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爱因斯坦的大脑和心灵

阅读 ‧ 电子书库

爱因斯坦去世时的书房

当牛顿爵士逝世时,他的遗体安卧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耶路撒冷寝宫,他的护柩者包括大法官、两位公爵和三位伯爵。爱因斯坦的葬礼本来也可以有如此规格,让全世界的高官显贵云集。但根据他的遗愿,去世那天下午即在特伦顿火化,那时还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在场的只有12个人,包括汉斯·阿尔伯特、杜卡斯、纳坦和布基家的4个成员。纳坦朗诵了歌德的几句诗,然后把爱因斯坦的骨灰撒入附近的特拉华河(Delaware River)。[1513]

“对于20世纪知识的巨大增长,没有人的贡献比他更多,”艾森豪威尔总统称,“但在对知识力量的拥有上,没有人比他更谨慎,他比别人更确信,缺乏智慧的力量是致命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就爱因斯坦的逝世刊发了九篇报道和一篇社论:“人站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地球上,凝望着浩瀚的星空、巨浪翻腾的海洋和摇曳多姿的树木,不禁浮想联翩。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300年来,我们中间出现的最有思想的探索者莫过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514]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爱因斯坦坚持撒掉骨灰,以免他最后的安息之地成为众人膜拜的场所。然而,他有一部分身体没有被火化。在40多年的时间里,爱因斯坦的大脑竟然成了居无定所的遗物。整个过程无异于一场恐怖的闹剧。[1515]

就在爱因斯坦去世后几小时,普林斯顿医院的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做了所谓例行的尸体解剖。哈维是一个褊狭的贵格会教徒,他性情温柔,但对生死有一种相当空幻的看法。当纳坦心烦意乱地等待时,哈维检查了爱因斯坦身上的主要器官,并将其一一取走,最后用电锯切开了他的头骨,取走了他的大脑。他把身体重新缝合后,未经允许便决定给爱因斯坦的大脑做防腐处理。

第二天早上,在普林斯顿的一所中学里,五年级的一个班正在上课,老师问同学们听说了什么新闻。“爱因斯坦去世了。”一个女孩自豪地说,她认为自己最先给出了这一信息。但坐在后排的一个文静的男孩却说:“我爸爸拿到了他的大脑。”[1516]

纳坦和爱因斯坦的家人在发现这一切时惊骇万分。汉斯·阿尔伯特给医院打了电话,但哈维坚持说对大脑进行研究也许有科学价值。他说,这也许符合爱因斯坦的愿望。汉斯·阿尔伯特弄不清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实际权利,便不情愿地同意了。[1517]

不久,人们纷纷向哈维索取爱因斯坦的大脑或其中的一部分。他接到了华盛顿美国陆军病理组官员们的传唤,但他拒不展示这份得意的财产。保卫它已经成为一种使命。他最终决定让宾州大学的朋友将它的一部分制成显微切片,于是他将切碎的爱因斯坦大脑装入了两个广口瓶,将其放在福特车的后备箱里带到那儿。

后来,哈维将剩余大脑的切片或小块不断分发给那些能够激发其幻想的研究者。他没有进行严密精确的研究,多年来没有发表任何研究结果。在这期间,他辞去了普林斯顿医院的职务,与妻子离婚,又数次再婚,从新泽西搬到密苏里,再从密苏里搬到堪萨斯,经常不留新地址,但一直与剩余的爱因斯坦大脑寸步不离。

不时会有记者碰巧看到这个消息并追踪到哈维,从而掀起小小的媒体风暴。1978年,当时在《新泽西月刊》工作,后来在《新闻周刊》任职的史蒂文·利维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赤塔(Wichita)地区找到了哈维。他看到,哈维从其办公室角落的一个标有“科斯塔牌苹果酒”(Costa Cider)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大瓶爱因斯坦的大脑,将其放在一个红色塑料冷藏箱背后。[1518]20年后,哈维又被《时尚芭莎》杂志的一个精力过人的专栏作家帕特尼提追踪到。根据与哈维连同爱因斯坦的大脑乘坐租来的别克车穿越美国的旅行经历,帕特尼提写了一篇获奖文章和一本畅销书《运送阿尔伯特先生》。

