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把决策进行到底的创业家之魂
讲了很多立石先生的事,实际上他在80岁时还在进行那样的构思,一直到90岁去世时这种热情都没有衰减过。松下幸之助也同样如此,松下幸之助90岁离世,晚年的他口不能言,耳朵也聋了。虽然对松下幸之助来讲进行这种构思很辛苦,但他一直保持这种习惯至少到80多岁。
关于VHS的抉择就是松下幸之助先生在80岁左右做的决定。当时录像业界有β、VHS、V2000三种模式。松下电器的子公司JVC公司采用VHS模式,索尼公司则采用β模式,松下电器用从飞利浦公司引进的V2000模式的研发也宣布结束,但采用这其中的哪一个,松下公司内部议论纷纷,争议不断。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时松下幸之助直接和700位工程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你如何认为,换作是你该怎么办?”最后,他说了一句:“这件事我们输了,JVC赢了。”为了与索尼对抗下去,除了使用JVC的产品别无他法。80高龄的他做了最后决定。
当时,虽然松下幸之助已退居顾问,但在一个一个地询问开发人员后,毅然决然地把公司700人花7年时间研发的系统瞬间否决了。
后来的情况众所周知,VHS模式取得了成功,而β模式被称为大型垃圾。这种结果有赖于从询问中得出结论的松下幸之助的决策,他是一只从不打盹的老虎,丝毫没有思维懒惰的时候。
思考这件事会让我们明白,思维怠惰的人不适合当创业家。如果你想让自己也具备创业家的资质,就要学会经常询问:这样做可行吗。
松下幸之助总是有种危机感:自己缔造的公司明天也许就会倒闭。如果自己的公司经营不当,出现什么问题的话,明天就会破产。松下幸之助也经常能感觉到这种危机,IBM的沃森、惠普的休利特和帕卡德也有这种感觉。
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的危机感,可以说是创业者的共同特征。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做。必须反复多次做这样的训练,思维才会变得活跃。
在一家公司里,如果认为“我们公司出点事儿也不会倒闭”的人数逐步增加,那么这家公司很快就可能倒闭。暂且不论是否马上会破产,但肯定会慢慢走向衰亡,这是毫无疑问的。所谓的优秀经营者,都有危机感,都有稍有疏忽就一无所有的心理状态,可以说有这种心态也算是创业者的一大特征吧。
毋庸多言,“心理之墙”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为了打破这道“心理之墙”,必须不断提出尖锐的问题,必须打破“心理之墙”,切不可以自以为是。
必须考虑如果换作自己会如何做。不只像前面讲到的看到广告要考虑自己怎么做,而且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进行换位思考。考虑到的解决方法多多益善,方法越多越会拥有一个适合创业的头脑。
因为创业者是在赌自己的钱,所以必须得养成这种嗜好。现在想成为创业者的人,在开始创业前最好尽可能多地进行这种训练。那样一来,大脑必定会运转起来,这是一个通过训练可以掌握的思考技巧。工薪阶层也得学会逆向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这不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那个部门不好”“上司不点头的话,我们下边毫无办法”“明天再干吧”“等等就有办法了”“有谁在干着的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等等,如果是这种精神状态的话,哪怕是训练10年,也还是不能自我独立,还是成不了创业者。
工薪阶层中也有将来想当社长的人,当然也必须和创业家拥有同样的思维方式,但是在组织中,如果那样做就会锋芒毕露、四处树敌,必须要有在公司内部进行障碍赛跑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