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73%
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喜欢这本书吗?请把本站加入广告屏蔽插件白名单
无弹窗/漂浮窗等广告形式,不影响阅读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唐朝,6世纪—8世纪
绢本设色
长约250cm
高25cm
1903年购得
这幅画卷是东晋著名画家和文学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可能是唐朝人的摹本。由于年代非常久远,原作早已失传,留存至今的只有后人的摹本。这部画卷的创作初衷是教化训诫,是顾恺之以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所作的《女史箴》为题材绘制的;在《女史箴》中,作者以女史官的口吻教导宫中妇女,要以封建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红黑线条外加边缘模糊的阴影是4世纪的特色,据史料记载,这种画法源于当时的陪葬画。后人将顾恺之的作画风格比作春蚕吐丝,以此来形容其风格的细腻、连贯、活泼而又不失力度。
顾恺之秉承着“人类中心主义”,作品中的人物描写远远多于风景描绘,这与唐朝末期传统水墨画有很大不同。该画的线条细柔婉转,尤其是衣褶、饰带和发型的线条表现,在绯红色背景和色调的明暗变化中显得更加优美,这种画法在随后几个世纪都深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