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最后的汉王朝(明)

1 乞丐身子皇帝命

假和尚化缘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应天就是今天的这个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你看那厮长得那模样,哪有一点帝王福相啊。那脸跟那个鞋拔子似的。对,就像鞋拔子,又像瓦刀,跟瓦刀似的满脸麻子。这是明太祖真容,你给他画成这样,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画得跟秦始皇汉武帝似的是吧,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他也宰了你。所以这玩意儿没法弄。

这个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会志愿者,领一帮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和尚化缘?化缘的全是骗子。中国的僧人只要化缘就全是骗子,中国的和尚是自食其力的。你像东南亚小乘佛教,那僧人都是化缘的。这化缘在中国推广不开。就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这算什么呀?这不是要饭吗?那多丢人,九儒十丐比儒士还低级。东南亚那小乘佛教国家,它的僧人是过午不食,一天就吃两顿饭。中国僧人不行,因为我得干活,我吃两顿饭我下午腿软。所以你大街上碰见僧人化缘,你别理他,那都是骗子。那回我碰上一个,阿弥陀佛。得,打住,打住,你蒙谁,你蒙我?你冒充什么不好?有本事你冒充警察。我掏出十块钱,我说你把《心经》给我背一遍,他都听不懂,他说《心经》?没听懂。我说我起一头,你能往下背,十块钱就给你。你僧人哪有不会背《心经》的?那不会,我说就是那忽悠人的玩意儿。

臭要饭登基

朱元璋后来参加红巾军,慢慢地混壮了。所以这家伙贼王八出身嘛,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这种王八蛋一当政,必然是采用暴政。你看那个世界历史上,什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全是贼王八出身嘛。有哪一个出身高贵,受过良好教育,上台之后就搞独裁的?没有,是吧,没听说过。准都是这么一帮人,之前寒酸,我可有今天了,我折腾死你们。包括现在那贪官污吏都是,十四岁以前没穿过鞋,穷怕了,一有权就乱来。陈水扁不就是吗?从前我穷得不行,所以我一到现在,我可有今天了,搂吧,搂。真正像布什啊切尼啊这些人能贪污?人四千多万年薪不挣,人挣这十八万当这副总统,他贪污,你开玩笑啊。朱元璋原来叫朱重八,俩八嘛,朱俩八,二八一十六,是不是他们家十六个孩子,前面那些全死了,然后就剩他。也可能是十六号生的,是吧。

朱重八他当了皇帝,他爹和他爷爷不都得当皇帝嘛,所以都建了陵了,在凤阳建了陵,后来被水库给淹了,现在又露出来了。建陵的时候在这立碑,不能写肇祖原皇帝狗剩,或者铁蛋儿,你不能叫这个,还是起个名。所以他爹和他爷爷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你想这种东西他要是当了官,他要当了这个皇帝,他最关心的事就是我这个政权不能丢啊。千辛万苦抢过来不容易,我这皇位可不能丢了,不能让我儿子再去化缘了,得千秋万代一统江湖这么传下去。所以他要想办法在宋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首先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对皇帝直接负责。这个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原来隋唐三省六部,到了这个宋朝更进一步,在三省的基础上又建立二府三司。宰相、枢密、三司,等于进一步把三省的职权又给分化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相当于宰相。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一般是不怎么授予的。所以等于是这个权力分散,就这个相权就相对于皇权就非常弱。到了元朝,中书省集权,尚书、门下全都没了。中书省集权。所以在元朝是权臣辈出。咱们讲过中间十个皇帝,

都不得好死吧,那尽是被这些宰相给谋杀了,伯颜、脱脱之类的,

这些个奸相、权相掌起权来,来害皇帝。

2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冤魂三万五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力。洪武十三年,他说宰相胡惟庸谋反,就用这个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就杀掉这个胡惟庸及其属下两万多人。开国的文臣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时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封国公,开国功臣之首,太子朱标的老师,要上法场开刀。马皇后就不干啊,因为那个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嘛,她就不干。不干她就不吃饭,绝食,哭。朱元璋说别的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这件事你别管,我要为朱家开万世太平,你别管。后来这马皇后就说,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啊,这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逢年过节还给送送礼什么的,知道师恩深重。你说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说你甭管,李善长谋反呢。马皇后听了直乐,说他七十多岁他谋什么反,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杀掉,开国的文臣都杀光了。然后过年,借口大将军蓝玉谋反,这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这又掀起一场大狱,杀掉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一下,开国的武将也被杀光了。所以经过这个史无前例的这两次政治运动,三万五千多人啊,开国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全杀掉。他认为这个徐达的功劳不是最大吗?徐达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啊。结果他偏偏送蒸鹅让徐达吃。徐达吃完了这个蒸鹅之后,这个疮就崩裂了,然后就死了。徐达是含着眼泪吃这蒸鹅的。想当初他跟这徐达简直就是铁哥们儿,亲兄弟那种感觉,他也下得了手。你看这王八蛋狠的!开国之后他自己写诏旨,功劳最大的,第一就是徐达嘛,“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就是徐达从那会儿就跟他干,徐要是把他扒下来自己来,完全可以,但一直捧着他。“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徐达是擎天之柱,结果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是妯娌俩的那种感觉,当他是哥们儿,一块打天下,妯娌俩聊天就没什么顾忌。说你们家房子真大,真好。那当然是说皇宫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马上命令人把这个徐达的夫人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嫌我们家,你说我们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打死之后告诉徐达,说你这媳妇太坏了,这是祸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所以这是刻薄寡恩的一个人,你看这个贼王八出身的皇上都是这德行吧。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那洪秀全就甭提了,那家伙,把他比成什么都不算是对那东西的侮辱。那就别提了。

