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聪明的β”

关于“聪明的β”投资策略,并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多数人使用这一术语时,头脑中想的是这类策略有可能产生额外(即高于市场整体水平)的投资收益,办法是使用相对消极的投资策略,但所承担的风险不高于低成本的整体股市指数基金。

我在前面数章中曾说过,每一个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应该由成本低廉、税收高效、涉及面广泛的指数基金组成。的确,从本书1973年第1版开始(这个时候比指数基金诞生还要早),我便敦促创造指数基金,因为这类基金相较于成本高昂、税收效率低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好得多的服务。通过持有一个包含市场上所有股票的投资组合,其中每只股票的权重与其相对的规模或市值(等于发行在外股份数与股价的乘积)成比例,那么投资者将保证会获得市场收益。这样一只基金将会使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且在税收方面效率很高。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值翻了一番(因此在指数中的权重也相应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便会自动反映这一变化,无须进行任何交易。此外,前面数章给出的大量证据也表明,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对于试图战胜市场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基金一般而言会提供更高的净收益率。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一位投资者按照我前面所做的推荐,买入一只低成本的(美国)整体股市指数基金,他在承担美国股市涨涨跌跌的风险的同时,也会获得市场收益率。记住,市场的波动性由β来衡量,且市场的β值根据定义确定为1,这在第9章中讨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时已经提及。现在,使用“聪明的β”策略的投资经理想要让我们相信,纯粹的指数投资,也就是每家公司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由该公司的总市值大小来确定,并非最佳投资策略。他们声称,人们不必像多数主动管理型投资组合经理那样去挑选股票,就能战胜市场。你可以管理一个相对消极(股票周转率低)的投资组合,更可靠地获得良好的投资结果,而无须承担任何额外风险。此外,你能以大大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收取的费用做到这一切。这里的窍门在于,让投资组合向某个方向倾斜(或者说具有某方面的特色),譬如向“价值”或“增长性”倾斜、向市值较大或市值较小倾斜、向趋势较强或趋势较弱倾斜,也可以向波动性较大或波动性较小倾斜。

还有建议做其他类型的倾斜或体现其他特色的,包括公司“品质”(含销售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杠杆率低之类的特点)、盈利能力、高股利以及流动性。正如良好的厨艺会将数种食物特色融合为一,有些“聪明的β”投资组合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色混合在一起使用。因此,除了将刚刚提及的特色中数种混合在一起之外,还有将“价值”和“小市值”混合在一起的,而且,在做到所有这一切的同时,并不增加“聪明的β”投资组合的预期波动性(即β水平)。[1]

[1] “聪明的β”投资策略与第9章中讨论的多因素模型有关。如果我们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β不能完全衡量应有的风险,那么上述所列投资组合的投资倾斜或特色便可以被视为额外的风险因素。例如,通过将投资组合向市值较小的公司倾斜,投资者便是在赌市值较小公司的风险溢价能够带来收益的增加。当然,在此,“聪明的β”策略被解释为一种通过承担额外风险而增加收益的投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