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16章 主管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学习目标
阅读本章后,你将能够:
1.定义工会。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2.论述《瓦格纳法》和《塔夫脱-哈特利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
3.阐述组织工会的过程。
4.阐述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构成要素。
5.明确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过程的步骤。
6.阐释各种工会安全安排。
7.阐释意见解决程序在劳资双方集体谈判中扮演的角色。
8.识别不同的僵局处理技巧。
管理困境
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过程的本质就是使谈判一方有机会形成可能主导谈判的权利基础。例如,当劳工短缺或存货不足时,工会组织的罢工可能给公司带来严重影响;但如果情况相反,企业则会占据优势,轻易地击败工会,实现自己的谈判目标。实际上,两部主要的劳动关系法案就是想通过要求双方进行开诚布公的谈判来实现双方公平竞争的目标。当然,如果理由正当,法律也允许他们选择僵持、对峙。
数十年来,类似情景反复上演。事实证明,合同终止期对于劳资双方都非常重要。例如,在煤矿行业,合同在进入冬季之时到期对工会来说非常有利。因为冬季人们需要供暖,而供电压力大,因此对煤的需求量非常大。除非煤矿公司储存了足够多的煤,否则很难应付工人长达一个冬天的罢工。虽然这种博弈对双方来讲都很严肃,但是,劳资双方集体谈判所表现出来的却只不过是某种谈判策略。而且,此类谈判策略的核心就是要表明双方在谈判问题上是多么的严肃、认真。虽然1938年最高法院在“美国劳动关系局与麦凯无线电设备公司(MacKay Radio)”案件的裁决中赋予了雇主雇用代职工人以替代那些参与经济性罢工工人的权力,但在实践中雇主却很少使用这项权力。事实上,公司为了平息罢工并召回自己的熟练工,雇主的做法经常是让那些代职工人卷铺盖回家。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此种情形有了转变。时任总统的里根解雇了当时正在罢工的空管人员,并雇用了他们的代职人员。从此,商界开始意识到,他们真正拥有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武器。随着一些组织成功地粉碎了工会的意图,这些组织(卡特彼勒、美国橄榄球联盟和约翰迪尔)意识到,使用代职工人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拥有工会会员资格的员工要么乖乖地回公司工作,要么失去自己的工作,如此而已。
毫无疑问,在任何一场罢工中,公司都拥有开门营业以及生产产品的权利。这通常意味着,要么让主管代替罢工工人工作,要么使用代职工人。但允许使用代职工人的法律是否已经破坏了劳动法的本意呢?这是否给企业创造了一种不公平竞争的优势,并借此来无情地战胜工会呢?是否应该通过罢工人员替代法案(不允许雇用代职员工)呢?当工人们在联邦法律的保护下参与罢工时,他们的工作是否应该受到保护呢?
本章我们将讨论存在工会时,影响主管的独特管理要素。我们将学习工会的含义、制定规范工会程序的法律、员工加入工会的理由以及在劳资过程中主管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16.1 什么是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labor relation)这个词用来表示公司内处理与工会及其会员之间关系的全部活动。[1]在这个定义中,关键词是“工会”。
工会(union)是一种工人组织,它通过集体行动,寻求保护工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我们研究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相关的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那些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工会,员工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因为这些内容更为重要。虽然只有12%的私有企业实现了工会化,但是这些组织起来的员工的成败却从两方面极大地影响着绝大多数部门的员工。首先,美国的主要行业,例如汽车、钢铁、电气以及各类交通运输,都已工会化。工会对这些重要的经济部门有着重大的影响(见图16-1)。其次,工会的成功通常会影响其他没有工会化的经济部门。所以,新泽西林登市尚未成立工会的一家木材场的工人的薪水、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可能会受到美国汽车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与通用汽车公司在北美的一家装配厂的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影响。
2010年,根据美国劳动统计局公布的结果,工会成员率(也就是说所有有偿工人加入工会的比率)为11.9%,相对2009年的12.3%有所下降。实际人数为1470万人,减少了61.2万人。在1983年,即最早开始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记载的年份,这一比率为20.1%,当时加入工会的员工有1770万之多。
根据2010年的工会成员率的统计结果,公共部门的这一数据(36.2%)要远高于私营部门的这一数据(6.9%)。从事教育、培训及图书馆这些行业的工人的工会成员率是最高的,为37.1%。工会成员中,黑人要比白种人、黄种人、西班牙裔人多。而在所有州里,纽约州的工会成员率是最高的(24.2%),而北卡州则最低(3.2%)。
对很多主管来说,他们在工会化组织中的主要活动是遵循、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一些程序和政策。这个劳动合同经由劳资双方同意,并共同起草。其中规定了员工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和其他经谈判协商一致的条款。如何筛选员工、如何付薪、员工福利如何、加班程序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决定权已不再是管理层单方面的特权,这些问题已经纳入了工会的权限范围。这些问题的结论一般在签署劳动合同的时候就已经做出。
由于个人经验、背景等的不同,劳动关系和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过程这两个概念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含义。理解这个领域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去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加入工会,以及那些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这些法律是劳动关系形成的基础。
员工为什么加入工会
