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制造业主的一声叹息
“这两年政府、学者天天喊过热过热,可我们这些做制造业的,感觉是越来越凉,像开了空调,进了冷库一样。”W君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看着对面的我苦笑。
W是一个典型的北方男人,四十出头,身板结实,精明强干,有威严感,曾经做过大型国企的高管,十年前下海创业。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场谈话不是发生在“谣言”中有20%的中小企业倒闭的浙江,也不是“传闻”里港商、台商大逃亡的广东,而是在山东,中国的另一个制造业大省。
时间是2008年8月初,2008名子弟兵还在大兴县苦练击缶,股市的“绿色奥运”行情还未发动。
他的公司说小不小,一年十几亿元的销售收入,成长速度很快,拿到过PE投资。也不是以出口加工为主,主要服务于内需市场。青岛啤酒、蒙牛、康师傅等都是它的大客户。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总的来说,W君已算幸运。他的公司在上一年年底于香港上市,赶上了“牛尾巴”,拿回了七个亿。
无奈他想做的事太大。公司正在投建的新生产线,年产50万吨,光设备投资就12亿元。如果考虑到厂房、通胀、治污配套等因素,建成恐怕得十五六亿元才能打住。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靠银行贷款支持。
“如果光靠我们自个儿一年一个多亿的利润滚动发展,恐怕得等十年。”W说。他等不了,他的公司再踮踮脚就能进入行业前二十强了。
这个行业又是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规模越大,边际效益越高,当然生存概率也越高。“30万吨是生死线,50万吨才能保平安,上了100万吨就健康了。”“你滚(动发展)吧,人家早就跑到前面了,你就被淘汰。现在的装备要求太高,一次性投资很大。另外受宏观调控影响也很大。”
W的公司在当地是明星企业,跟地方银行的关系也不错。但毕竟不是国有企业,没有优先权。现在,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17.5%。据说整个山东省今年下半年的信贷总规模才区区50个亿,还包括流动资金。而去年同期,虽然也是宏观调控,却是300个亿。
短期内在资本市场再融资已经很难,也不划算,半年之内,公司的股价已经从最高点掉了一半多。我安慰他,这不算丢人。毕竟“一路发发”的阿里巴巴(1688)都跌了75%。
压力考验着W的头脑与身体。在我们来的前一天,他从早上7点多一直开会到晚上10点,一个接一个的会。“我整整一上午都没去厕所……现在其他很多厂准备上马的项目,不是下马就是缓建了。为什么缓?没钱。光靠自己的钱搞这么大,门儿都没有。”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没电也一样。山东是产煤大省,资源丰富。W自打小记事起,就从未被限过电。但今年夏天,整个山东闹起了“电荒”,一个礼拜工厂“停三开四”。
W的一条生产线马上要投产了。但前几天,他听副省长开会说,新投产的项目一律不准从网上拿电,不允许投产,要确保奥运会安定,确保农村、城市居民用电。好吧,农村是什么概念呢?一般是10天停6天电。至于城里面,济南商场里的自动扶梯都已经停了。居民6天只有4天用电,有时候还是下半夜有电。
“电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电煤价格倒挂”,电厂全面亏损。煤价已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电价却被死死摁住。报纸消息说,整个山东省的发电机组开机率不到40%,大多停机了。电厂有煤也不愿意发电,一发就亏,而且亏得一塌糊涂。当地的主要电厂,“要是正常开机又没补助,一个月亏几个亿进去跟玩似的”。
政府当下的思路就是国家调控,控制物价上涨。所以,油价涨了,发改委管油。煤价涨了,发改委管煤。学费涨了,发改委管学费。听说方便面和馒头涨价了,发改委还管面。
不过,奥运会期间,山东人民还是能够看到菲尔普斯和姚明的。因为副省长下了强制令,电厂必须开起来,就算亏本也得开。不过这时候,各家电厂已经不是市场经济的独立个体,而是和谐社会的“一盘棋”了。
目前,W的公司还能基本正常开工,全靠着它自己控股一个热电联供的厂。比起网上买电7毛一度,自己的电厂要价不到6毛(当然,电厂因此会损失大半利润),但搞煤成了W的另一块心病。一年前按每大卡算是7分5,现在是1毛6、估计很快会涨到2毛。一大卡2毛,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发电量为6000大卡的1吨煤价格是1200元。
