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紫禁城旅行团
利益集团坐下一合计,找到了让他们不爽的关键—王阳明。
你说你一个南赣巡抚去江西凑什么热闹?让你去福建处置兵变你偏绕个远跑到江西丰城。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不对,等等,丰城离南昌那么近,难道王阳明和朱宸濠早有勾结?这就对了,一定是的。刘养正不就和他关系密切吗?刘养正去过赣州,冀元亨到过南昌,这显然是在互通情报啊!而且,朱宸濠的生日在六月十三日,王阳明六月十五日到丰城,这是干什么?贺寿啊!
所有的疑问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判断:王阳明参与了朱宸濠谋反的前期准备,只是看到形式不利,才从背后捅他一刀,摇身一变成了平叛英雄。
于是,继续南下不仅必要,而且合理。平叛只是一方面,锄奸才是重点。
这种贼喊捉贼的逻辑经江彬一渲染,朱厚照又激动了:“你爷爷的,这还了得!”于是一路急行军,到了保定。
烈日炎炎,宫里的宦官经不起折腾,走不动了,又停下来休整。
这下保定的官员high了—朱厚照性格坦率,不拘小节。遇上他高兴,得罪了也没关系,运气好,有他一句话就能平步青云。
本省巡抚衙门不在保定而在真定,巡抚伍符领着一堆省里的官员巴巴地赶来,和保定的官员一起设宴接待皇帝和京中权贵。
伍符的官位是在长期的酒精考验中一路喝上去的,人称“斗酒不醉”。
想让一个男人产生变化,第一是酒,第二是女人,第三是权力,第四是金钱,最后才是真理。
朱厚照更是如此。一听说有“酒神”在场,立刻吆喝着要和他PK。
江彬等人自是推波助澜,伍符却有些胆怯。喝酒他没问题,问题是和皇帝斗酒,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因此一味推让。
朱厚照最讨厌人磨磨叽叽,脸色开始不好看。江彬等人不断起哄,伍知府心一横:豁出去了!
从酒肆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伍符,猜拳行令本是专长,酒兴一来,便忘了对方的身份,越战越酣,连连得胜。江彬等人平日里总是输给朱厚照,今日见有人替他们出气,无不喝彩鼓劲。
朱厚照被连灌几盅,脸上开始冒汗。他见猜拳不是伍符的对手,便提议抓阄。
真是点背不能怪社会,朱厚照抓阄也输得一塌糊涂。望着洋洋得意的伍符,恨不得抡起酒瓶子砸过去。
但朱厚照好就好在对于自己认可的事,他是讲原则的,即使颜面扫地,终究忍而不发。
江彬兴奋了半天,突然想起自己的本职工作—察言观色。在他看来,什么江山社稷、军国大事都是虚的,皇帝的心情才是最实在的,只要朱厚照心情好,自己的小算盘就都能打好。
江彬回过神来,一看不得了,朱厚照显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便赶紧给伍符使眼色。
正在兴头上的伍大人却会错了意,越发自得,步步紧逼。
政治上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眼看伍符就要铸成大错,江彬急中生智,假装醉酒,将伍符扑倒在地,咬着他的耳朵小声道:“书呆子,该输了!”
江彬声小,在伍符听来却如晴空霹雳。他立刻调整好情绪,晃晃悠悠站起来,继续抓阄。
结果如江彬所料,每抓必输,判若两人。伍大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附体,表演无懈可击,朱厚照没有看出丝毫破绽,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伍大人的故事教育我们:乱世就是舞台,演技才是王道。
朱厚照一行简直就是行走的灾难,在保定只待了几天,就搞得当地民怨沸腾。九月初,大军来到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繁华都市临清,继续扰民。
南来北往的船只,鳞次栉比的商铺,笙歌悠扬的青楼,人声鼎沸的茶馆,看得朱厚照眼花缭乱,兴奋异常。
驻跸临清是江彬担心王阳明急于北上献俘而做的临时决定—从临清上船走水路。因此,临清的地方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要直面几万人的吃住问题,伙食和住宿的安排上显得有些草率。
江彬等人极为不爽,各种挑刺。朱厚照倒很随和,漫不经心地说了句“你爷爷的,这不欺负人吗”,就专心致志地狼吞虎咽起来。
千里不同俗。临清经济发达,又属于文化强省山东,官员的素质和骨气比起保定来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随行一个叫黎鉴的宦官,擅长离间。其亲戚在山东做官,因贪赃得罪,官府正在索赔赃款。
黎鉴见山东巡抚王翊也来临清接驾,便于席间将其叫到一边,暗示他给个面子,包庇一下自己的亲戚。
按照常理,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地方官也不敢得罪,这一点从《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宦官)和浙江巡抚、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
但是王大人不买账,不等黎鉴说完就给人一口回绝了。
黎公公毕竟不是刘瑾,可以一手遮天,他耐着性子威逼利诱,王大人就是不从,二人争吵之声越来越大,惊动了朱厚照。
不等朱厚照过问,黎鉴就拿出了杀手锏—离间,说王翊侮辱了自己。
朱厚照也不是傻子,摆了摆手道:“别说了。王翊是个好官,不要难为他。”
黎公公没占着便宜,只好作罢。王翊则感激涕零,无以复加。
临清好玩,朱厚照折腾了二十多天才走。
得知朱厚照终于要走的消息时,临清市民热泪盈眶,夹道欢送,满心喜悦溢于言表。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朱厚照他大爷的又不走了,义愤填膺的群众用燃烧着怒火的眼睛盯着传令官,让他给个说法。
因为一个叫刘良女的女人。
刘良女并非良家少女,是个艺妓,把朱厚照迷得死去活来。
虽说朱厚照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辛勤耕耘,阅女无数,但只有这一个才是他的旷世至爱,天下无双。
因为张忠的虚荣,大军最初打算走旱路南下。刘良女娇嫩,不习鞍马,就没有随行,而是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交给朱厚照作为信物,如果朱厚照由旱路改水路,便以此簪为凭,刘良女见簪而至。
现在江彬等不及,要改水路,朱厚照想起这茬,却发现簪子不见了。
仔细一想,自己出京时就跟刚出笼的猩猩一样高兴,纵马驰骋,兴奋过头,搞不好就是那会儿把簪子给蹦跶没了。
相思成狂的朱厚照顾不得多想,立刻遣人火速返京去接刘良女。
岂料刘良女耍小性,对来者说不见簪子不从命。来者无奈,只好如实回报。
朱厚照将复命的人大骂一通,随即又露出甜蜜而幸福的微笑,搞得周围的人面面相觑,大惑不解。
这种举止只有堕入爱河的人才能理解,吃饭吃着吃着傻笑,洗碗洗着洗着发呆。
朱厚照见刘良女对着自己隔空撒娇,正陷入满足和自恋之中,根本懒得理会那些异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