皇帝兼宰相

这样一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上负责,等于皇上兼任首相。应该是宰相干的活,这个皇上给干了,这下可就怎么样啊?太忙啊,皇上忙不过来啊。朱元璋平均一天要看三百多件奏章。据说他几天要处理三千多份奏章,忙不过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朱元璋能写出这水平诗已经不错了,太惨。怎么办呢?设立殿阁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职内阁,帮助他看折子,批这个折子,对,就让他们干这个。但是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呀,六七品、七八品的样子,品级很低。所以不会对这个中央构成威胁,到他以后的皇帝,成祖、仁宗、宣宗,到宣宗朝,翰林学士品级就越来越高了,到后来就二品一品,到最后学士管部,由各部的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来的宰相的权力大大的缩小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后讲军机处也要讲这问题。这个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对吧。宰相

得有宰相府啊,丞相也得有丞相府。所以这个中国古代,文官最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干吗?开府,建府,这就是说明你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那个汉朝宰相十三曹,庞大的一个办公机构。到了这个明朝内阁学士是在内阁,我在皇宫里边办公,就是那个太和门一进去,两边的那个平房,那就是内阁办公的地方。他们没有僚属?顶多有点儿秘书什么的,基本什么事都得亲历亲为。所以等于他就不是一个国家的正式机构,他的本差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什么什么,就内阁学士是他兼职,但是他实际上干的事儿,等于这个宰相还是没有。朱元璋立下圣旨,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不能立丞相。你的大臣要建议你立丞相,你怎么办?把他杀了。你看这宋朝皇帝的祖训——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再看这个:“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敢说立相,我就宰了你。宋朝是最可爱的王朝,他宅心仁厚,你看明朝这帮人,就没法说了。所以中央的权力给分散了,这个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彻底没有了。

三个方向盘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这三司的级别是这个都指挥使司最高,正二品。然后这个布政司是正三品,按察司是从三品。他这么搞,第一是跟这个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秦汉的时候地方行政机构是几级?郡县两级。然后到了汉朝郡国并行,郡国,也是辖县。东汉末年开始,州郡县三级。隋唐两朝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去了一级,改成州县两级。但因为唐朝疆域太大了,州县不够,所以划天下为二十二个道,进行监察。后来的道就变成了实际的一级掌管,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北宋改道为路,路州县三级。北宋的路一级设立四个长官,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帅司叫经略安抚使,这个实际上是权力最重的。像范仲淹,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抵抗西夏。宪

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这个提点刑狱使。仓司,即提举常平使,专管水利、茶盐。王安石变法推行后,仓司也负责监督推行常平新法。漕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转运使。

所以宋朝实际上地方就是四个机构。到了元朝他不会玩儿嘛,他又来一个行中书省。等于这个四司合一了。合一你这个权力就大了,大了之后到了明朝,等于又给分回去,从四司变成了三司。相当于省长由一个变成了仨。所以明朝一个省有三个省长,另外这省的名称变成了布政司,后来又简称藩台。你看电视剧里边老提藩台衙门,藩台就是布政司。

按察司,简称是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后来感觉到这个权力太分散,政出多门不好办,就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地,无定期、无定员。到了明末,巡抚变成了正式的机构,就相当于省长了。然后三司就变成了巡抚的下级。到了清朝,巡抚是正二品,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变成三品,成为巡抚的下级,相当于民政厅、财政厅、司法厅、检察厅。都司就更低了,成为绿营兵里边的中级官职。

五个车轱辘

中央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反正一堆都督。而且这些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像提督、总兵到后来也就变成了一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这个性质有些类似如今的市容整理办公室,一开始就是临时治事,后来这就成了常设机构了。所以这

样一来的话这个兵权就也被分散了。

这是我们讲的明朝怎么在中央,怎么在官制上进行改革,废丞相,地方设三司。然后中央五军都督府分立。

遗体捐赠法

明朝律法森严,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说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朱元璋的时候规定,官员贪污超过六十贯,就相当于六十两白银。你贪污如果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被剥皮实草,皮扒下来,添上稻草,做成标本传递。这是贪官的下场。不许危害百姓。然后你这剥皮实草怎么弄呢?就是说,传递完了干吗?你的皮做成那个法鼓,就是那个县衙门口那个,百姓击鼓鸣冤,那鼓皮都是贪官皮。然后做这个县官的椅子的坐垫。你坐在那里你就得想想,你前任怎么死的,你小心点。然后包括咱这汉字数字的大写,这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你看他不认得字,能造字,省得你改啊。一两银子,你把这数变十两了,这你怎么改啊?都是朱元璋发明啊,剥皮实草,这个非常的残忍。能解决贪污问题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出来,因为能被扒的毕竟是太少数了,你解决不了。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解决得了问题吗?它是制度的事。

