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18
教他们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
我们一起哭泣,共同面对恐惧和悲伤。我多么希望带走你的忧愁。然而,不,我要和你一起坐下来,教你如何感受它。1
——布琳·布朗(Brené Brown)研究员、作家、励志演说家
几年前,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同事阿迪娜·格利克曼(Adina Glickman)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应对逆境,甚至包括考试得B。格利克曼是学术技能教练,负责监督学术支持项目,为学生讲授时间管理、克服考试焦虑和拖延症、做笔记及其他学习技巧。她发现很多学生一旦表现得不像童年时代习惯的那么完美,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让她深感担忧,为此咨询了哈佛大学的阿比盖尔·利普森(Abigail Lipson)。利普森当时刚刚在哈佛大学启动了“成功与失败项目”,并制作了名为“反思遭拒”的小册子。格利克曼和利普森都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剥夺了失败权”。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学生都十几二十岁了才第一次面对自己作为人类正常的不完美,那他们往往会缺乏“没事儿,翻身上马,再试一次,坚持下去”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早在童年时代就该养成。后来,格利克曼创办了斯坦福抗挫力项目,这一项目的在线图书馆有斯坦福社区的学生、一名最高法院的法官、一位备受学生欢迎的计算机科学教授,还有我提供的视频及文档,大家分享了各自经历的奋斗、失败、被拒,叙述自己是如何应对的,以及收获如何。2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把奋斗“正常化”,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并且证明,困难能让我们从中获益,帮我们开启新的可能性。早期研究证实,斯坦福抗挫力项目对本科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害怕失败、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这不仅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年轻学子的问题,当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这个问题都已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面,而且正在日趋严重。
忍受让他人失望的不完美
肯·罗宾逊(Ken Robinson)爵士(12)是国际知名的教育家,他在2006年的TED演讲中指出,我们正在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他的演讲在所有TED演讲中位列榜首,观看人数达2 800万。他在那次讲话中说:“美国现行的教育系统中,犯错误被视为最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准备犯错误,那你就永远拿不出任何原创性的东西。长大成人后,大多数孩子都失去了这种能力,他们害怕犯错。”3即使是想当军官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西点军校和军队里的人都认为,如今青年男女的抗挫力都不如过去,”西点军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的教授利昂·罗伯特(Leon Robert)上校告诉我,“你说话声音大一点儿,他们就眼泪汪汪的,好像以前从没有人纠正过他们的行为似的。你得能够忍受挫折才行,要振作起来,拍掉灰尘,然后继续前进。”
洛杉矶拜特·舒瓦戒毒中心的哈丽雅特·罗塞托表示,缺少抗挫力的情况在吸毒者中很普遍。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预测成功的最佳指标是抗挫力、勇气以及失败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感受过不悦,没有失败过,那你根本就不会懂得如何去处理那些情况。
缺乏抗挫力对职场上的年轻人也有影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就业指导专家菲尔·加德纳(Phil Gardner)告诉我:“雇主喜欢有职业道德和抗挫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来自中低收入家庭或蓝领家庭。”美丽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执行董事埃里克·斯克罗金斯表示同意:“我们看重勇气和毅力。我们不是从22岁的年轻人中随意选一些人,而是选择前15%成绩最好,且能表现出坚持不懈精神的人。”
我感觉斯坦福大学的现状大致是这样的:如果你对孩子奉行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取得好成绩的文化,加上身为父母的警惕性,帮他们抹平生活中的各种粗糙,包括玩耍、考试成绩以及人际关系等,而且无论他们完成的任务或事项是否有客观优点,你都不吝夸大其词地赞美他们“干得好”“完美”,那么,你实际上是帮孩子做好了在大学遭受精神崩溃的准备。因为在大学里,成绩得B、C、D甚至F的可能性都有,他们还可能与室友之间发生误解,遭到运动队、俱乐部、男生联谊会、女生联谊会的拒绝……而到那时你鞭长莫及,就没法再帮他们修复后果了。
