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七十一
世上很多事,让人意想不到,都认为“祖祖”死多活少,还惦记找尸骨呢,它却活灵活现了,还一嘟噜挂三个虎崽儿!那可是仨宝贝疙瘩呀!
携虎崽儿出现的“祖祖”,给山穷水尽的考察组带来柳暗花明。这个老祖母真当牛,龚吉说,它有九条命,不但是神虎、不死虎,还老树开花。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考察组从山里撤回来,各自抱着电话电脑电传朝外捅消息,一时间,吹皱一池春水,仨小虎崽成了高频词,迅速掠遍整个世界,多少人乐翻天。
考察组人很快被召集到会议室,为幼虎做技术分析。
“‘奎奎’是去年10月底受伤,”林教授推算道:“那个时候,‘祖祖’已经受孕。老虎怀胎约103天,小虎应该是今年2月中旬出生。”
“这正好符合老虎在初春和秋末产仔的习惯,这两个季节是草食动物的分娩高峰,无论是母兽或幼兽,都更容易捕杀。”斯蒂文说。
“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计划生育。”开心的龚吉又调侃了。
“不是计划生育,”斯蒂文又在那里认真:“猎获率直接关系到虎崽儿的成活率,这是无形中操纵母虎繁殖的数学公式。”
“这样推算,三只小虎现在应该是三个多月大,还在哺乳期吧?”嘉尔问。
“对,一般来说,母虎要等五至六个月后,才带小虎出洞。”林教授表现出顾虑:“这么早把三只虎崽儿带出来,‘祖祖’的行为是有些反常。”
“一个可能是‘祖祖’恰逢换窝,让我们碰上了,”斯蒂文分析道:“要么就是不能把‘祖祖’当普通的老虎,它是常有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举动。”
“叫我说,‘祖祖’已经知道‘奎奎’还活着,专门把孩子带出来,让它们接受一些父亲的气息。”龚吉又发自己的宏论。
没有人再和龚吉较真了,考察组迅速转入下一个议题,就是如何给予“祖祖”及幼虎有效的保护和支援。
继续跟踪“祖祖”相当困难,带有虎崽儿的母虎分外警觉,考察组也不敢太明目张胆,许多动物出于种种原因,都有杀亲行为,记录显示,母虎如果受惊,可能抛弃和吞食幼子。
斯蒂文是一流的兽迹跟踪专家,他在丛林里钻了几天,寻到了“祖祖”的踪迹规律。真不容易,这只老虎如同最先进的弹道导弹,为防止再受到拦截,它自动变轨了!
显然,“奎奎”的惨剧,深深刺伤了“祖祖”。
这只母虎自己养伤和分娩后,重新出山,放弃了它所熟悉的活动路线,怪不得那些摄像机连根虎毛也没拍到。
“祖祖”新辟的路线更难走,多是背阴的北坡,这里山陡峭,树木杂,脚下藤蔓缠绕,很不利于老虎的快速出击。
尤其在冬季,大型哺乳动物多在南坡活动。更不妙的是,潮湿的草丛和石头缝多藏有毒蛇,对小虎构成严重的威胁。“祖祖”没有其它选择,它必须避开人,人比毒蛇更危险。
“祖祖”如此艰辛和费劲,还是没能躲开人,好在这是一拨好人,是想帮助它和它的孩子。斯蒂文掌握“祖祖”新的活动规律后,考察组很小心地转移了两架摄像机过去,其它的睁眼瞎就睁眼瞎吧,这次不搞那么大的规模,保密为重,不惊动“祖祖”母子的生活为首要。
好事出现,问题跟着就来了。野生幼虎的夭折率很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即使在森林茂密的远古时代,很少有母虎能养活两只幼虎的,更别说三只,更别说食物匮乏的今天了。
录像记录下来的资料,被人们反复回放和分析,证实了考察组人的忧虑,第三只小虎明显发育不良,很难成活。