3 大臣靠边站太监说了算

处处有监控

另外就设立这个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有一个官员叫钱宰。这哥们儿上朝啊,朱元璋就问,老钱啊,昨晚干吗来了?钱宰说玩儿牌,纸牌,打拖拉机。跟谁玩儿了的?我们部里的老赵、老孙、老李一块玩儿,所以结果呢?玩儿着玩儿着发现少了一张牌,玩儿不下去了。朱元璋微微一笑,从袖筒里摸出一张纸牌,这是不是你昨天丢的那张牌?钱宰一看吓的,隆冬季节内衣都湿透了。那说明跟他玩儿牌那帮人里有一个人是谁?锦衣卫,特务。你要在后边骂皇上两句,这王八蛋,得,今天让你血溅当场。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吏部尚书,

太子的老师。上朝时朱元璋问他你昨天晚上干吗?喝酒来着,开家宴,喝酒。你都跟谁喝?你左边坐着谁,右边坐着谁,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很高兴,你没骗我。笑着摸出一张图,你看这是昨天你们的座次图。是吧,你看这玩意儿,这特务到无孔不入的这个地步。所以锦衣卫好歹还是国家机构,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还是国家机构,只不过不受这个朝廷管辖,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内行厂,东厂西厂内行厂,由宦官统领。这可就更麻烦了,大臣一旦有事要犯在宦官的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因为是贼王八建立的王朝。像唐太宗,魏征揪他衣服,抓他衣服,唐太宗说你干什么呀?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这个唐太宗对他进行什么?威胁。唐太宗已经都给自个儿气成这样了。但是他能杀魏征吗?当然不能,朝廷律法在,你凭什么随便杀大臣,他犯什么罪了?他抓你衣服,他犯哪条罪了?朝廷有律法在,不能随便开杀戒,你随便骂大臣也不行。你骂大臣,大臣就可以抗辩。你凭什么我骂啊?你哪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你跟朱元璋说那个,哎哟,我就没念过,我是流氓我怕谁?甭来这个。朱元璋在朝廷上设立廷杖,你这个跟皇上顶嘴,一言不合怎么着啊?拉着就打。有个大臣也讨厌,给皇上上一道折子,一万七千字,你难道不知道皇上认不了那么多字?这么厚,拉下去一百板子!正打着呢,皇上看着折子,哎哟,这小子说得还有点儿道理,把他召回来,已经打烂了。你想那太监打你,可有报复你的机会了,往狠里打。当然你要有钱就另当别论,所以那时大臣上朝都身上揣着银票子,一看自己要受刑,赶紧给钱。你要给钱的话,拿那空板子打你,那板子是空的,听着倍儿响,啪啪啪,没事儿,就让你屁股有点儿淤血,然后你回家就没事儿了。重点儿的就实心板子打,最狠的是罐铅的板子,一板下去这人就完了。受杖的时候,就看监刑人的双脚,监刑人两脚分开,你死不了。双脚一闭,立毙杖下。而皇上他传令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这皇上要恨这个大臣,着实打,那这就打死,一般说认真打,就没事。每个皇帝在位的时候

都有打死大臣的事发生,就在午门外边受杖。朱元璋这个老东西越到晚年越厉害,这家伙可能有更年期,心理阴暗,到晚年动不动一点儿小事就动用廷杖。所以那大臣上朝之前,全家抱头痛哭啊,壮士一去不复还,够悲壮的。那辞职吧,你敢吗?你什么意思?圣天子在朝,你说不干了,什么意思,立毙杖下。没办法,只有哭,哭完了之后,还得去上朝。今天我没死,我回来了,这就是运大福大造化大。明朝这黑暗,非常黑暗。

回回考一样

清朝就不这么黑了。清朝皇上特别有意思在哪呢?他恨谁让太监上你们家骂你去,堵着门骂你。奉旨申斥,就是皇上口谕,我奉旨来骂你来,你想那太监,他什么他都敢骂,你那点儿事全给你折腾出来。大臣一听,这太监奉旨申斥,赶紧地给塞钱,要不然他堵着门骂,太难听。你赶紧塞钱,他不关痛痒地骂你。你下次注意啊,你这样不对啊,是吧。就走了。你要不给钱是吧,那就有你的好看。有的那个穷官他给不起钱,被那太监骂的,太监一走就上吊了。因为那古人他最看重的就是这个,重名节,那个被骂的,上吊,他只轮到那份儿上。清朝皇帝不直接打人。骂死人这招更厉害。

控制什么都不如控制人的思想。朱元璋的文字狱厉害到什么程度啊?有一个举人叫徐夔,给他上疏:“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话恶心到不好意思的程度。光天化日之下,诞生了您这么一位圣人,为世间做出表率。朱元璋一看:腐儒胆敢如此侮辱朕,剥皮实草。身边的人说,没看见他怎么侮辱您啊?为什么要把他做成标本啊?对,光什么意思?他不说我没头发吗?他不说我当过和尚吗?则是什么呀?就古汉语的则跟贼怎么样了?同音啊,你看今天京剧里边,“提起贼寇心肺炸”,他也这么唱。这哥们儿就拍皇上马屁啊,拍错了地方,都给做成标本了。那你要骂皇上,还不把你打成相片了?