还记得斯蒂芬·帕克赫斯特这位创作了《千禧一代》视频的天才电影制作者吗?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做泊车员是浪费时间,寻思着自己电影制作的惊世才华如何才能得到世人的关注时,想起了母亲常说的话:“你只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好事情自会发生。”小时候,这话让他感觉很好,而在真实世界中打拼时,这话让他感到愤怒:“她说的那是废话,那就是所谓的娇惯。”他知道母亲只是人云亦云而已,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鼓励父母那么说,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帕克赫斯特给当今父母的建议是,当然不妨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记得告诉他们,得非常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在这一点上,西点军校的罗伯特上校与他看法一致。“每个人都需要承担个人责任,接受自己工作的客观质量,”罗伯特说,“我们并不都是巨星,所以必须停止以这样的方式赞美人。”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威廉·德雷谢维奇也为这种明星心态叹惋:“你想抵达山顶?不存在山顶。无论你爬得多高,总有人在你之上……我现在就可以把你的结局告诉你,你会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处于中不溜的位置。”4
我们剥夺了孩子拼搏和学会坚持的机会,一心想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成为第一名,然后盛赞他们的优秀,这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结果可能反而害了他们。没错,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成功。成功是指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付出艰苦努力,无论最终成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在事情不如意时,拥有足够的抗挫力。但我们受不了看孩子受苦,那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有时我会开玩笑说,很多像我这样生活在斯坦福社区的父母一旦风闻大学重视诸如毅力和韧性之类的能力,就会想着去发起一个艰苦体验夏令营,而不是认真审视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我们有哪些做法剥夺了他们自然养成这些特质的机会。精英大学的录取好似一个圣杯,为了得到它,有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帮孩子写申请书。我们没办法像购买家教、辅导书、考试准备资料和大学申请指导那样,为他们购买韧性。韧性来自实际困难,无法刻意制造。
作为中产阶级的家长,我们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特殊待遇,抹平他们生活中的粗糙棱角,那我们要如何让他们贴近生活、茁壮成长,并且持之以恒?我们要实施怎样的培养方案,才能让他们在面对世界的“宰杀”时,不是像小牛一样掉头往家跑,而是迎头而上做一个勇士?如果他们得到的那么多,几乎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那他们怎么会追求卓越并渴望成功呢?詹姆斯·威尔科克斯(James Willcox)是渴望公立学校(Aspire Public Schools)的总裁,工作时,他教育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下班后,又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下抚养自己的3个女儿。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们得让孩子吃点儿苦头,必须让他们学会挣扎。说起来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但做起来很难。”
在理智的层面,我们可能理解放手、让他们犯错或失败的价值,但这真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指示,因为作为父母,我们太想积极地采取措施了。那么给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奋斗,帮助他们建立必需的抗挫力,以便成年后在世界上独立成才。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抗挫力,即韧性、毅力,指从逆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它能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智慧和建议有着丰富的来源,这些研究代表不同的学科领域,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工作、青年辅导、宗教和灵性、文学等。下面是几个例子。
