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9章 头脑风暴
麦肯锡的头脑风暴
当分析得到认可时,麦肯锡的团队就会聚集到一起,进行初步研究,然后开展实际工作。头脑风暴是战略咨询的必要工具。这才是客户真正花钱想买的东西。我们得承认许多大型现代公司都有智慧、博学的经理,他们善于处理日常问题。麦肯锡有一种新观念,倾听局外人的观点并不背离公司的做事方法。这就是当问题不能够在客户公司内部解决时,客户所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探讨往往从桌子、椅子、便签本、铅笔、记号笔和一块干净的“白板”开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第一回合的头脑风暴开始之前,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会做“家庭作业”。每个人都会阅读PD网和图书馆搜索的那些结果。顾问们把初步研究基础上的“数据文件”整理好。合伙人、项目经理还有团队里更多的高级顾问集思广益,设计出团队要进行破坏性检验的初始假设。
头脑风暴需要时间。一般来说,麦肯锡的项目组会花上两个小时或者更多时间,来进行一轮头脑风暴。有的项目组领导喜欢在周末开会,尽管其他人不喜欢。会议经常会持续到深夜,我们有外送的比萨、中国菜或寿司(我个人的最爱)补充能量。我甚至记得为了周末会议,有些团队带上一两包六罐装的啤酒(大概是为了激发灵感)。麦肯锡的美国办公室都有一本当地外卖的“菜单”,这些菜单可有用了。
成功的头脑风暴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一块干净的场记板。只是盯着数字的老旧的开会方式没有任何意义。你必须在会议室门口把预先形成的印象或偏见全部驱除掉。这样,你才能熟练地运用事实。
我喜欢把头脑风暴想象成玩古老的鲁毕克魔方。每一个事实都是小方块的一面,多方位地转动方块,你就会找到答案,或至少找到部分答案。
我喜欢用的另外一个比喻是洗牌。每个事实是一张牌,当你第一次打开这副牌的时候,它们是按顺序排列的。多没劲!洗牌,然后把它们扔到空中看它们如何落地。现在,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模式:同花顺、三张炮(三张一样的牌)、对子(两张一样的牌)。在讨论事实或者想法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将仔细研究麦肯锡头脑风暴的不同侧面,学习使你的头脑风暴有更多收获的技巧。
适当的事前准备
尽管头脑风暴有一些空谈、吹牛的意思。但事实上,有效的头脑风暴需要事先做很多脚踏实地的工作。
头脑风暴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你不能在真空中完成它。参加会议前,你要对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不要指望一踏进会议室就有人为你的才华横溢喝彩。如同在麦肯锡的每件事一样,准备头脑风暴也是有方法的。不论你是团队领导,还是仅仅是一个参与者。
假如你按照第二部分的大纲,有序完成了研究,那么准备工作就已经做完一半了。现在,你要保证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了解你知道的事。把你的研究放在麦肯锡人所谓的“基础数据文件”里,为你发现的关键点和关键数据做个整齐的摘要。这份摘要给你的团队成员传阅与分享。假如你是团队领导者,一定要确保所有成员都把他们的研究放进了这个“基础数据文件”。做基础数据文件是很容易的,它不需要有详细的结构,只要考虑一下有哪些重要问题和怎样进行表述就可以了。一旦团队里的每个人都阅读了基础数据文件,在生成观点的过程中,你们就有了共同的事实基础。
你看过了团队总结的基础数据文件,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麦肯锡人在这个问题上分为两派。第一派认为:“自己熟悉问题和数据的梗概,不要在讨论开始之前形成观点。”对立的一派认为:“要从假设开始,否则,你将浪费很多时间在四处寻找观点上。”对于两派的观点我保持中立——它们都是正确的。假如你能够想出一个假设,这很好;假如你是团队领导者,或许你更应该先有个假设,不要冲进会议室说:“这是答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认为事情或许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团队,让我们一起推敲这种假设吧。”
你也可以自己提前进行一番头脑风暴。不是提出一个初始假设,而是集思广益形成一个项目解决方案框架下的初始假设集。然后就可以迅速淘汰那些不切实际的假设,给团队更多时间在更合理的假设上。该方法能让你的头脑风暴更切合实际。
无论你如何进行,要保证,至少你是知道事实的。记住童子军的座右铭:“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