为了严厉控制世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这九本书“字字金玉,句句珠玑”,但您就这九本书,能把天地宇宙,世界万物都包括进去吗?那我读书就读这九本书。所以当时明朝就说科举考试这帮人,“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皇帝?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李白是干吗的?不认识。反正只要是四书五经我就背,别的我不管。那个时候印行量最大的书籍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甚至出现了缩印本,跟咱们现在复印时候的缩印本差不多,然后揣

兜里进考场带进去。考试就考四书五经,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

代圣贤立言。

文章都是八股文,八股,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全这八个部分。然后还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排比对偶,完全就是一种文字游戏。可以讲,中国古代的文字技巧上达到最高水平的就是八股文。但是没有什么内容,了无新意。所以你十年寒窗,就这九本书。都是代圣贤立言,都是一样的八股文体,这谁比谁能太强到哪去啊?而且这九本书,一共才多少字啊?你想那四书五经在刚诞生的时候,都写在什么上边?竹简上面,它能有多少字啊?《老子》不才五千个字嘛,搁今天一篇论文差不多。四书五经九本书能有多少字啊?一件这个衬衫就抄满了。你看这不博物馆里有吗?作弊用的那个衬衫,都抄满了。所以到清朝的时候,考生进考场还得扒光了,穿考场统一的衣服进去,跟进澡堂似的。他怕你有夹带。

就这么点儿文字啊,几百年来那么多场考试,从那个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那么多场考试,都从这里边出题。这个四书五经里边话用得差不多了。差不多怎么办呢?这考官真聪明啊,出截搭题。就是把四书五经里边的两句话给你拼一块。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呢,把这句话给你拆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做题吧,孔子为什么说三十而立四

十。这孔子他不那么说啊,他说的三十而立,逗号,四十而不惑。你甭管,古文没标点,你看书,三十而立,底下是个四十。你写吧。或者子曰而立四十。您做题,您就得说孔子为什么说而立四十,这怎么回事。有的考官更神到什么程度?古文没标点吗?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圆圈,就像现代文的句号。考官他出考题的时候,就用这圆圈出题。我今天考试题目就是这个,给我做文章吧。四书五经里绝对有这个,满篇都是,就拿这个做文章,让大家考试。结果那个考第一名的那哥们儿,神到什么程度呢?你不先得点题

吗?这八股文上去不先得破题,破题就是你得用一句话破题,那

哥们儿破题倍儿绝。“圣人立言之前也,空空如也。”圣人要不说话,就什么都没有。哇,这篇文章厉害,这是个大才。我们知道那个康有为康圣人,那是文采风流。但为什么老考不中呢?比梁启超中举都晚。国家正规考试的时候,天子亲试的时候可能很严肃。底下那种小考试,我怎么来判断谁第一,谁第二,我懒得看那卷子,我就扔呗。这个远,第一名。你十年寒窗,今天墨重了点儿,一扔,砸着考官脚面了,完蛋。康圣人呢因为他那字不好。这个字必须写成什么样呢?馆阁体。就跟今天电脑里印出来那个字似的,必须得写成那样,奏折都得写成那样,一笔一画必须得写得倍儿规整。康有为大概就是不爱写这种馆阁体。龚自珍也写不了,所以龚自珍他也没中进士。龚自珍就倍儿生气,最后让他们家所有人都练这个,连他们家老妈子,什么倒尿盆的都练。最后他们家所有人,除了他本人,都练得一手馆阁体。他说你看我们家全能中进士,连老妈子倒尿盆的都能。

康有为因为写不好这馆阁体,所以每一次他那卷子考官一看,

就中不了,就这玩意儿你也来参加考试?最后为什么中举呢?考

官把他的卷子一扔,就出去上厕所了。时间可能长了点儿,正好仆人进来收拾屋子,仆人大概也不认得字。一看那地上有张卷子,仆人不知道这什么体啊,拿起来搁在桌上,镇纸一压,仆人出去了。考官回来,俩人没照着面。一看,哎呀,这张卷子我刚才扔过呀,怎么又搁这还镇着,此乃天意,我看一眼吧。好文章,中举。阴差阳错,所以要是这样做了官,你敢对皇家有什么不满吗?这就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顾炎武认为,这玩意儿比这焚书坑儒都害人,都可怕。

4 家天下的定时炸弹

燕叔叔造反

下边,说说靖难之役和明建北京。太祖皇帝把这些个儿孙分封做藩王。他就相信自己家人,太祖皇帝一共二十五个儿子,二十五个儿子里的长子朱标早逝。因为这个朱标被立为太子,他如果能继承大业倒是一代仁君,但是他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才驾崩,属于白发送黑发。

太子朱标一死,朱元璋剩下的这二十四个儿子里边,除了三个年幼的,剩下这二十一个就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手握重兵,其中最厉害的是宁王朱权。宁王朱权镇守东北,麾下八万六千精锐部队。然后就燕王朱棣也有三四万军队。所以这些亲王手握重兵,朱元璋认为,江山可保长治久安。那就说跟刘邦的想法一样?你就没想想,你的儿子不会反你,但是再往下可就反了。

