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艺术

《端坐的尼诺弗雷特明女士雕像》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约前2500

阅读 ‧ 电子书库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石灰岩彩绘
高45.5cm
原属诺森伯兰郡藏品

雕像使用的暗黄色着色,一般用于女性形象。光线流淌过完美的表面,女士褪色的眼睛望向远方。

古王国时期的雕像主要用于丧葬,当死者的身体开始腐烂时,作为“卡”(Ka)的寄寓(古埃及人认为卡是生命的本质,即灵魂,它的存在与否是区分死者和生者的依据),这种生命力在创造力的保护下,保证其肉身能留存下来。

简单明快的白色服饰凸显了时空的永恒,以及从凡尘彻底的脱离;在雕像背面刻有“法老的熟人”这几个字,意味着此人属于上层阶级。由于当时的雕像脸部都很类似,这些文字和所刻的名字,都是引导灵魂找到本体的必要依据。这座雕像硕大的头部、望着远方的眼睛、粗壮的脖子、宽大的脸庞和双脚,都是古王国艺术的特征。看似粗犷的艺术,似乎与它的珍贵性相悖,但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节处理却显得十分用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雕像的前额,她浓密的头发从中间分开并被编成小辫,这种装扮和她贴身的白色长裙,皆为第四王朝贵族女性的流行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