三只虎崽儿是两公一母,最大是哥哥,活泼勇猛,好奇心也重,吃奶的时候常常把两个小的挤到一边。这是野生动物中的自然竞争,小哥哥已占得先机。小母虎行二,性格较胆怯,但十分聪明机警,时刻不离“祖祖”左右,母虎的习性它模仿得最多。从森林法则来说,它的成活率还要高过哥哥。
考察组分别给它们起了名字,虎哥哥叫“猛猛”,虎姐姐叫“丫丫”。
最小的虎弟弟最受人们关切,所以叫它“宝宝”。这小家伙先天不足,再加上哥哥姐姐的强悍和聪明,它和它们的差距明显在拉大,路都走不利落了。
“祖祖”是头一次生养,但哺育的技巧和质量让斯蒂文赞叹了又赞叹,就跟夸他亲妈似的。“祖祖”是优秀的母亲,有着中国女性的慈爱、耐心和细致,不是它刻意关照,“宝宝”满月前就夭折了。
从资料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饱的“猛猛”和“丫丫”还不让位,衔着母虎的乳头酣睡,让外围可怜的“宝宝”饿得“噢噢”直叫。这时,横卧的“祖祖”勾过头来,把赖在身旁的“猛猛”叼到前面,放“宝宝”进来吃奶。
醒了的“猛猛”似乎不甘愿,又撅着屁股朝里边拱,“祖祖”则抬起前掌阻挡它,同时伸出舌头,大力舔着它的全身,小调皮立刻上当了,以为是母虎的独宠,它四仰八叉地躺下,享受着按摩,不再跟弟弟争乳头了。
这绝对是个奇迹,第一胎的“祖祖”知道怎样照顾小虎,假如它像动物园的那些母虎,生下小虎,自己就走了,这三只无价之宝的小虎不说早饿死了,就是万中有幸,被考察组挽救回来人工抚养,它们也将失去野性。
由野生母虎在森林带大的小虎是真正的老虎,人工虎只能供人参观,当画看。
考察组还先后发现了两个虎穴,都是“祖祖”废弃的。你别说,老虎也懂风水,洞穴在极隐蔽的前提下,都有着通风干燥的特点。
这么好的洞穴,住一段就搬走有点浪费,龚吉曾经惋惜说。
斯蒂文告诉他,母虎必须懂得换洞穴,住长了洞穴气味大,会引来猎食者,当母虎出去捕猎时,虎崽可能被豺狼熊豹之类的动物猎获。再说,旧洞穴垃圾多了,会滋生寄生虫,威胁到虎崽的健康。定时更换住处,说明“祖祖”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说一千道一万,“祖祖”再了不起,依然不能超越森林法则,野生虎崽儿的夭折率太高了,它们在考察组眼里是宝贝疙瘩,在森林中只是三块弱肉,一只母虎带活三只小虎本来就没可能,何况还是日益恶化的森林环境。
因挂记小虎的安全,“祖祖”不能走远,食物的匮乏导致奶水不足,三只虎崽儿的食量日益见长,“宝宝”被淘汰几乎是难以避免了。
录像带资料显示,在一次迁徙途中,步履艰难的“宝宝”已多次掉队,全靠“祖祖”一次又一次的回头找它。
斯蒂文说,这种情况不会持续长久,总有一天母虎会失去耐心,或者是心力交瘁的“宝宝”自己倒毙。
“宝宝”的命运成了头号问题,按照斯蒂文倡导的不干预理论,应该是随它去,它已经残疾了,身体又太弱,完全失去母乳,未必养得活,什么狗奶猪奶不是万能的。
何况,即便小老虎苟延残喘一口气,也没有多大意义,充其量又是一个“奎奎”。野生中国虎的发现到保护,最后留下这一大一小两个残废虎,真是巨大的悲哀和无与伦比的讽刺。
可这一回,别说轧是轧非的龚吉,连斯蒂文都没有坚持不干预政策,不是那理论不对或不先进,也不是国情有别,是中国虎太珍贵太稀少了!不要说还有口热气的“奎奎”和“宝宝”,从山海关到海南岛,从东海岸到西部大漠,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还有一丝野生虎影?
专家们没有经过多少争执,就做出决定,抢救“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