所以,朱元璋带着他孙子,皇太孙朱允炆检阅藩王的部队,瞧你这些叔叔们,兵强马壮,万一哪儿造反,让你叔叔镇压。朱允炆小伙儿当时也二十多了,有点儿想法,他就反问了一句。我叔叔造反,谁镇压?一下把皇上问晕了,没考虑过这问题。那就靠天吃饭呗,哪能那么巧?所以老皇上一死,这个朱允炆一即位,即明惠帝。就下诏削藩,他这一下诏削藩,燕王朱棣就反了,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夺了江山,迁都北京。

北京不缺门

北京就是唐朝的幽州城,辽朝的南京城,金朝的中都城,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宣武、丰台,元大都的这个最南边的城墙,在今天的长安街上。北城墙在三环跟四环之间,有一个元大都遗址公园,那个地方。明北京城把元大都往南移五里,往南移了五里。所以它的这个北墙,大概是跟今天的二环路齐平。然后这个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呢开始修建外城,本来这个外城想把内城包一圈,后来没钱了,就修了南边的一部分。就变成了北京城这么一个凸字形状。北京城门是里九外七皇城四,内城是九个门,所以老北京一说就是咱这四九城怎么着怎么着。南边自西向东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东边是朝阳门和东直门,西边是阜成门和西直门,北边是安定门和德胜门,这是九个城门,这就今天的环线地铁。所以那环线地铁,地铁二号线,站名最多的就是门,什么门什么门什么门,当然像复兴门、建国门,这是民国以后把城墙给扒了,改建的。那就是为了方便公共交通弄出来的。整个这个老北京城就是今天的二环路。外七门就是南边仨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东边是广渠门,广渠门原来叫广宁门,为了避清宣宗道光皇帝的讳改成广渠门了。西边广安门,北边是西便门、东便门。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

皇城四个门,皇城,包括紫禁城、万岁山、太液池。太液池就是北中南三海,今天那个北海开放,中南海进不去。还有太庙和社稷坛,六部九卿的官署。这个皇城的正门,在明朝叫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它是那种歇山顶,五个门洞,中国级别最高的门。这个匾额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政府呢就想把这匾啊卸下来,翻到背面刻中华门。结果翻过来一看,背面刻的是大明门!原来清朝就这么干的。这块匾,见证了五百多年的沧桑啊。

北门叫地安门,出了地安门就是钟楼、鼓楼。一条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全长八公里,把北京城可以对折,建筑非常规整。现在那个鸟巢、水立方不也在这个中轴线上吗?所以这个中轴线就一直往北延,这个北京城,可以讲是奇迹啊,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拆得没模样了。就像你那个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左边一个人民大会堂,像希腊式。右边一个国家博物馆。中间一个纪念堂,仿林肯纪念堂。然后那个碑倒是中国式了,没弄一个华盛顿式的碑,还不错。大会堂边上一个水煮蛋。天安门往东走不了

几步,东方广场,大玻璃墙,水泥丛林。北京三千年历史,但找得着三千年历史的痕迹吗?只能是遗址。到欧洲你去看看,一切跟几百年前都一样。联合国什么人类文化遗产,中国城市入选,只有山西平遥,云南丽江。你可以说天坛是文化遗产,故宫是,长城是,颐和园是,你能说北京是吗?东方广场,文化遗产?有十年吗?台湾人到大陆来旅游,人家说得特别好。大陆的这些古迹,除了地名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都是后建的。德国人说是对西方城市简单拙劣的模仿。

5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整一个傻叉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屡出昏君啊。

比如说明武宗,就是正德皇帝。最爱干的事是调戏妇女和玩儿打仗,最爱干这两件事。他调戏妇女,是微服上街调戏妇女。后宫三千佳丽不够,还出去调戏妇女,被人逮着送县衙去了。你说君臣相见,不知道怎么脱的身。然后就是在宫里开店做买卖,神武门后边开店做买卖。手里掂着那块肉,三斤三两,你上秤不带差的。皇上整天干这个,掂肉,三斤三两。开买卖,让太监什么的来买他的东西。本来那太监俸禄就微薄吧,来买他的东西。然后他少不得贱买贵卖。就这点儿钱他都榨走,你什么玩意儿这叫。

然后喜欢的就是玩儿打仗,他给自个儿改名叫朱寿,封自个儿为镇国公威武大将军,什么大都督。后来有个大臣就跟他说,说你这个皇帝是君,都督是臣,不能混为一谈,你这太荒唐了。他说我有本事,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然后那大臣就将他,您给我们表演一个。在教场,一千多明军将士,刀出鞘,弓上弦。围着一个被俘的绑在马上的蒙古将士,然后皇上冲进去,一刀给他脑袋砍下来。这叫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百万军,自个儿的,上将绑着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将,反正绑上了。皇上就给咔嚓一刀,证明皇上玩儿过刀,没敲下他胳膊来。皇上带几万铁甲兵出关,出长城,跟蒙古人打仗。打多少蒙古人呢一百来人。他带几万人,冲啊,杀,把人家消灭,然后回去报功,自个儿又升一级。将军、大将军、都督同知、都督、提督军务总兵官往上升,就这么一个东西。十年,在位十年驾崩。昏庸无度,死而无后。

