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第2节 影调的量化
说了半天影调,我们知道了高调照片会亮,低调照片是看起来比较暗的,中间调则是不亮不暗。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影调的标准?高调低调中间调就靠眼睛看?怎么量化呢?
上面图片中橙色的框中就是曝光补偿标尺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其实在我相机中有一个非常标准的量化体系——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意思就是,相机给你的曝光就是中间调的,你拍的东西亮呢,就往亮了补偿补偿。你拍的东西暗呢,就往暗了补偿补偿。中间调就不补偿。
曝光补偿标尺可能出现在液晶屏上,也可能出现在取景器里,单反相机的肩屏上也有,少部分相机有单独的曝光补偿转盘。曝光补偿的单位是EV,当光标处于标尺的0刻度时,就是0EV,也就是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出的你选择的测光区域的中间调,光标越向正方向移动,影调越高,越亮;光标越向负方向移动,影调越低,越暗。
在曝光补偿标尺上,我们可以看到刻度。18%灰时为0EV,那么+1EV和0EV差距是多少呢?+1EV就是0EV亮度的2倍。+2EV是+1EV的2倍。也就是说,每1EV的差距就是亮度2倍的关系。
所以请记住,相机中信息窗或者取影框里的这个曝光补偿标尺显示的就是你照片的影调。
我们可以简单地记作:中间调=18%灰=0EV。当照片亮度提升到18%灰的2倍的时候,就是+1EV,如果是减暗到18%灰的亮度的1/2时,就是-1EV。每一个EV的亮度差就是2倍的关系。
这里顺便说一说测光系统,相机的测光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智能测光,每个厂商叫的名称不同,但是一般都是默认项。
第二种叫做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第三种叫做点测光。
首先,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使用相机最智能的测光模式,比如佳能的评价测光、尼康的矩阵测光、索尼的多重测光等,因为使用这种测光不用太调节曝光补偿。接下来咱们一个一个说。
相机的测光分为好多种,相机最智能的往往是采用分割区域测光模式,各个品牌的相机叫法不同,比如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等。听起来很有噱头。当年我买自己第一台单反相机的时候,就是被f/5下放到D70的3D彩色矩阵测光唬住了。
这种测光一般都是将画面分割成很多个区域,然后判断各个区域的曝光以及在画面中的重要性。最后加权得出一个相机认为正常的曝光。这种测光已经越来越可靠了,所以早在10年前我就习惯使用这种测光方式,我相信10年后的今天,这种测光方式同样适用于新手。
中心重点平均测光
就是重点考虑中心主体的曝光,然后加权其他背景的曝光。这曾经是很多人最常用的测光方式。但是后来的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等更智能的方式出来之后,用的人逐渐少了。
所以新手们,我觉得这个测光方式学不学都可以。
点测光
点测光听着就高大上,没错,这曾经可是相机的高级功能。不过现在一般相机都有这个功能了,不像早些年很多入门级数码单反都没有点测光。点测光说白了就是对画面中的一点测光。
这个点一般很小的,画面中1%~3%的面积,越高级的相机测光面积越小。你在复杂光线环境的时候拍一个姑娘,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姑娘脸是曝光正常的,所以对这姑娘的脸点测光,这个曝光参数就足够保证姑娘脸是好的。
听起来非常简单。
但是,有几点要注意:
1.为什么对姑娘脸测光没问题,那是因为黄种人的肤色接近18%灰,所以会正常。当曝光补偿显示0的时候,就是对18%灰正常曝光。要是你拍一个黑种人姑娘,点测光就……
2.对于某些场景,比如雪地,比如煤堆,想曝光正常,可以带一张灰卡(标准18灰),点测灰卡告诉相机,这就是灰色,相机就知道后面的雪地是白的,煤堆是黑的了。把灰卡摆在雪地或者煤堆上,记得灰卡的面积一定要超过画面的3%,要不然白测……
3.知道什么是点测对焦联动。点测对焦联动说白了就是对焦点在哪就对哪点测光。这个很好用啊!比如你拍一个姑娘,你在人家脸上对焦,点测光就测脸了。但是不是所有相机都有点测对焦联动的,有的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永远在中心,就要先测光锁定,再构图对焦。如此一来可能就会错过很好的一个表情。
好了,我基本上就把一般相机现在有的三种测光方式说完了。我最后给初学者的建议呢就是:好好习惯最智能的测光方式吧,经验和感觉很好找。因为是数码时代,所以回放看拍完的照片也容易发现自己曝光是否正确。可以多练习找感觉。
然后对于拍摄人多一些的初学者来说,点测光也是要好好学习的,不过不要沉迷于此,同时注意我最后说的三点。当你明白测光的原理之后,你应该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最为方便的测光方式。没有哪种测光更专业,专业的人只会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相信未来相机会提供更多针对不同场景的智能测光模式,总之相机为我们提供了智能的方式,尽量别浪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