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台湾来的,你不懂”

经常遇到有大陆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台湾的房子多少钱一平米?平均所得是多少?打车要多少钱?吃一顿饭多少钱……许多人想要知道台湾和大陆在生活条件上的差距。

其实,我不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两岸的发展起始点不同,条件也不同,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制度,把两个根本没有相同比较基准的社会拿来比较,就因为两岸都是中国人,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不过,有些比较是有意思的,不是为了比出高低,而是不同。北京是个农村城市这大概是我最骄傲的观察所得了!

然而,我很少对大陆人提及这个结论,大多是台湾朋友对于某些现象困惑时,我会提出以解惑,通常得到的响应是:喔,这样呀,那就不奇怪了!

《新京报》采访我对于北京生活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公开提出这个观点,当时我只知道该报主编的反应是:这人真敢讲!后来我的工作同仁把此篇访谈放到了网络上的博客,由于网站编辑将标题改为:《台湾女人:北京是个大农村》,点击量颇高,板砖当然也不少!至今,这些评论仍然在我的博客上。

然而,长期游走两岸,加上对自我的期许,我花了许多精力,去“体会”大陆这个社会,不过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的,无论是在大陆的台湾人、在台湾的台湾人乃至大陆人都无法理解,因为这三群人很少有人有我这样的经历。于是,在大陆,很多聚会乃至工作的场合里,有一句话就成为我的“紧箍咒”:“你台湾来的,你不懂”,或是“你在大陆待太久了,台湾你已经不熟悉了”。

这样的感慨,我曾将之写成博文《蝙蝠的成长》,以蝙蝠同时不被哺乳类与鸟类动物所接纳来书写心情。

蝙蝠的成长

返台三个星期,把笔也就搁下了。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太忙,忙工作、忙感悟、忙回忆与记忆。

三个星期以来,见到了很多人,也跟很多人谈话。忽然想起一种动物——蝙蝠。为什么想起这个动物,原因很简单,有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有次动物大会,各种动物要分组,分到蝙蝠大家就为难了,它是哺乳类,还是鸟类?说它是哺乳类却长着翅膀,说它是鸟类,它却不是卵生。于是可怜的蝙蝠,既不是鸟,也不是哺乳类,就这样孤零零的,同时不被两种动物所接受。

何来此感?人类总的来说属于群居动物,中国人尤其如此,总是要为自己找个群体,似乎这样才有安全感。本人虽说特立独行,但也还是渴求着一个心灵的归属感。然而跟许多台湾朋友见面聊天时,他们总会对着我说,你们大陆如何如何,忽然发觉自己被归类成为大陆那一边;回到大陆,许多人又会对着我说,你们台湾如何如何。这就是蝙蝠的为难。

返台初期,刚好遇到大陆安利团在台湾掀起轩然大波,看到台湾媒体对于安利团的报道心中五味杂陈,自己站在大陆的立场,难受;站在台湾的立场,受伤。难受的是,同胞手足怎么如此简单粗暴地显摆自己的财富?受伤的是,曾几何时台湾的经济败落至此?难受、受伤感兼而有之,无法排解,只好躲着新闻不看,做了一把鸵鸟(有趣,鸵鸟虽是鸟类,却不会飞,而是陆地上跑得非常快的动物之一,奇了,又是一种两面都不是的动物)。

昨天一位朋友在MSN上问我,喜欢我文章中的真诚,却也明显感觉我的焦虑。我无语,看来我的文章是够真诚的,连这点小心思也毕览无遗,好在我不想掩饰我的焦虑。说到此想起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话说有天跟几位大陆朋友聊天,谈起台湾政治,每个人都侃侃而谈,听到有问题处。我不免张口纠正了几句,没想到对方想也不想地就说,你不懂,才不是这样……后来又谈起大陆,我也忍不住说了几句感想,没想到对方又说,你是台湾人,不懂大陆。有种啼笑皆非的凄凉,原来台湾大陆我都不懂。

回到文章主题,蝙蝠到底成长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两边都不是也两边都是,所以蝙蝠最厉害的是,懂得两边对于彼此不懂的部分,也因此在两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为何?因为蝙蝠可以看到哺乳类动物生产过程的痛苦,也知道飞在天空中的感觉。如果蝙蝠在哺乳类动物里谈天空、在鸟类间谈胎生,肯定就是一个怪胎,为两边所不能容。可是吊诡的就在此处,或许两个群体之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这个对于彼此不理解的部分。

最近在进行一个企划案,规模很大,因此受到的质疑与委屈也就很大。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最大痛苦在于,自己会被那些自以为看到一切的人所怀疑,无论怎样的循循善诱,终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天一位大姐苦口婆心地跟我说了一个故事(她说是洪晃的论点),员工分两种:牛跟宠物。牛型员工,拼死拼活,临死献了牛肉、牛骨、牛皮还有牛血,但主人家不会把一头牛天天抱在怀里;反倒是宠物狗、宠物猫,天天只需讨好主人、摇头摆尾,就可以陪着主人吃香喝辣。

听罢此言,说真的,什么蝙蝠、牛,我只想做只优雅的宠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