又两个傻叉

明朝的皇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一个赛着一个短命。尽是二三十岁,酒色过度就死了,尽这种玩意儿,没有一个活过朱元璋的,朱元璋活到七十多吧,没有一个能活过他,就明成祖大概六十岁。六十在明朝皇帝里算高寿了,你看乾隆爷活了89,将近90了。明武宗死了之后继位的世宗,这哥们儿是一个道士,整天在宫里炼丹,一年之中光炼丹用的这个燃料啊,就要二十多万两白银,也不知道他烧什么玩意儿,弄不好烧蜡。二十多万两白银炼丹。不上朝,从来不上朝,大臣几十年都见不着他。他在位四十多年,十五岁即位,四十五年。有时实在国家有大事,追问他,他不耐烦了,递出一张手谕,没人能看得懂。因为他那手谕上边,几句话他能给你写成几个字。废话,皇上写的是天书,你能看懂那还叫天书吗?最后皇上终于服用仙丹,然后就成仙了。水银中毒,成仙,汞中毒嘛。世宗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

世宗完了之后穆宗即位,穆宗还不错。可惜短命,七年就死了。七年之后他死了就是神宗即位,也就是万历皇帝。神宗可真神啊,真的是神。他就是干一件事,数钱,整天盘炕上啪啪啪数钱。这就是朱元璋给他的子孙弄的这些遗传基因,都是土财主。你看人家李后主、宋徽宗,在中国艺术史上都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明朝这帮皇上,你看他这玩意儿。神宗皇帝好像一辈子就出过紫禁城一回,上昌平十三陵看看自个儿坟地,一看不错,行,修得挺好,继续。就回来了,数钱。在他住的那宫殿后头挖一大坑,埋上三百万两银子。他肥胖,然后整天在炕上盘着,左腿萎缩了。所以每天晚上太监搀着他一拐一拐地,到坑边那儿看看,我那银子还在吗?还在,这能睡得着觉,不然睡不着觉。最后那点银子

全让太监给偷光了。

所以为什么十三陵考古先刨他的坟呢,定陵,先刨。他的坟里边好东西多。长陵怕有《永乐大典》不敢刨。别的皇上没他东西多,他一辈子攒钱,你想想,什么都往自个儿家拿。说这个地方发现煤了,派个镇守太监,把钱弄他们家来。那地方丝绸不错,派个镇守太监,都弄他们家。皇宫里边的银子,发黑变脆氧化,国库里边除了耗子屎什么都没有。所以那时候跟努尔哈赤,跟后金打仗啊。打仗说那个,咱没钱啊,国库里没钱,请皇上开内帑。不成。这打的是国仗,凭什么开内帑啊,凭什么让我掏钱?给国家打仗,凭什么让我掏钱?我不掏。没钱你加税,你让老百姓多交点税不就行啦,我才不掏这钱。后来大臣说,这江山都是您的。皇上说江山我没看见,银子我看见了。他几千万两藏起来,国库里什么都没有,然后就年年跟百姓加税。越加税老百姓不就越造反嘛,就这么一个东西。

全都是傻叉

他一死,他儿子光宗即位。光宗这哥们儿太光了,二十九天驾崩。登基之后第一道诏书就是选美女,选了八个美女,二十九天驾崩。光宗驾崩之后,儿子熹宗即位,杰出的木匠,别的皇帝上朝他下车间。据说皇上坐的椅子,睡的床全是自个儿做的。他的手艺高到什么程度,他自己做一屏风。告诉太监,拿到前门外边给我卖了,一万两银子,不许还价。你当然不能说是皇上做的了,一万两银子,不许还价。一个小时,这太监就把一万两银票给拿回来了。就说他这个做工之精湛,值这价。

据说原来那个中华门后边有一个关帝庙,当然建房子时候都给拆了。那关帝庙里的关帝,就是明熹宗亲手做的,所以他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整天做木匠活。太监魏忠贤专权。明朝中后期以来宦官专权。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大宦官专权。这是朝政最腐败的体现。东汉、唐、明这三朝,宦官专权。这个魏忠贤就专捡皇上做活的时候跟他说事,哪闹灾了。你没看我这忙呢,我今天晚上没地睡呢,哪闹灾关我什么事,我这床头柜还没做好呢,你看着办吧。所以这魏忠贤独揽大权,魏忠贤一个字不认得,居然能跟孔子并列,配祀孔庙。全国各地到处给他建生祠,然后皇上一下圣旨,就是朕与厂臣如何如何。皇上是万岁,魏忠贤是九

千岁,跟杨秀清一样,九千岁。所以你可想而知,他这个朝政的腐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就爆发了农民起义。

6 闯王现身疑似非典型朱元璋

造反专业户

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张献忠是一个土匪。他屠四川,他说四川有七种人该杀。种地的该杀,经商的该杀,读书的该杀,当官的该杀,当兵的该杀,反正完了之后就是四川没有人不该杀,四川惹你了。等大清平定四川的时候,整个成都府还剩几十户。老虎在大街上走,就是那种华南虎,真的虎,不是拍的照片。

