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政治即人事
光意淫当然不解决问题,心痒难当的朱厚照不顾众人阻拦,把军队扔给江彬,带上几个亲信,驾着一只快船,向北疾驰而去。那一刻,朱厚照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灵魂附体……
朱厚照跑去演好莱坞大片,江彬急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江彬此行跟旅行团其他成员不太一样。他既不是去旅游观光的,也不打算沿途吃拿卡要,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销毁证据。
别忘了旅行团还有两个老年成员梁储和蒋冕,这两个老狐狸虽然至今为止一言未发,但也是纵横江湖多年的老油条了,把他们当空气下场会很惨。
于是,望着朱厚照的船孤帆远影碧空尽,江彬开始谋划了。
兵分两路。许泰和张忠领数千禁军,日夜兼程,直趋南昌,如果王阳明还算听话,老老实实在南昌呆着,那最好不过,交接便是。
如果不听话,带着朱宸濠到处乱跑,也不要紧,还有张永的一路。张永带着两千人马,沿运河至杭州,驻扎恭候,江彬料定王阳明急于献俘,必沿运河北上,而杭州就是其必经之地。
从江彬的安排不难看出,许泰和张忠跟他关系更近。白痴都知道朱宸濠为了造反在宁府囤积了大量财物,去南昌不仅可以中饱一下私囊,更能以“附逆作乱”的名义对当地官商敲骨吸髓。这种钦差、特派员之类的工作从古至今就是肥缺。
跟张永则稍有嫌隙。去杭州什么都捞不着,要是不留神让王阳明跑了还得担责任,费力不讨好。
王阳明待在南昌,度日如年。
冒着灭门之祸,拼死拼活抓住了朱宸濠,却不许献俘,一帮人蝗虫过境般往南昌赶,搞不明白想干啥。
最令人难受的是,阳明的祖母岑氏已于上个月去世。为了平叛,他失去了为祖母送终的机会;为了等朱厚照,现在连奔丧的权利都被剥夺。
年迈多疾的父亲剩下的时日也已不多,自己却不能回家尽孝。莫非历朝历代“以孝治天下”的口号的意思是只许皇帝一个人尽孝?
各种版本的流言纷至沓来,有说朝廷怀疑自己暗通朱宸濠的,有说许泰和张忠做贼心虚要杀朱宸濠灭口的,更有说其实朱厚照早就料到朱宸濠要造反,之所以忍而不发,就是想等他公开起事后亲自将他擒获,现在却被王阳明抢了先机,因此张忠等人的意思是将朱宸濠放了,让他重整旗鼓,和朱厚照再在鄱阳湖上打一仗。
一夜之间,前任宁王,政治上的异见分子朱宸濠变得奇货可居,谁都想要。王阳明哭笑不得。
南昌又下雨了。
画檐滴落,帘外雨潺潺。繁花散尽,王府庭芳残。
宁王府的废墟给那些惺惺作态的文人又提供了一处大发黍离之悲的绝佳场所。然而,又岂止是这一处场所?按朱厚照这么折腾,难保有朝一日大明朝不会重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
不能坐以待毙,南昌经不起折腾了,江南经不起折腾了,必须主动出击,把朱宸濠交给朝廷。
然而,皇帝钧旨已下,大军行程不明,如何献俘?
关键时刻,阳明的故交乔宇给他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乔宇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张永等人一入南直隶,其行军路线和日程安排就尽在其掌握之中。
乔宇深知王阳明的困境,立刻派人将情报传达给他。
王阳明权衡利弊,决定去杭州,找张永。
原因有二。
第一,张永曾经配合杨一清扳倒死太监刘瑾,多少有些是非观念;第二,“四人帮”里张永被另外三个孤立,可以争取过来。
第二条判断王阳明全凭直觉,没有办法,时间无多,只有赌一把了。
迟则生变,当晚就走。阳明押着朱宸濠,一切从简,一小队人马踏着月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南昌。
一路经东乡,过贵溪,来到广信。
当年贬谪龙场,途经广信,蒋知府不畏人言,捧着好酒专程到船上与王阳明畅饮,此等君子之交,着实令人感动。
如今,蒋知府已不知迁往何处,王阳明正对着当年泊船之处感慨万千,一个锦衣卫的千户领着一队人马追了上来。
原来,阳明走后两天,许泰和张忠的部队便到了南昌。在得知王阳明已押着朱宸濠前往杭州后,立刻派锦衣卫手持“威武大将军”的令牌前去截人。
专制国家的任何机构都渗透着腐败,但他们的秘密警察往往效率很高。王阳明望着这个冷若冰霜的锦衣卫千户,心下暗自叫苦。
望着千户停马、下马、向自己走来,阳明脑海中转过无数个念头,他一遍遍地问自己:这就是结局了吗?如果是,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如果不能绝处逢生,那就把最后一场戏演好,但求无愧我心。
阳明笑着迎了上去,一番寒暄,把千户拉到了一边。
情势危急,只有行贿,可兜里只有五两银子,这对一个锦衣卫千户来说根本就不是钱。
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摆在眼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用五两银子买通一个见惯了几百两红包的锦衣卫千户。
果然,当阳明热情地拿出银子时,千户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一把推开,拒不接受。
中国人对同类由于情绪变化而引起的面部表情的微妙反应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因此,越是尴尬的情境,越能考验当事人脸皮的厚度。
锦衣卫千户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嘴上喊着主义心里想着生意的官混子,郁郁不得志苦大仇深的愤青,但像王阳明这样面不改色、执著无畏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阳明不卑不亢,依旧热情,拉着他的手道:“我在正德初年为刘瑾所害,下过锦衣卫的诏狱,见识过不少镇抚司的校尉,却从未发现像你这般轻财重义的。出行匆忙,身边只有这区区几两银子。你们当差辛苦,本想着礼轻情重,你却执意不收,说实话,我既惭愧又感动。在下没有别的特长,只于文字上颇有心得,改日必定好好写篇奏疏奏明皇上,让满朝文武,锦衣卫的指挥使都知道你的为人。”
该千户奉许泰之命前来截人,于个中内幕并不知晓。此刻见王阳明好言相劝,又在他眼中看见了不一样的东西,那是执著的信念、坚定的立场,是一种不容分辩,不可抗拒的力量。他服了,追取宸濠的使命也无法出口,告辞而去。
太刚则折,太柔则废,王阳明用恰到好处的气场度过了危局,继续向杭州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