我们在第15章谈到过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她首创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概念与实践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德韦克专注于解除“固化型思维模式”。“固化型思维模式”来自夸赞孩子聪明,结果会导致孩子回避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不想得到有违“聪明”标签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德韦克教导的是学习方面的抗挫力。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更高成就,靠的是努力,这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而不是靠与生俱来的智力,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口头禅是继续前进,继续努力,通过努力认识到,你可以抵达你想去的地方。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研究者、深受爱戴的故事高手布琳·布朗传授的是精神上的抗挫力。近年,布朗凭借《脆弱的力量》(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13)、《活出感性》(Daring Greatly)等鼓舞人心的著作,在一些主题上成为美国的思想领袖。大多数人觉得不知道如何讨论脆弱、不完美和羞耻感之类的话题,而当事情出错或预料到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时,我们就会陷入这些情绪,如果我们屈从了,这些情绪就会腐蚀我们的抗挫力。
布朗2010年在休斯敦所做的TED演讲是目前为止观看量排名第4的TED演讲,观看人数超过1 600万,深刻地触动了美国人的神经。布朗以她的研究和声情并茂的诉说方式,帮助听众和读者理解,接受恐惧、缺陷和脆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幸福。她创造了“全心全意生活”一词,她形容一个“全心全意生活”的人每天上床睡觉时想的是:“是的,我不完美,我脆弱,我有时会感到害怕,但这并不能改变我的勇敢,以及我应该得到爱和归属感的事实。”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提出了“坚毅”这个概念,指对长期目标保持兴趣和努力的能力。她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坚毅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好结果,除了通过IQ、SAT、其他标准化考试等能力测试,身体健康,还包括承受西点军校第一个夏天的艰苦训练、进入全美拼字比赛(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决赛、留在美国特种部队、新老师留任并表现良好,以及从芝加哥公立中学毕业,等等。坚毅与终身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与终身职业变化状况和离婚状况呈负相关。我认为坚毅就是持之以恒的抗挫力。
蒂姆·埃尔莫尔(Tim Elmore)博士撰写了25本畅销书,是亚特兰大非营利性组织“成长领袖”(Growning Leaders)的创始人、总裁。他撰写领导力方面的著作,为年轻人和公司做领导力培训。在《千禧一代》(Generation iY)中,埃尔莫尔谈到我们告诉千禧一代的“7个谎言”:“你可以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那是你的选择;你很特别;每个孩子都该上大学;你现在就可以拥有;因为你参加了,所以你就赢了;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声称这些“谎言”导致千禧一代成年后“情绪不稳定,对社会和人事的理解很天真。”5他认为应该对孩子诚实、直率,以此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肯尼思·金斯伯格(Kenneth Ginsburg)是儿科医生、青少年发展专家,他的著作《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抗挫力》(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由美国儿科学会(AAP)出版。本书对儿童抗挫力的培养进行了全面探讨,也许是这方面的一锤定音之作。他在书中教导说,抗挫力由能力、自信、联系、性格、贡献、应对和控制组成,他称之为“7 C”。它们源于积极青年运动,这项运动本身就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产物。
看看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他们的挣扎现状,回想自己多年的生活和抚养孩子的体会,同时借鉴以上众人的研究,对于什么是抗挫力,我有了自己的定义。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拥有抗挫力就是有说这话的能力:“我还好。我可以选择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另外想个办法,或者决定那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我还是我,我依然被爱着,生活会继续。”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1.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
众所周知,过度介入孩子生活的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孩子一有需要就立即俯冲下来,然而吊诡的是,研究表明,他们并没有与孩子建立起有意义的情感联结,与孩子的相处也没有给孩子带来意义。以下方法有助于你通过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 ◆ 表示你的爱。孩子放学回到家、参加活动回来,或者你下班回到家,都请放下手上的事情,离开电脑,放下手机,让孩子看到他们的存在带给你的喜悦。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对彼此有意义。眼神接触之类的简单动作非常重要,那是表达爱的第一步。被爱的感觉能增强抗挫力。
