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责任,拓宽你的可控领域

有一些你能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事物,我称为可控领域。还有一些你虽然感兴趣但无法影响的事物。想象一下,一个陌生人砸坏了你的车,这件事虽然和你有关,也就是说在你的个人范畴之内,但并不属于你的可控领域。

阅读 ‧ 电子书库

对于发生在你个人范畴之内的事情,你需要对你的判断和反应负责。

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可控领域。有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可控领域是可以拓宽的。孩提时代,我们的可控领域很小,20岁时明显大了很多。到今天,它还在继续扩展。你可以通过拓展可控领域来积累你的财富。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我们总是认为,问题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以它不可控,那么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如果总是谴责客观因素和他人,我们就相当于自动放弃了拥有控制权的机会。抱怨和指责的行为只会体现出我们的软弱。

之后,我们对事物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也逐渐消失殆尽。如果真的想改善我们的处境,就开始着手吧。解决方法要从内在去找,而非外在。我们可以主动对所有发生在个人范畴之内的事情承担责任,同时继续拓宽可控领域。既然以前已经拓宽过可控领域,我们在未来也能做到。

16岁时,我下定决心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并在那里生活。到达加州之后,我发现一切都与想象的不一样。我坐在旅店的床上,感到十分绝望。我也完全不懂美式英语,实际上我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当于零。我怎么在那儿上学和挣钱呢?遭遇这样的困难,我大哭了一场,沮丧极了。但是慢慢地,绝望感消失了,并且被顽强和自豪取代。我去加州,就是为了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我知道,我的目标不那么容易达成。

对于拓宽可控领域,这里有4种方法。

1.从舒适的环境中脱离出来

我们应该离开舒适的环境,也就是使我们感到安全和惬意的环境。当我坐在加州的床上时,我已经远离了我的舒适环境。开始在那个陌生城市摸索时,我的可控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很快,我便可以在任意一个区域都感到舒服。然后就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离开最初的舒适环境之后,我也能感到舒服。

如果你经常旅行,那么你肯定也经历过相同的感觉。每次旅行都会将你带离你熟悉的环境。最终你会喜欢上旅行带给你的感觉:新鲜且特别。这样你也就学会了如何在舒适环境之外感受到惬意。

如果我们习惯于在每一次战胜挑战之后都马上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那我们的可控领域便会快速地得以拓展。我也相信,这种态度最接近人类的天性和使命。踏入一个新环境,竭尽全力获得成功之后,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虽然对于一艘船来说,在港口更有安全感,但船仅用于停在港口,那我们也不会再造船了。我们虽然需要安全感,但同样也需要冒险和改变。在敢于尝试新事物,迎接新挑战的时刻中,我们会成长起来。拥有最广可控领域的人,几乎一直都处在舒适环境之外。如果没有一场接一场的危机,他们会觉得索然无味。就像运动员必须通过运动来保持活力,我们也需要新的挑战。

2.问题

问题的存在同样为我们拓宽可控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虽然处在我们的个人范畴之内,却处于我们的可控领域之外。

同时,每一个问题也都为我们带来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只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可能事情不会有多少好转。不过我们也可以另提一个问题:“我如何创造一种情况,使这个问题不再出现呢?”这种新的情况指:不断拓宽我们的可控领域。

阅读 ‧ 电子书库

举个例子:你聚会归来,发现家里被入室盗窃,门被撬开,大量财物丢失。如果你只想解决问题,直接给锁匠和保险顾问打电话就好了。但如果你想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就需要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安装一个警报器,买一条看家的狗。如此一来,你就创造了一个防盗环境,你也拓宽了你的可控领域。就算你不在家,你的房子现在也有了监控。

逃避问题不会使人生活富裕。想要拥有更多金钱的人,就应该为自己列一个长长的问题清单。

3.正确的提问方式

我们说过,提问质量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一直都处于一个自我对话的场景中。我们的大脑不断地抛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

