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战

  七月二十五日,东曦既驾,湖面雾气蒙蒙。

  王阳明让人备好弓箭火器以及救火工具,率大军沿江而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鄱阳湖大战一触即发。

  待雾气散去,伍文定的先锋终于看到了朱宸濠的大军,远远望去,江上密密麻麻,一片白帆竟和水天融为一体,无边无际。

  这不是中国式大片的拍摄现场,而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作为一部电影,这叫蔚为壮观;置身于其中,就是一场灾难。

  明朝承平日久,大家对战争最近的记忆都要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的北京保卫战。因此,对战双方的士兵几乎都没有任何经验可谈,精神高度紧张。

  纵览青史,但凡交代打仗的结局,往往都说“某方溃败”,一个“溃”字很能说明问题。

  真实的战争不是电脑游戏。

  《红色警戒》里一个美国大兵二百块钱可以用到死,现实世界却远非如此。

  很多战争不是双方血拼到底、弹尽粮绝后才分出胜负,而是刚打了一半,四分之一,甚至还没短兵相接,士兵就一哄而散了。事实上,在逃跑路上被砍死的远远多于作战身亡的。

  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所以,如何控制好士兵的恐慌情绪,对于一个军队的指挥官而言,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如果这支军队是义和团,那还比较好办,因为拳民们个个都具备刀枪不入的坚定信念。如果不是,便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然而,对朱宸濠来说,这似乎不是问题。因为当天,伍文定被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景象惊呆了。

  朱宸濠的士兵像打了兴奋剂一般,前赴后继地往前冲。

  这帮人面目狰狞,眼冒金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官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朱宸濠确实给他们打了兴奋剂:冲锋赏千金,负伤也有百金—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牢靠的保险,只要大胆向前冲,保证稳赚不赔。

  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官军逆风,朱宸濠借着顺风开炮放箭,伍文定的船队霎时间就被火光笼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刻,猛人伍文定不负众望,他屹立于炮火之中,岿然不动。

  前方几只小船畏战掉头,伍文定大吼一声,将座船靠过去,手起刀落,将船夫一一砍死。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伍文定又拔出宝剑,力劈水面,高声道:“此地为界,越界者立斩不赦!”

  前有叛军,后有伍知府。叛军虽然凶残,可伍知府说杀就杀,剑法极准,思前想后,士兵们还是觉得向前冲更安全一些。

  众人抖擞精神,重新投入战场,局势终于稳定下来。

  王阳明见反击的时刻已到,便命人擂起战鼓,战船全部降帆,士兵们一律操桨划船,顺着水势疾驰而下,待距离一近,两军战船搅在一起,风力优势自然消除。

  然而就在此时,湖中突然传来巨响。大大小小的石块、铁弹从天而降,前军防备不及,损失惨重。

  原来,朱宸濠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远处观战,眼见情势不妙,便亮出了王牌—炮舰,实施火力压制。

  这种装备有弗朗机、火龙出水等各种火炮、火箭的战船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朱宸濠为了造反把棺材本都押上了,才打造了屈指可数的几艘。

  效果很明显。炮舰不仅杀伤力强,而且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极具心理威慑作用。

  天上是遮云蔽日的弓箭和碎片,水上是到处乱窜的火绳枪的弹丸,没人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撑过一分钟。

  然而,就在士兵们又准备调转船头时,他们看见了悲壮的一幕。

  伍文定的座船被火炮炸开一角,燃着熊熊烈火。文定立于船头,奋力撑撸,头发胡须都被炮火点燃,却毫无惧色,声嘶力竭地鼓励大家共赴国难。

  悬崖勒马的是将,悬崖不勒马的是王。

  王者无敌。

  见老大如此彪悍,士兵们不再退却。双方在鄱阳湖上僵持不下,竭力厮杀,直至日薄西山,也难分胜负。放眼望去,满目都是流血漂橹,浮尸积聚,横亘若洲……

  炮舰的弹药已经用尽,朱宸濠退无可退,成败在此一举。

  王阳明站在座船的箭楼上观战。

  他闭上了眼睛,耳边的厮杀声渐渐变得遥远。

  这就是战争,屏蔽掉政治、经济、外交、阴谋等等一切之后的真实面貌。

  你可以不喜欢这个面目可憎的怪物,但你没有办法不去面对它。

  人世间所有的战斗,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战场之上,求死者生。

  心念及此,阳明再无犹豫,他派身边一个士兵去伍文定的座船传令。

  伍文定接到命令,带着几只战船,冲透船阵,和朱宸濠的几艘主舰搅在一起。

  他左冲右突,一一试探,终于确定了朱宸濠所在的座船。

  王阳明接到回报,终于亮出了底牌。

  也是炮舰,可惜只有一艘。

  正因为只有一艘,炮弹极少,所以要求弹无虚发。

  伍文定冒着生命危险查到了射击朱宸濠的准确坐标,虽然他没有站在原地高呼“向我开炮”而是全身而退,但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人肉搜索零的突破。

  一声巨响,朱宸濠双耳轰鸣,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摇晃,紧接着,座船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

  待清醒过来,望着眼前混乱的一切,朱宸濠长叹一声,准备撤离。

  炮弹用光,财物花光,办法使光,整个一三光,不撤何为?

  朱宸濠一撤,叛军或降或散,被俘者两千余人,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