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七”的印象

去了趟杭州萧山,面访中国百富榜第七名鲁冠球,也算“天下第七”吧。据说萧山也是中国百强县第七名。萧山的出租车司机都很清楚鲁的财富数字,80亿元,很佩服的样子,浙江人民不仇富。

老头今年六十,耳顺之年。圆头大耳,华发不多,一脸福相。穿件纯棉白夹克,里面是件白衬衫,胸口袋里装着他孙子的照片。看上去很睿智的样子,笑眯眯的,不回避问题。不过他讲一口非常难懂的萧山土话,他每说一句,我都得重复一次与公关确认。刚开始交流会有点儿障碍。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浙商的确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群体,在中国最富的人里面,数数浙商有多少人?郭广昌、陈天桥、丁磊这样的新贵是浙商,鲁冠球这样的老怪也是浙商。我是湖南人,湖南人只会拿枪杆子和笔杆子,拿计算器是不太灵光的。浙商虽然有钱,但大多不招人厌,“闷声发大财”。偶尔有一些看不懂的,比如杭州宋城有一个老板叫黄巧灵,盖了个别墅跟美国白宫似的。

“天下第七”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早上6点起床,7点10分到公司,晚上6点下班,回家后看新闻到7点半,接着工作到11点半。下面的人晚上11点接到老板电话是常事。基本不出国或者出差,怕打乱生活规律。几乎无个人爱好,不打高尔夫,不住别墅,糟糠之妻相伴,日日粗茶淡饭。

老头不会上网,但是个资讯达人,每天要看厚约20厘米的各种资料。看完以后,圈出来重要的发给下属。

老头的办公室是我所见老板中最小的,比我现在老板的还小,加会客厅也就15平方米吧。总部楼是20世纪80年代盖的,就6层,刷的白墙。

老头好名吗?好像不好,这几年没怎么接受采访,但万向员工餐厅里挂满了他跟政治局常委的合影。

老头小学文化,我怀疑他是否因此有点自卑,当然他名片上印的是博士,其实是名誉博士,捐了5000万元给香港理工大学,港理工回赠了一个“博士”。

老头最大的本事在“管人”,据说下面100多个公司的头目,好多人写个报告都有不少错别字,但老头硬是能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所长。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摞小人书,图画配文字的那种,内容都是讲万向创业史的,这也是企业文化。

他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我猜他骨子里面一定有“重男轻女”思想。因为他说他的事业一定是儿子接班,事实上也是如此,他儿子鲁伟鼎34岁,做了十年总裁,高中都没读完,在新加坡和美国分别进修了半年和一年。当地传说,鲁公子喜欢飙车和豪赌。他儿子投资10亿元做ISP/网游不太成功,投资王中军的华谊兄弟上市倒应该赚了一大笔。

这些年老头的财富每年都在涨,也没有暴涨。他是真想做汽车,做梦都想,可一醒来,觉得这事难度太大,自己实力不够,其实万向已经造出自己的样车了。这些年,他搞了些什么?首先还是万向节、轴承,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做起,现在加了保险杠底盘、电池,总之主业还是汽车零部件。其次是承德露露、远洋渔业、速生林、石油储运、有色金属贸易。万向集团也是浙商银行、民生人寿保险的大股东,都是赚钱比较稳的。万向是国内企业中最早进入美国市场的,生意主要是他女婿打理,收购了好几家美国零部件厂商,但都是以大吃小,也没怎么声张就进村了。

老头有三个不做:

1.暴利行业不做(越是暴利行业,进入的人越多,迟早都没得钱赚)。

2.千家万户都做的不做(不与百姓争利)。

3.国家要做的不做(跟国家没法拼资源)。

这可能是为什么胡润榜排了7年,老头是少数一两个始终在前十名之列的。

万向这些年收购了不少企业,很多都只当二股东,他们说自己不懂行业,不参与经营管理,就出钱好了。回头只看财务报表上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行——营业收入和纯利润。

他们也跟德隆、顾雏军什么的交过手,结果都认输了,人家舍得出钱,万向光计较成本,不考虑收益。不过老头不在乎,败了就败了,不遗憾,也不争。结果,据说德隆崩盘以后,唐万里来找过老头两次,不知道说了啥。

说到底,老头不敢博,或者说年轻时博过而现在不愿意博了,就跟他坐的车一样,沃尔沃S80,难看是难看,但是安全。他宁愿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滚,等着雪球自己变大。

老头傻吗?土气吗?搁以前,我一定这样认为。我见过太多智商超过130的总经理、CEO,不过他们总是被更聪明、更年轻的人取代。而老头呢?从1969年起做万向,35年了,党的领导人都换到第四届了,他还在任。

老头的智慧是很朴素的: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你们只看到我吃馒头,不知道我挨饿。

如果你问我,再过十年,黄光裕、陈天桥什么的还能不能像今天这样红,我不敢保证。但“天下第七”,只要身体没问题,我相信他还能稳得住。

伊索寓言说,“狐狸知道很多事情,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我想老头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吧。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四句话写在万向集团大门口的黑板上。

 

 

本文写于2005年10月,再回过头看,鲁冠球还在滚雪球。

 

微博一问:

Zappos的创始人谢家华认为,创业者是天生如此而非后天修炼的,一个人有没有企业家精神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注定了。各位创业的朋友,你们的看法呢?你第一次萌生创业的想法是在什么时候?正式作出创业的决定又是在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