他早前跟山西的几个大煤矿公司签过协议,打了预付款,存了部分煤。但现在运煤出山西,得要“出省票”,一吨煤就得买64块钱的出省票。“要做工作,去送礼,否则煤还是运不过来。”我后来上网一查,倒腾出省票果然已成为山西一个新的产业。
相比一年前,什么都在涨价。国内原材料已从过去的六七百块一吨涨到两千块一吨。他的产品还需要进口原材料,这个价格基本没涨,因为美国自身经济萧条,需求下滑。但运费却翻了足足一番多,从美国西海岸过来一个集装箱,去年是570美元,现在1100美元。国家还有强制性的燃油税,一个集装箱再加100美元。
去年,W的公司刚在海外市场打开了突破口,但照现在的情形,恐怕又得缩回来了。因为人民币还在升值,来料加工的政策取消了,出口退税的政策也取消了,再加上能源涨价、运费提高,成本优势早没了。
一叶知秋。讲政治的W天天翻报纸、看新闻联播,他预感“整个经济实际上有问题”。“人大财经委员会打报告建议,其中一句话就是‘防止国民经济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什么叫‘防止大幅度的下滑’,就是实际上已经下滑了。”
“你看国家领导人还是高度重视啊。但到现在还拿不准,到底该用什么办法,怎么解决这个事情,很麻烦的。”
虽然W对自己产品的价格转移能力还有些信心,毕竟是做进口替代的,毛利率比较高,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萧条就会从经济链条的那头传导过来。
广东大量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倒闭已经使他丧失了一批小客户。物价的飞涨迟早也会抑制消费,打击他的那些大客户,进而伤害到他。
奥运也成了W君想不到的“黑天鹅”。北京、天津是他最大的市场。前几天,他的一位常驻北京的销售副总跑回来告诉他:“完了,北京城现在进不去了,进去了也出不来。”单双号限行后,货运不进去,“逼得我在天津租了一个仓库,货先运到这个仓库里面,换成当地牌照的车,还要零点以后出发,第二天凌晨3点到,你说怎么办啊?”
W现在颇欣赏郎咸平,尤其认同其对中国“二元经济”的判断。这位经济学家在中小企业主中很受追捧。
“一方面政府推动了房地产各方面基础建设过热。城市建设、形象工程特别热。为什么热衷于搞这个东西呢?因为资源都在它手里控制着,像房地产商一个项目就能赚几个亿。另一方面,实实在在地搞制造业真没有人愿意了。你看海尔都去做房地产了,制造业利润比刀片还要薄了。”
抢救制造业,W认为政府有两招可用:一是改变“一刀切”的信贷政策,改变一调控就拿民营企业开刀的歧视做法;二是大幅减税,给企业松绑。因为中国是全球企业税负最重的国家,也包括个人税负。
我看《第一财经日报》,早在2008年4月,发改委已经注意到电力企业全面亏损的现象,正在研究对策,并上报国务院。发改委能源局还紧急召集了电监会、部分煤炭和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就协调当前煤电矛盾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能拿出一个利益各方都能接受的良策。但显然没有良策。
最后,W半开玩笑地跟我说:“现在很乱,按套路来一般都吃大亏,所以最后就是谁赢了谁算,老实玩套路的都不行了。”我无言以对。
近几天,看网易、腾讯的财报都是连连报喜。我想,是不是中国的制造业注定要被淘汰了,大家都玩网游、搞山寨机、做房地产、挖矿、开保险公司和典当行算了。
可我又想,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是从福特汽车一天给工人发一美元工资开始的,而不是从互联网时代才开始的。制造业是所有产业的根本,制造业完蛋了,那些失业的年轻人会把更多的金钱投入网吧吗?
FT中文网的一个消息说,中国最快在2009年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制造大国。哦,原来美国一直都还是制造强国。上帝知道,我不知道,中国制造能不能在2009年赶上美国制造。
本文写于2008年8月。中国制造的危机苗头从那时开始出现。此后,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了国资密集的产业。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微博一问:
随着以富士康、比亚迪为代表的大批代工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地内迁至湖南、江西、重庆甚至河北,过去十多年蔚为壮观的民工潮会不会渐渐退去?东南沿海靠什么样的新兴产业才能弥补制造业“空洞”?内地城市的劳动力收入上升会带来什么样的消费产业新机会?全国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网会给物流业带来什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