他们的目的地是加利福尼亚,在那里他们拜访了爱因斯坦的孙女伊夫林·爱因斯坦。她已经离婚,几乎失业,生活穷困潦倒。哈维带着爱因斯坦的大脑来访使她感到毛骨悚然,但她对这其中可能埋藏的一个秘密怀有极大兴趣。她是汉斯·阿尔伯特和妻子弗里达的养女,但她的出生时间和情况均不详。曾有传言指,她或许是爱因斯坦的亲生女儿。她在爱尔莎去世后出生,那时和爱因斯坦交往的有几个女人,或许她就是这其中某一次暧昧关系的产物,然后爱因斯坦让汉斯·阿尔伯特来收养她。伊夫林与《爱因斯坦全集》的前任主编舒尔曼合作,希望通过研究爱因斯坦大脑的DNA而弄清真相。可惜,哈维对大脑进行防腐处理的方式使得可用的DNA无法析取出来。她的问题成了一桩悬案。[1519]

1998年,在守卫了爱因斯坦的大脑43年后,86岁的哈维决定放手了。他给当时普林斯顿医院接任他的病理学家打电话,让他把东西取走。[1520]

多年以来,在从哈维这里获得爱因斯坦大脑的数十个人当中,只有三个人发表了重要的科学研究结果。第一篇是由玛丽安·戴蒙德领导的一个伯克利的小组。[1521]它报道说,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皮层有一个区域,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例较高。作者说,这可能暗示神经元消耗和需要更多能量。

这项研究的一个问题是,与76岁的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比较的是平均去世年龄为64岁的另外11个男人的大脑。样本中没有其他天才可以帮助确定其结论是否符合一种样式。此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无法追溯大脑在人的整个一生中的发育,弄不清楚更高的智能是由什么物理性质引起的,以及长年使用和训练大脑的某些部分会产生什么结果。

第二篇论文发表于1996年,它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要比其他五个样本的大脑皮质更薄,神经元的密度也更大。但这次的样本数同样太少,只能描绘出大略的样式。

引用率最高的论文是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桑德拉·维特森教授和他的小组于1999年完成的。哈维曾经主动发给她一个传真,表示愿意提供样本以供研究。那时的哈维已经年逾八旬,但还是亲自驱车来到加拿大,大约运送了包括顶叶在内的爱因斯坦大脑的1/5。

通过与其他35个男人的大脑相比较,爱因斯坦的内顶叶有一个区域沟槽要短得多,这里被认为是控制数学和空间思考的关键部位。他大脑的这个区域也要比别人宽15%。这篇论文猜想,这些特征也许使得这一区域的大脑回路更密集、更完整。[1522]

然而,研究爱因斯坦的神经胶质和沟槽的样式,永远不可能使我们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的想象力和直觉。要紧的问题是他的“心灵”如何运作,而不是他的大脑。

爱因斯坦本人对其思想成就最常给出的解释是他的好奇心。正如他在临终时所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只是极为好奇罢了。”[1523]

综观爱因斯坦天才的各个要素,也许从这一特征谈起是最佳之选。小时候,他经常纳闷罗盘针为何会指向北。我们大多数人也能回忆起看到罗盘针摇摆到位的样子,但很少有人会充满热情地研究磁场如何工作,它传播有多快,如何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等问题。

追赶一束光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像甲虫爬过弯曲的树叶一样穿过弯曲的空间,我们如何能够发觉这一点?说两个事件同时发生是什么意思?就爱因斯坦而言,好奇心不仅来自于追问神秘现象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它来自于一种孩子般的惊异感,这种感觉促使他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提出质疑,对“普通成年人懒得考虑的”那些概念提出质疑。[1524]

他可以从司空见惯的事实中得出别人注意不到的洞见。例如自牛顿以来,科学家们都知道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但爱因斯坦看到,这意味着引力与加速之间存在着一种等效,可以用来对宇宙做出解释。[1525]

爱因斯坦的一个信念是,大自然没有多余的属性。因此,好奇心必定是有用途的。在爱因斯坦看来,好奇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创造了可以进行质疑的心灵,使得我们可以欣赏宇宙,他将这等同于宗教情感。“好奇心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他曾经说,“当一个人沉思永恒、生命、世界的精妙结构等奥秘时,只能感到敬畏。”[1526]