就像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一样,人们加入工会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加入工会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因个人的不同而不同外,也会因工会合同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更高的工资和福利 人多力量大,数目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因此,相对于个人,工会有时能够谋取到更高的工资和福利。[2]一两位员工因为对工资有异议而脱岗,不可能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上百位员工的罢工却可以使一家公司陷入混乱,甚至停业。另外,工会雇请的专业谈判人员的谈判技能要比任何一个单枪匹马的员工都高。
工作安全感更强 工会能让会员产生一种感觉,即加入工会可使自己免遭主管随意雇用、独断晋升、专断解雇等行径的“荼毒”。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合同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的成员,这样就使得员工受到的待遇更为公平、一致。例如,经过漫长的罢工,卡车司机工会和巨人食品公司(Giant Food)就达成一项协议,不管外界因素对公司产生何种影响,公司都将保障该工会成员终身的工作安全。
影响工作规则 哪里有工会,哪里的工人就能够参与决策,决定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工会意味着员工拥有了一种渠道,通过这种渠道,员工可以对他们认为不公平的情形进行抗议。所以工会不仅代表工人权益,同时也在建立上述渠道的运行规则。意见解决程序和第三方仲裁权是这方面的代表。上述程序和规定正是工会努力定义、规范的结果。
强制成为工会会员 很多劳动合同有工会安全条款。工作安全条款影响收入的数量和保障,最符合工会的利益,对工会非常重要,因此工会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内容。这类条款的内容跨度很大,有些强制要求员工入会,有些则赋予员工加入工会的自由。工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工会制企业、工会代表制企业、自由雇用制企业……除这些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归类在工会安全领域的内容,这些内容我们都将在本章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见图16-2)。
法律所允许的最强有力的一种工会安全安排形式就是工会制企业(union shop)(这在实行工作权制的州是不合法的[3])。这种工会安全安排形式允许雇主自由雇用他们所看中的人,但这个应聘者必须加入工会。也就是说,所有被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合同覆盖的新员工,在经过特定的试用期后(一般是30~60天)必须进行一个选择:要么加入工会,要么不要这份新工作。
如果有协议要求非工会会员须向工会缴纳与工会会费同等数目的费用,并以此作为被继续雇用的一个条件,则被称作工会代表制企业(agency shop)。一方面,工会希望减少“搭便车”行为;另一方面,公司希望员工有权选择是否加入工会,这种工会安全安排便是两者折中的结果。在工会代表制企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员工不愿加入工会,他们都必须交纳会费。由于员工将受惠于工会争取来的利益,因此,他们必须为他们所获得的利益付费。然而,1988年高级法院的一个裁决支持了工会成员的要求,该裁决认为,尽管会员必须交纳会费,但这些会费必须专门并且只能用于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而不能用于政治游说。
从工会角度来看,最不受欢迎的工会安全安排形式就是自由雇用制企业(open shop)。在这种企业中,是否加入工会完全出于自愿。那些不愿加入的员工也不必交纳会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对于那些加入工会的员工,在劳动合同中一般都会有一项强制性的维持会员资格条款。维持会员资格协议(maintenance of membership)规定,员工一旦加入工会,他们必须保持会员资格直至现存的合同期满。合同期满后,大多数协议会有一个退出条款,即在一个很短的间隔期内(一般10天到两个星期),员工可以选择取消自己的会员资格且不受处罚。
在工会安全保障形式中,通常都有一个从工资中扣缴会费(dues checkoff)的条款,雇主从员工工资支票中直接扣留工会会费。和其他扣缴相似,雇主收集会费后将其交予工会。关于为什么雇主会提供这项服务有很多原因,而工会允许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收缴会费要花费时间,从工资中扣缴会费使得工会人员不必通过四处走动收缴会费,从而减少了员工的“停摆时间”;而且,会费是工会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了解工会拥有多少财产,可以让公司判断工会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来坚持罢工。假定这些都是事实,那么工会为什么会同意这样做呢?很简单,答案就是收入有保障!通过让公司从会员的工资中扣除会费,工会可以保证收到这笔钱。这样就排除了会员借口说没有钱或者下周再付的可能。
对管理层失望 员工加入工会的原因之一来自于管理层,特别是一线主管。如果员工对他们主管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满意,或者对于同事所受的处罚不满意,他们就可能到工会去寻求帮助。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员工投票给工会时,相对于支持工会,更多是表示他对直接上司的不满。[4]
[1]本章资料来源于D.A.DeCenzo and S.P.Robbi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8th ed.(Hoboken, NJ:John Wiley&Sons,2005),Chapter 16.
[2]见AFL-CIO,“How and Why People Join Unions.”可在这个网页找到相关资料:www.aflcio.org/aboutunions/joinunions(2005).
[3]到目前为止,共有22个州施行工作权制,它们是:Alabama, Arizona, Arkansas, Florida, Georgia, Idaho, Iowa, Kansas, Louisiana, Mississippi, Nebraska, Nevada, North Carolina, North Dakota, Oklahoma, South Carolina, South Dakota, Tennessee, Texas, Utah, Virginia,和Wyoming。参考National Right to Work Legal Defense Foundation, Inc.,Right to Work States(2005)。可在如下网页找到相关资料:www.nrtw.org。
[4]See, for instance, M. Romano,“Hospital Accused of Iron-Fist Tactics,”Modern Hospital(January 8,2001),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