如果提问方式是“我能做到吗”,我们就可能不会去做这件事。仅仅因为提问方式就会导致出现至少一个疑虑。更好的提问方式是:“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呢?”这种提问方式就排除了失败的可能性。你会成功的,问题只是如何成功。“如何”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是在你的可控范围之外的。

我们首先要问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怎么做”寻找的是解决方案,“为什么”寻找的是托词。寻找并最终找到托词的人,就没有必要再拓宽他的可控领域了,因为他是不负责的,同时他也就放弃了自己的权力。提问“怎么做”的人,他的答案很快便会将他引出现有的可控领域。因为“怎么做”是包含“为什么”这一层含义的,而反过来,“为什么”却不包含“怎么做”,也不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设想一下,如果在加州的时候我只关注我不会的和我不知道的东西,我肯定会找到很多理由赶快回家。这世上有许多一个16岁男孩在陌生国度无法做到的事情。然而,只关注我无法做到的东西并不会给我带来金钱和好处。相反,我必须更多地关注我会的东西。

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我会做什么?我知道什么?我有哪些机会?”比如我会德语,所以我去教了德语课。然而我的英语实在是太差了,以至于如果我必须用英语进行解释时,都没法连续上5分钟的课。于是我就用德语上课。这样上课,虽然刚开始进度十分缓慢,但我的学生进步神速。今天我才知道,实际上这就是学习外语的最好方式。

如果提的问题是“谁来负责任”,那我们就是在寻找借口。当我们说“你负有责任”时,将事情引向积极方向的机会就消失了。而且,这个关于责任的问题还会将我们一直引向过去。正确的提问应该是:“在当时谁应该对此负责?”但你现在不能拓宽你当时的可控领域,所以需要将精力运用在当下。我们提出的问题也应该以当下为中心: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

正确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你拓宽可控领域,让我举最后一个例子。大多数人都会混淆提出“怎么做”和“是否”这两个问题的时机。众所周知,果断决策很重要。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很难做到。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打算好他们应该“怎么做”了。“怎么做”是一个好的提问方式,但不适用于需要果断决策的场合。

现在再回到我去加州的例子上来。想象一下,如果我当时问自己“如果我下定决心前往加州,我怎么在那边战胜所有的困难呢”,会发生什么?你相信我会决定去吗?

当你做决定时,你应该问“是否”。这个问题的背后还藏着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哪些原因促使你做这件事情?“怎么做”在这个时刻并不重要,它会在之后顺其自然地出现。

做完决定之后,你就不用再关注“是否”这个问题了。你大可不必在遇到第一个困难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决定正确吗?我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些别的方法?如果这个时候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困难,你便会重新提出“是否”的问题。我们都认识一些做决定时患得患失,之后又很快反悔的人。正确的决策顺序应该是:

(1)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决定“是否”要做。

(2)我应该“怎么做”?出现下一个困难的话,你如何解决?一直牢记不放弃的理由。

我们在内心对话场景中提出的问题,能决定我们的前进方向,使我们的可控领域缩小或扩大。

4.扩大你的个人范畴

你的个人范畴包括所有影响你的事物、对你而言重要的和你感兴趣的事物。如果某样事物对于你很重要,那你肯定想对其施加影响。你会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如何拓宽你的可控领域,因为你想在个人范畴之内尽可能多地按照你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控制。

假设维利·文齐希和理查德·瑞吉西在一个跨国公司的同一个部门工作。如果说维利·文齐希只对自己所在的部门感兴趣,那他的可控领域就不会很大。而理查德·瑞吉西却在考虑公司的发展方向、客户关系和市场策略。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他也和其他各个部门保持关系。他不满足于现状,因为他想和公司总部也建立联系。他知道竞争有多激烈。于是,瑞吉西先生自然而然地拓宽了自己的可控领域。

研究者发现,一个企业的客户圈子与企业的可控范畴是成比例地增长的。另外一些企业却将精力放在非顾客身上,他们研究的是:为什么这些人不买我们的东西,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让这些人也来购买我们的商品。后者的范畴较前者而言大很多,其客户圈子也相应地快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