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肉饭

  一碗白米饭铺上一层五花肉丁,肥瘦咸淡适度,腴而不腻。一碗卤肉饭,简单,却自足而完整,可以毋需任何佐菜而滋味俱全。吃卤肉饭不宜孤独品赏,宜在热闹欢腾的空间,在服务员的吆喝中,和狂饿的好友抢食。吃卤肉饭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饭才够劲,咀嚼起来才痛快。

  赵舜、吴清和载我去「财神台南担仔面」吃卤肉饭,确实好吃,我们几个胖男人都干掉几碗,还频频要求店家在碗里添加卤汁,行止宛如奋不顾身的神风特攻队。

  过几天换我带他们到「富霸王」,也是吃卤肉饭。「富霸王」向以卤猪脚闻名,其卤肉饭以猪脚卤汁取代了一般的五花肉卤汁,以碎腿肉取代肉臊,胶质充满,符合经济效益,也开创了想象空间,是全台北我最心仪的卤肉饭。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我总觉得最能表现台湾人创意的,莫非米食的花样繁复。台湾虽小,南北还是有些微的饮食差异,例如北部人叫「卤肉饭」,南部人多曰「肉臊饭」。其实此物是卤制肉丁作为浇头,淋在白米饭上,故「肉臊饭」较为准确。

  上次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访台,见街头店招「鲁肉饭」,不解地问:台湾鲁肉饭的「鲁」字是否即「卤」?我说「鲁」字用于此确是错字,然则因袭日久,有些店家遂以讹承讹。盖卤乃将原料放进卤汁里,经过长时间加热煮熟,属中华料理的传统工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即已记载卤制技法,到了清代《随园食单》、《调鼎集》更有了卤汁的配方和卤制方法。

  卤肉饭是台湾寻常的庶民食物,普遍的程度可谓有人烟处即有卤肉饭。很多人从刚冒出乳牙即开始吃,吃到满嘴假牙还和它缠绵不休。我猜想最初是台湾先民在生活艰困时期,充分利用猪肉,将肉的碎末加酱油卤煮,成为十分下饭的浇头。

  无论卤肉饭或担仔面,卤汁一般都持续使用,只是不断续添主料和香料,故卤汁越陈越香,里面的原料乃益加醇厚,所有历史悠久的店家总爱强调使用的卤汁是老卤。

  一碗白米饭铺上一层五花肉丁,肥瘦咸淡适度,腴而不腻。一碗卤肉饭,简单,却自足而完整,可以毋需任何佐菜而滋味俱全。不过,爱上卤肉饭的人鲜能不嘴馋?我吃卤肉饭不免还会点食卤锅内的鸭蛋、大肠头、豆腐,若忽然闪过健康念头,则再烫一盘青菜敷衍。

  卤肉饭制作简单,谈不上什么祖传秘诀,只要肯用心计较,没有不好吃的道理。关键在煮出好饭,和那锅老卤汁与里面的肉臊,认真掌握选料、去腥、爆香、卤煮的工序。我坚信家家巷子口多有一摊梦幻卤肉饭,名店如「三元号」、「龙凤号」总不如我家附近的那几摊小吃店。

  肉臊美味的关键在肉品,首先需选用当天屠宰的温体猪,常用肩胛肉、五花肉、腮帮肉切丁卤制;万勿使用机器绞的碎肉。其次才是爆香、卤制技术。卤制肉臊亦因人而异,如「胡须张」的浇头选用猪颈肉,且切成肉丝,而非肉丁。「阿正厨房」则以昆布取代猪油熬煮。台南「全生小食店」的卤汁加了黑糖和甘草,浇头是猪皮,正宗的台南味:甜。啊,台南小吃真是鲜有不甜的。

  卤汁的构成主要是酱油和米酒,辅料离不开香菇、红葱头、冰糖、葱、蒜、胡椒……因此酱油的质地和配料的组合直接影响了口味。

  我认为卤肉饭最适配的是虱目鱼皮汤或鱼丸汤、萝卜汤,苦瓜排骨或金针排骨也不赖;较浓浊的汤品则非我所好。

  吃卤肉饭不宜孤独品赏,宜在热闹欢腾的空间,在服务员的吆喝中,和狂饿的好友抢食。吃卤肉饭不能故作斯文,一定要大口扒饭才够劲,咀嚼起来才痛快。日前台北市的卤肉饭大胃王比赛,有参赛者举口就将饭倒入嘴,再灌水吞咽下去,嚼都没嚼一下。卤肉饭一定要热腾腾的才好吃,那米饭是刚煮好的,将这么烫嘴的米饭直接倾入胃囊,近乎特技表演。不知他们是如何磨练的喉咙,竟能如此宽敞光滑?

  这种活动自然与美味无涉,倒令人想到猪八戒对待食物的办法。八戒随时保持饥饿状态,例如第20回,师徒来到一村舍借宿,王姓屋主办斋款待:「儿子拿将饭来,摆在桌上,道声『请斋』。三藏合掌讽起斋经。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

  有人三分钟吞下十碗半的卤肉饭;有人为了夺奖,吃到反胃呕吐。台湾人工作勤奋,忍劳耐操的程度恐怕居世界之冠,实在需要卤肉饭这种好东西安慰肚肠;却完全不必像倒垃圾般,将卤肉饭直接倒入胃袋。

  我天生是个大饭桶,只要想到卤肉饭,就会想到赵舜、吴清和这种肥友,就会蠢动着汹涌的食欲。

  财神台南担仔面

  地址:台北市民生东路新中街6巷1号

  营业时间:11:30-21:00,周一休息

  富霸王

  地址:台北市南京东路2段115巷20号

  营业时间:11:00-20:30,周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