李自成原来当驿卒。皇上把这个驿站一裁撤,失业了,造反了。李自成提出一个口号叫均田免粮。这一下,老百姓都跟着他。均田我跟你干吗?分田地。免粮你还干吗?不交租,傻冒们都听。你想他均田,他又不收租,那他吃什么?他还得吃的比你好,你这不扯嘛这玩意儿,但是大家都信。包括一些落魄书生。兵势浩大,原来被官军打的剩十八名骑兵,后来又发展到百万之巨,逼近北京,沿途州县传旗而令,除了在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奋勇抵抗,以身殉职外,没到遇过大的麻烦,就打到了北京。

回天已乏力

当时在位的是崇祯,自缢于万岁山,明朝灭亡。思宗皇帝十七岁承继大统。从他那木匠哥的手里接过来一个烂摊子。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好不容易明朝出了个好皇帝,想整治朝纲,安定天下,结果就是祖宗作恶,报应在他身上,来不及了。在他爷爷万历的时候就应该完蛋,结果这么多年报应在他身上。他十七岁即位,在位十七年,又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明朝的皇子们不学无术,不像清朝。十七年不观歌舞,不宠嫔妃。他只有一个皇后、三个贵妃吧,不宠嫔妃。然后每天都是夜里一两点钟睡,早晨四五点起,坚持了十七年。

结果天下是越来越乱,那怎么办?就是你越想办法,到处扑火,这火着的就越旺。他为人太急。你半年给我平定闯贼。能吗?能。到半年,眼瞅着要平定了,半年平不了,八个月准能平定的时候,皇上肯定把你杀掉,因为你骗我,你说半年平定没平定。皇上,再容俩月。不容,你欺君之罪。他在位十七年,内阁首辅换了五十一个,平均一年仨嘛。到最后闯军攻进北京,三百年江山社稷化作尘泥。皇后上吊了,贵妃上吊了。俩皇子放跑了,让他们将来中兴大明。然后给公主咔嚓一刀,没砍死,掉一条胳膊,就是独臂神尼,吕四娘的师傅。然后皇上带着一个太监就逃到这个万岁山,自缢殉国。拿头发盖住自个儿的脸,无颜见祖宗嘛。咬破中指,在这个衣服衬里,“朕非亡国之君,

给李自成写封血书。 诸臣皆亡国之臣。”所以你不要用这帮大臣,这帮人太坏。“朕死后,任贼分裂朕尸,不要伤害百姓。”你可以杀我,勿伤百姓。

后来那棵树死了,因为清朝入关之后,就给那棵树套上铁链子,罪槐,你把皇上吊死,所以套上铁链子,枯死了。现在这棵不知是啥时候种的,那么细。民国十九年立了一个碑,上书“明思宗殉国处,故宫博物院敬立”。1944年,甲申三百年,又立了一个碑。这俩碑不知啥时候拔了。1944年立的那个碑呢,保存完好,明思宗殉国的那个碑断成了三截儿。2004年终于拨乱反正,甲申三百六十年,又重新都立在那了,明显能看出来,明思宗殉国处那碑是中间拿白水泥给粘上的。

7 建州女真只玩真的不忽悠

建州部发迹

明朝灭亡之后,继而建立起来的就是清朝。

第一,明朝初期,东北女真建州部归奴尔干都司管辖。明朝的时候,女真人分成了三部。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野人女真是最落后,建州女真呢文明程度最高,他们居住在辽宁,跟朝鲜和明朝交界,就是挨着大中华、小中华,文明程度最高。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精通汉语,熟读《三国演义》,汉文化水平很高。他们家世袭建州卫都指挥使,配龙虎将军印。这是明朝给他们封的官,行羁縻之策。努尔哈赤少年孤苦,因为他后妈不待见他,把他轰出去了。后来呢明朝打仗的时候,又把他父亲和他

的祖父给误杀了。所以到二十五岁的时候用先祖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慢慢统一了女真各部。

第二,创立八旗制度。兵民合一,这就像前面提起过的猛安谋克制,基本上是一样。一个谋克,是一百户。十个谋克是一猛安,就是说一猛安是一千户。所以猛安相当于千夫长,从四品。谋克呢相当于百夫长,从五品。他这个八旗制度呢是三百人一个牛录,设佐领一人。然后五牛录就是一千五百人,一个甲喇。每个甲喇设参领一人。五甲喇七千五百人,为一个固山。每固山设都统一人。每个固山用一面旗来表示,红黄蓝白四个旗。后来在这个旗上圈边,红旗镶黄边,其他旗镶红边,形成了镶四旗和正四旗。

在这个清朝的时候,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叫下五旗,镶蓝旗的地位是最低,镶黄旗的地位是最高。所以像故宫里边的侍卫,一定都是上三旗子弟。后来他征服了蒙古,蒙古也被编入八旗,再后来征服了很多汉人。入关以前的汉人,也被编进了八旗。所以它实际上是三八二十四旗。清朝旗人不一定是满族人,旗汉非婚,旗人跟汉人不能结婚。但是皇帝可以娶汉旗,乾隆的母亲就是汉旗嘛。所以清朝皇帝,到后来也有汉族血统。但是,汉旗是不可能做上皇后了,皇后必须是满洲人或者蒙古人才可以。这样的话,八旗一共才多少六万人。你最后三个八旗,算上汉军旗也就是不到二十万人的样子。