- ◆ 表达对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的兴趣、想法、经历和关切,表现出兴趣,设法每天多了解孩子一点。选择一个时机,如放学后、做饭时、吃饭时,或者乘车时、遛狗时、晚上睡觉前。不要局限于“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很好。”之类老套的亲子对话,将谈话扩展到“真的吗?为什么很好呢?有什么好事吗?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呢?你有什么感受?”等。
- ◆ 展示你的关心。孩子遇到挫折时,是你向他们展示无条件的爱的大好时机。这时,和他们一起坐下来,表示你体会得到挫折给他造成的伤害。也许可以做点事情转移一下情绪,帮助他们想想下一次如何取得不同的结果,告诉他们你遇到过的类似情况。但不要落入把坏结果归咎于别人的窠臼:坏老师、有偏见的法官、不公平的教练或者卑鄙的朋友。不要亲自出马处理,而是告诉他们,有时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相信他们会有很多办法,可以通过自身能力予以控制。向孩子保证你的爱。
2.站到一边。
在他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老是守在旁边,或者事前、事中、事后通过电话进行检查,那就会动摇他们的信心,因为我们有意无意中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认为你没我不行。”以下建议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以此培养抗挫力。
- ◆ 让他们做出选择,并决定如何做事情。比如:如果孩子还小,可以是今天穿什么;如果孩子在上初中,可以是天气是不是太冷,是不是需要带外套;如果孩子在上高中,可以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晚上的活动,是先做家庭作业还是先做家务。不要进行微观管理,不要检查每一个细节,不要挑剔每一个结果。孩子只有通过实际经历才能形成能力,并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出负责任的选择,面对困难的局面。
- ◆ 让他们冒险,犯错误。犯错是唯一的学习途径。除非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真的受到了威胁,否则,他们做的有些事情看起来有风险,会出错,最初好像很恐怖、很困难,但终将带来巨大的真实成就感。
3.帮助他们从经验中成长。
并不是说什么都不为他们做,只是不要什么都为他们做。以下谈谈如何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成长。
- ◆ 在孩子经历过后,做出决定或选择之后,与他进行一次提问式对话,了解他从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如果有问题,就帮助他自己思考该如何解决,你可以这么说:“嗯,听起来很难。你认为怎么处理好呢?”可以提供建议,也可以以我们自己生活中的事例示范解决办法,但不能代劳。
- ◆ 持续提高标准。人类希望成长和学习,希望自己会做的事越多越好。当孩子表现出他值得信赖、有良好判断力时,可以给予他更多的责任、机会、挑战和自由。这有助于他培养能力、建立信心,这两者都可以培养抗挫力。
- ◆ 抵抗完美主义。“只要尽你所能做到最好就行了”,这种说法纯属异想天开。只要尽你所能做到最好?最好是你能做到的最好,除此之外,没有更好。孩子,当然也包括任何人,怎么可能总是不失理智,总是以那么高的标准行事呢?说这句话时,我们的意思更接近于“在那个时刻,尽你所能做到最好”,甚至更宽容的“尽量做出最大的努力”,这两种说法都承认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有一些因素在抑制我们的能力发挥,妨碍我们做到实际能够做到的最好,也承认重要的是尝试和努力。
4.塑造他们的性格。
今天,父母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孩子的课业成绩、课外活动和录取结果上,而不重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太多的人都人到中年了,还在纠结父母是否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骄傲。每个人都希望真实的自己受到珍视,人的价值不是来自成绩,而是来自我们的性格,也就是我们的善良、慷慨、公允和努力工作的意愿。归根到底,性格是在没人看见也没人评分时,我们怎么做事。品行良好的人会赢得世人的善意、赞扬和感激,这有助于他们克服不可避免的挫折。告诉孩子,让我们骄傲的不是他们的分数、成绩和奖杯,而是他们的优秀品格,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 ◆ 他们表现良好时,请予以注意。孩子表现良好的时候,我们要予以注意,并在事后反馈给他们,以此培养他们的品格。如果他们在商店帮别人从货架上取东西,那回家的路上你可以说:“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助了那位女士一臂之力。”如果他们让兄弟姐妹或朋友走前面,或者让他们多玩了一轮,你可以简单地说:“我看见你那么做了,你真好。”这些事情都不到说“完美,哇!你真了不起!”的程度。你需要传达的是:我看见了,我注意到了,你是个好人。你那样做的时候,我感到骄傲。听到这些话,孩子会感觉非常好,会寻求更多这样做的机会。
- ◆ 帮助他们形成另一种视角。当意识到有些人的实际境况比我们看到的更糟糕时,孩子会认识到他们有心怀感激的理由。不用让他们到遥远的国家去服务,你们的社区里就有日子过得很艰难的人。一家人一起帮助他人,这不仅是帮助了你服务的人,给他们带来良好的感觉,同时也帮助孩子形成了另一种视角,无论是当他们感到沮丧的时候,还是从长期来看,对孩子都是有益的。