从早年开始,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心理图像和思想实验——而非言语来表达,比如能够设想与数学相联系的物理实在。“在数学公式背后,他能够立即看出物理内容,而在我们眼中,它仍然是一个抽象的公式。”他早年的一个学生说。[1527]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认为它主要是一种数学发明,但爱因斯坦却理解了它的物理实在性。洛伦兹提出了描述运动物体的数学变换,但爱因斯坦却基于这些变换创造了一种新的相对性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爱因斯坦邀请诗人圣-琼·佩斯到普林斯顿访问,想看看诗人是如何工作的。“诗的观念如何形成?”爱因斯坦问。佩斯谈到了直觉和想象的作用。“研究科学的人也是如此,”爱因斯坦愉快地应和,“那时眼前会忽然一亮,如狂喜一般。尽管到了后来,理智会对直觉进行分析,实验会证实或否证直觉。但在一开始,想象力的确有很大的跃升。”[1528]

爱因斯坦的思想中有一种美学标准和美感。他感到,简单性是美的一个要素。在离欧赴美的那一年,他曾在牛津宣布过他的信条:“自然是可能设想的最简单的数学思想的实现。”从而呼应了牛顿的格言“自然喜欢简单性”。[1529]

尽管奥卡姆的剃刀以及其他哲学格言也是同样思路,但并没有什么自明的理由表明其必然为真。或许上帝真的在掷骰子,他也许真就喜欢复杂性。但爱因斯坦并不这样认为。“在构建一种理论时,他的做法与艺术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助手罗森说,“他追求简单性和美,在他看来,美本质上首先就是简单性。”[1530]

他的做法很像是一位在花坛除草的园丁。“我认为使爱因斯坦取得诸多成就的首先是一种道德品质,”物理学家李·斯莫林说,“他远比他的大多数同行更关注物理学定律必须融贯一致地解释自然中的万事万物。”[1531]

爱因斯坦向往统一的本能深深植根于他的个性,同时也反映在他的政治见解中。他不仅在科学中寻求一种能够支配整个宇宙的统一理论,在政治中也同样寻求能够支配这个星球的统一理论,希望能够通过一种基于普遍原理的世界联邦制来克服不加限制的国家主义所导致的无政府状态。

在他的个性中,也许最重要的是不愿意服从权威。这种态度可见于他在生命行将结束之时为新版的伽利略著作所写的一篇序言中。他说:“我在伽利略著作中所认识到的主题是,充满激情地反抗任何种类的基于权威的教条。”[1532]

普朗克、庞加莱和洛伦兹都差点实现爱因斯坦1905年的某些突破,但他们都受制于权威教条的束缚。只有爱因斯坦有足够的反叛性,能够摒弃主宰科学数百年的传统思想。

这种不服从不仅使他对普鲁士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行进厌恶至极,也造就了他的一种政治信条。他痛恨对自由思想一切形式的专制,无论是纳粹主义、斯大林主义还是麦卡锡主义。

爱因斯坦的基本信条是,自由是创造性的源泉。“科学的发展以及精神的创造性活动都要求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在于,思想独立于权威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他认为,培养这种自由应当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教育的使命。[1533]

爱因斯坦的观点可以用一套简单的规则来说明。创造性要求我们不愿墨守成规。这便要求培养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而这又反过来要求有一种“宽容精神”。支持宽容即为谦卑,即相信没有人有权将思想和信念强加于他人。

世界上出现过许多特立独行的天才。爱因斯坦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思想和灵魂为这种谦卑所调节。他既可以在其孤独的旅程中镇定自若地充满自信,也会对大自然美妙的作品感到敬畏。“宇宙定律中显示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超越于人的精神,在它面前,力量有限的我们必定会感到谦卑,”他说,“在这个意义上,对科学的追求导向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宗教感情。”[1534]

在某些人看来,奇迹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而在爱因斯坦看来,正是奇迹的不在场印证了上帝的眷顾。宇宙能够为我们所理解,并且服从着定律,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敬畏。这是“在万物的和谐中显现自身的上帝”的首要性质。[1535]

他认为这种敬畏感,这种宇宙宗教,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正是这种东西时时刻刻激励着他。他说:“当我判断一种理论时,我会问自己,如果我是上帝,我是否会以这种方式安排世界。”[1536]正因为此,信心和敬畏才在他那里美妙地交织在一起。

他是一个深切关怀人类的孤独者,一个充满敬畏的反叛者。就这样,一个富于想象、特立独行的专利员读解了造物主的心灵,揭开了原子和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