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红烧鳗
大学毕业赁居南机场小区时,常吃夜市的一摊红烧鳗,一晃二十几年,红烧鳗的香气仍萦绕在记忆深处,连接了夜市的人潮、闹哄哄的吆喝、各种热络的小吃摊、汤杓碗盘的碰撞声,和总也不老的“甜不辣西施”。红烧鳗对面的摊位是甜不辣摊,我越来越觉得,当时欢喜吃那摊红烧鳗十分可疑──不完全是为了美味,更因为可以肆无忌惮近距离欣赏美丽的老板娘。
台湾小吃中,红烧鳗不算普遍,北部又多于南部。这是随台湾远洋渔业发展起来的料理,几十年来逐渐演变成典型的台菜料理,是外脍宴席中的要角,更见诸小吃摊。
红烧鳗用的是灰海鳗,属肉质细软的白肉鱼,此鳗粗刺厚皮,体长可达两公尺,台湾人多切成大块腌渍红曲后油炸,此外也用来作鱼丸、罐头。灰海鳗又叫鳢,日本人称为肢芬,他们真是会吃鳗的民族,连灰海鳗也擅长料理:酱烤、醋拌、生鱼片、天妇罗、火锅、炊饭、煮面等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种鳗像光明磊落的汉子,其鱼刺又长又粗,坦荡荡地呈现在眼前;不像有些鱼全身都是细而小的刺,冷不防伤害你的食道,像躲在暗处的偷袭者。
人工养殖的淡水鳗鱼,脂肪含量高,多用来制作蒲烧鳗或以中药材炖鳗;灰海鳗的个头大多了,而且越大越结实、有嚼劲,常被台湾人用来制羹。红烧鳗“红烧”二字并非习见的酱油、豆瓣、酒烹制;而是指灰海鳗切块后用红曲腌渍,渍后沾番薯粉油炸,再加大白菜一起熬煮。
昌吉街“昌吉红烧炖鳗”的红烧鳗表皮呈土黄色,切块硕大,有厚实感,连附在汤里的高丽菜也很大片。汤头浓郁中透露清香,和淡淡的枸杞、当归、川芎味,一种温补的隐喻。这种海鳗汤汁浓郁又带清香,美妙极了。这汤,是一种老台湾的农村味,带温暖、关怀的意思,吃一碗,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红烧鳗美味的关键有二:腌制和汤头。用红曲腌渍大家都知道,差别就在调味和裹粉油炸,唯高明者能挽留鲜度,去除鱼腥;呆厨常搞得鱼鲜全失,只剩下浓烈的红曲味,或把鳗鱼弄得像柴鱼。
台湾名食红烧鳗,准确地说应该叫红烧鳗羹,本质如此,就不好忽略羹汤的呈现。有些人作羹汤欢喜加入中药材,这并非重点。我服膺的红烧鳗羹都不会太浓稠,准确节制甜度,不太显露勾芡痕迹,汤底需往清澈的目的去追求。哎哎哎,为何那么习惯勾芡呢?裹地瓜米粉油炸的鳗块入锅去煮,自然就令那锅汤显得稠,何必多此一举。
听说灰海鳗的皮含有一种抗老化的软骨素(chondroitin),果然如此,则此物实宜常吃。我步入中年之后特别感受时光是最残酷的暴力分子,任何人都臣服在它的脚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它快速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