那双严厉的虎目,他浑身冷汗淋漓。
斯蒂文努力保持镇静,他垂下眼帘,动作极缓慢轻柔,把肩上的羊腿卸下,轻放脚边,然后一步一步地退出灌木丛,才转身走。
两只虎没有跟出灌木丛,也没有任何反应。但斯蒂文能感觉到,它们一直盯着他的后背,直到山下。
当斯蒂文回到管理站,把过程讲给同事听的时候,他感到的不是兴奋和侥幸,而是忧虑和不安。
作为野生虎的专家,他有一种危机感,“奎奎”和“祖祖”不再像过去那样警惕和回避人,这不是好现象!过多的接触,可能造成虎攻击人或人伤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