5.给予具体、真实的反馈。
婴儿潮后期的那批父母、X一代父母还有首批千禧一代父母都是出了名的溺爱孩子,没有能力批评或惩罚孩子。“完美”“聪明”“惊人”“美妙”“伟大”之类的词往往脱口而出,乍听起来像是在赞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能变成匕首,刺向一个成长中的灵魂,最终削弱了孩子的抗挫力。动辄使用这样的词语,会让孩子对自身的技能和天赋产生不准确的印象,任何相反的证据都会让他们惧怕,觉得那意味着自己不够好。
因此,正如德韦克的研究所示,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孩子们宁愿谨慎行事,而不是选择更高水平的挑战,因为结果可能会表明他们其实没那么聪明。或者,他们会一往无前,走向极端,最终成为完美主义者,按照你、老板或者某个他们重视的人的意见行事。我们希望孩子建立真实持久的自尊,这种自尊要建立在努力和能看到良好结果的基础上,而不是来自任何第三方,包括父母的看法。以下建议涉及如何通过诚实的表扬和建设性的批评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 ◆ 如何赞美。在校内校外活动的成绩成就领域,具体针对所完成任务的赞美更具爱心,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例如,对小孩子可以说,我喜欢你那幅画使用的颜色;对小学生可以说,整个芭蕾舞表演过程中,我发现你都按照老师的要求,踮着脚尖;对初中生可以说,你用胶枪制作学校项目,把握得非常好,胶枪用起来很棘手的;对高中生可以说,你关于《大鼻子情圣》的论文详细描写了大鼻子情圣的情绪波动,你真的深入到他的内心了。这样的特定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这表明我们用了一点心思,看过孩子究竟做了什么。
- ◆ 如何批评。我们希望孩子通过学习与成长得到发展,从而变得更好,为此,真实评估当前表现是唯一的途径。与表扬一样,批评孩子时需要确保是在针对行动和努力,而不是针对人本身。“你把午餐盒放在了过道,现在上面爬满了蚂蚁,请把它洗了。不,不能再等了,否则情况会更糟糕。”在纠正行为时,这样的说法比另一种说法更有效:“为什么你不听我的话!我告诉你别那样。现在好了,到处都是蚂蚁。”当然,如果我们冲过去,亲自对付蚂蚁,那就什么都没有教会孩子。我们可以批评他的行为,因为行为是可以纠正的,而不是指出,或暗示孩子是个“坏人”,因为这无法纠正。
6.示范。
心理学家玛德琳·莱文在帕洛阿尔托的高中进行演讲时说,孩子只看到我们是成功人士,而不了解我们一路遭遇的曲折、坎坷和挫折,并且还将继续经历这一切。对人生的挣扎和奋斗做正常化看待。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让他们了解我们当前和曾经遇到的挫折,如工作中的失败、失望,好朋友的翻脸,以及这些事情对我们的打击。要让他们知道,也许你有些方面做得不对,可以另外采取别的做法,以及你在未来要吸取的教训。让他们听到你的反思,看见你微笑着继续前行。
让坏事发生
人类会犯错误。我们一直在犯错误,未来还会继续犯错误,孩子也不例外。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童年是个训练场,孩子们在此犯错误、学习经验教训、形成应对技能和抗挫力、复原力之类的能力。让孩子拥有那些基本经历,让他们苦恼、失败、倒霉,这不只是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好方法,而且是最好的方法。错误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杰茜卡·莱希(Jessica Lahey)是教师,也是《大西洋月刊》和《纽约时报》的作者,著有《失败的礼物》(The Gift of Failure)。6她在自己班上观察到了过度养育的现象,就此写了很多文章。她认为,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记住,“从错误中得到的教益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礼物,千万不要推卸责任”。她写道:“一年又一年,我‘最好的’学生,也就是最快乐、最成功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父母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为失误负责,面对错误时,鼓励他们尽力而为。”
什么是生命中的难题?我们会犯错误,但有时候,即便我们的行为无可挑剔,可能还是会出现负面后果。当生活丢给孩子一道难题时,我们接过来帮他们解答,这种做法对他们没什么好处,除非真的是涉及健康和安全的问题。他们得学会自己接住那些难题,或者躲开。
20世纪初,在明尼阿波利斯工作的心理学家迈克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和儿科医生蒂姆·约翰松(Tim Johanson)发现,如今的孩子和年轻人似乎都缺少看问题的视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两种特质都产生于犯错误和经历难题的时刻。2013年,他们在《要意》(GIST)一书中写道,父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保证孩子的安全,把孩子养育成人,然而“许多家庭关心得更多的是安全问题,继而强调表现和成就,而对为未来人生做准备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必须让孩子经历的错误和难题
安德森和约翰松在《要意》中谈到的“准备”,是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应付的状态。他们列出了以下几种艰难的情况,帮助孩子为成年生活做恰当的准备。注意,这个清单上的东西可能会让你眉头紧锁,不过,那就对了。7
18岁清单
HOW TO RAISE AN ADULT
18岁,必须体验过哪些人生挫折?