第三,这个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立了金国。因为历史上已经有一个金国了,所以这个金被称为后金,但是他自己建的时候就叫大金。然后为反抗民族压迫,攻打明朝,太祖皇帝率兵两万,以七大恨誓师伐明,连下辽东70余城,所以一下他这个国力就越来越强大。原来在辽河西边,现在占领了整个辽河,席卷整个辽东,基本上山海关以外的土地全部被占领了,然后迁都沈阳。

李自成闯京。

努尔哈赤一死,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到皇太极的时候啊,就已经有了入主中原的意思了。以金为国号容易引起中原汉族人的反感,所以他改国号为清。按照五行学说,明朝是火德,清朝是水德,水灭火,所以改国号为清。清跟金在满语里边读音都一样。1644年,李自成占北京,吴三桂降清。吴三桂是明朝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他麾下四万关宁铁骑,都是明朝的正规军。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明朝灭亡就灭亡在没有攘外必先安内。如果皇帝要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话,立刻跟女真人讲和,割关外土地。然后,把那个关宁铁骑调进内地,镇压李自成。你想李自成那帮人拿着木棒、钉耙、粪叉子,都拿这个,如果跟精锐的关宁铁骑作战,肯定不行。关内平贼的部队全都是不入流的部队,精锐全都在东北跟满洲人打仗,结果还全军覆没了,一再失败。如果你把关宁铁骑调进来,打李自成,那李自成说不定就完蛋了。他门都是一帮饥民,没得吃,跟着李自成跑。闯王来了不纳粮。吴三桂一看,哎呀,皇帝殉国了,就准备投降。闯王封他为侯,他到北京来参拜这个李自成,行至唐山。探马来报,你们家被李自成给抄了。

李自成们一进北京,眼珠子都掉地下了。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抢吧。就跟后来洪秀全进南京那感觉一样。李自成成立一个机构,叫做比饷镇抚司,逼着明朝官员拿钱。比如你是明朝的宰相,你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你是明朝的部长,十万两,局长五万两。没有?一百斤大沙袋子往你身上压,看你有没有。让家里拿钱,掘地三尺也给我弄出来。一个月,李自成在北京弄了三千万两白银。明朝真有钱!皇帝最后让文武百官捐款,谁都不肯

捐。结果弄得个国破家亡,最后什么也没捞着,全都让李自成给弄走了。每一个李自成手下,腰里都是沉甸甸的黄白之物啊,准备回家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得,吴三桂反了。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听说家给抄了,说这是误会,我一去我们家产就要放还,然后接着往前跑。探马来报,你爸爸让李自成逮了。这是误会,我一去就会放回来。接着往前走。又报,陈圆圆让那个李自成给逮了,吴三桂终于发怒了!大丈夫不能保有妻子,有何面目活于天地之间!拨回马头回山海关,下令全军给崇祯皇帝戴孝。实际是给陈圆圆戴孝,皇上都死了那么多天了,你才想起来给他戴孝?所以吴伟业在那《圆圆曲》里说:“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要跟李自成决一死战。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了,率二十万兵马前来讨伐。吴三桂怕自个儿练不过李自成,他不知道李自成那部队是啥水平,我万一练不过怎么办?跟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请兵,说将来咱平贼之后,我朝之报北朝者,不只是土地啊,贼在京师一个多月,抢了那么多钱,多尔衮当然想要了。于是双方合兵一处攻打,二十万李自成的部队,跟四万关宁铁骑激战正酣。然后在这个时候,十万八旗杀出,一下就把李自成打得大败。李自成在武英殿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出北京城。一把火把紫禁城烧为平地。所以今天看到的紫禁城是清朝的,清朝重建的。明朝的紫禁城让李自成给烧了,当然有个别建筑可能还是,台阶可能还是。

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一直到清朝都中后期了,后妃填的

那《九九消寒诗图》,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朝代歌。它最后一

句就是“三桂领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说明吴三桂入关的功劳,清朝还是承认的。李自成的部队迅速就土崩瓦解,清军入关的时候,八旗加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顺王的部队,以及吴三桂,一共二十多万。兵分三路,以豫亲王多铎攻南京,英亲王阿济格攻西安,打李自成的老家。克勤郡王岳托攻打武汉,席卷江南,一下就把这南方全给占领了。李自成百万大军,不到一年就土崩瓦解了。他逃到湖北九宫山,被一个叫程九伯的农民拿锄头给刨死了。那哥们儿以为他是贼呢。

8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势如破生竹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又建立了五个小朝廷,史

称为南明。

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弘光政权,一年被清朝灭掉。然后鲁王朱以海在浙江建国,后来跟着郑成功去了台湾。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也是一年多就灭亡。然后唐王的弟弟朱聿鐭在广州建立绍武政权,不到一年也灭

亡了。

最长的是贵王朱由榔,在云贵建立了永历政权,坚持了十八年。后来三桂领兵南下,永历皇帝逃到缅甸,被缅甸王给送了回来,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于昆明十字坡。五个小朝廷就全都灭亡了。这样清朝就统一了中国。

这个南明的形势比南宋要好得多。南宋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抗击,跟金朝并立了一百多年。而南明那么快地灭亡,就是缺乏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基本上是清军一南下,这帮兵就全投降了。整个广东省就是明朝降将李成栋带着四千一百人就全给征服了,所以清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1

袁腾飞说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