☆没被邀请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
☆打碎一个贵重的花瓶。
☆出门在外时,汽车抛锚了。
☆被告知想去的班级或活动营地满员了。
☆因为帮助老人,错过了一场演出。
☆受到莫名其妙的指责。
☆被炒了鱿鱼。
☆某门考试得了最后一名。
☆曾经学过的东西被他人否定。
☆朋友出去玩时,未获邀同行。
☆体验宠物的死亡。
☆花了功夫写论文,成绩仍然不理想。
☆眼看新手栽的小树死掉了。
☆因其他成员行为不端,活动被取消了。
☆没进入校队。
☆被另一个孩子打了。
☆为说过的一些话感到非常懊悔。
☆最后一个被邀请加入社团。
你不仅要让孩子体验这些事情,而且一定要欣赏它们的重要意义。安德森和约翰松认为,善于养育意味着“学会把你本来试图要为孩子避免的事,或者害怕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视为能为他们带来成长的事”,视为能帮助孩子形成智慧和观点的机会。发生这些事情时,父母应该默默地对自己说:“很好,非常好,在他的童年时期,这样的事情至少应该发生一次。”
畅销书作家、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在这一点上与安德森和约翰松不谋而合。在《B—学生的祝福》中,莫格尔说,这类事件发生在孩子身上等于是“给他们带来好的痛苦”,能让他们准备好应对成年生活中更严峻的挫折和困难。莫格尔说,等到离开父母的时候,孩子应该熟悉这样的“情绪波动模式”:“我感觉很糟糕,但现在,因为跟朋友交谈,或者跑步,或者同教授交谈,或者睡了一觉,或者为室友的男朋友来此过夜而提出交涉,或者写了一份提高足球技巧的计划,或者去了一趟健康中心,或者完成了一些任务,我感觉好多了,而这事我爸妈一点儿都没插手。”8
“我感觉好多了,这件事我爸妈一点儿都没插手”,这是莫格尔想象中的年轻成人能够自己得出的结论。的确,即使我们有保护孩子和避免让孩子感到沮丧的冲动,也必须收手,作壁上观。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有能力忍受不适,想出解决办法,然后继续迈步向前。
美丽美国旧金山湾区的执行董事埃里克·斯克罗金斯见证了家长通过正确的参与方式培养出孩子抗挫力的事例。美丽美国是教师成长和体现领导能力的绝佳机会,最富成效的父母能明白这一点,并努力与孩子形成共鸣,而不是帮他们找借口。他们会善意地说:‘是你报名参加这个项目的,凡是值得你做的事情都具有挑战性。你的期望是什么?你怎么寻找需要的资源,如何评估现有的支持?’起反作用的父母则会说:‘这件事情不公平,我来帮你解决。’”
特殊待遇如何让我们感到匮乏
低收入家庭和工薪阶层的父母因缺乏经济资源、社会资本,凡事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而他们的孩子有时反而因为艰难的生活经历而得到了锤炼,以一种相当具有讽刺意味的方式实现逆袭,比那些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同辈人要强大得多。保罗·图赫(Paul Tough)在《性格的力量》(How Children Succeed)一书中谈到了这个现象。
成长观察室
HOW TO RAISE AN ADULT
渴望公立学校是一家全美性的非营利组织,总部位于加州奥克兰市,座右铭是“必须上大学”。渴望学校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全面的K-12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们灌输学校的座右铭。等这些孩子从渴望学校高中毕业、上大学时,这句座右铭差不多已经把他们的耳朵磨出茧子了。渴望学校开办15年了,现在在加州和田纳西州有38所学校,已成为美国办得最好的贫困学生学校系统。在过去4年里,渴望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都考上了大学。2014年10月,《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了他们的教师培训项目。9
在2014年的年度筹款晚会上,渴望学校的毕业生、当时还是大学生的雷娜谈到渴望学校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渴望’成了我的家,这里是让我感到安全的地方。有时候我会步行去渴望帝王学院,在停车场坐坐;有时候我在里德老师的教室坐到晚上8点,在她工作时去‘打扰’她,她从来没有一句微词。相反,她会提出开车送我回家。”然后雷娜谈到她在费斯克大学期间,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历史上,费斯克大学是纳什维尔一所私立的黑人文理学院。“费斯克大学的二年级好像一个路障,减缓了我的进展。那是我承受的极限,也是对我力量和抗挫力的实在考验。我面对的挑战很简单:负担不起食宿费和学费。我不得不在我的未来和生存必需品之间做出选择。在渴望学校时,老师告诉我,我可以改变人生的结果,教育是改变那个结果的关键。”于是,雷娜选择了暂时居无定所,继续上学。她已经从费斯克大学毕业了,现在是一名教师。
渴望学校的总裁詹姆斯·威尔科克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在军队服役近8年后,他来到加州,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医学和MBA双学位,他有3个年龄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女儿。他和我聊到像雷娜那样的孩子和渴望学校其他的孩子。他谈到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尚未得到开发的巨大潜力,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在艰难困苦中形成的动力和毅力。他公开表示,他自己那几个生活优渥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经受过同样的艰难困苦,也从来没有机会养成同样的能力。
成长的力量
HOW RAISE AN ADULT
威尔科克斯认为,作为一个工具箱,抗挫力有几个工具托盘。其中一个托盘装的是父母给你的东西,另一个装的是你在学校获得的能力,第三个托盘装的是人生阅历。10每个学生都带着一个工具箱去大学。
“在生活阅历方面,我认为像雷娜这样的学生拥有大量的工具,这些工具是我家那样的孩子不具备的。雷娜的工具是通过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锻造出来的,在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他们真正体会过、经历过非常艰难的选择和权衡。大多数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根本没有面对过太艰难的选择,也没有经历过真正艰难的时光。雷娜在高中期间也曾有过居无定所的日子,我确信那段经历也是组成她性格的一部分。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过那样的经历,所以她们去到大学,第一次亲身体验‘困难时刻’时,会发现缺少一个工具托盘。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拥有未曾开发的巨大潜能和难以置信的工具,这些能指引他们的大学生活和未来人生。我们其他人得好好琢磨琢磨,如何能以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给自己的孩子以同样的工具。
“另一方面,雷娜在进入大学时,不具备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所拥有的工具托盘,即对成功的期望,以及认为他们属于大学的信念。如果我们可以让他们拥有那样的期望,也就是‘必须上大学’的心态,那他们就势不可挡了。这种心态加上内心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的心态就不再是‘我属于大学吗?’而是‘给我让开!’他们的准备比没有经历过生活考验的孩子要强得多。有了大学文凭和良好的教育,他们将改变世界。
“雷娜和渴望学校其他学生的人生阅历既残酷又宝贵。假以支持,他们就能获得可以带给他们毅力和勇气的工具,就可以所向披靡。而且,这是最难复制的工具。”
但是,这并非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