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性别与性

他的外表更好看,但我里面的更美。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一位年轻的女孩评价他哥哥的生殖器

 

除了“人类”这一共同特征外,每个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男性”或者“女性”。身体上的差别明显地表现出了两者的差异,而文化上的不同更突显了这种差异。作为社会人的男人和女人的发型、服饰和妆饰都有很大不同。身体上和人文文化上的差异相结合,使得我们能很快地区分男性和女性,即使是隔得很远也基本上不会认错。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不同的。事实上,社会都希望男人和女人在职业和相关的方面(尤其是性相关方面)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地了解男人/女人所代表的内涵和男人/女人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但是众所周知的社会期望这个事实使得大家都相信性别的差异是“自然的”或者生物学决定的,是我们的“正常”组成部分。

 

但这些看法最近正处于批评反省中。“男性”和“女性”所包含的意思现在正在改变中。在工业化国家,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改变了很多,而且即将发生更大的改变。

 

既然本章集中要讲的是性别,那么我们脑子里关于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概念是不会独立存在的。性别的发展是性行为一生发展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上两章已有详述。性别发展是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所要讨论的性行为的一部分。因此性和性别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不可能离开男人或女人这个身份而行为性感;同样,我们也不可能离开某些水平上的性行为而表现得像男人或女人。

 

性别刻板印象

 

在印刷过程中,铅版(stereotyping)是一个生产出大量相同复件的模型;在生物学里,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可预见的行为模式,如动物的求爱。在人类行为中,刻板意味着根据他们所属的团体把预想的和过分单纯化的行为模式归因于个人。性别刻板印象或性角色刻板类型是男人和女人被期望表现出他们性别特征的方式。这些期望在生命早期就被灌输,并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中得到了加强(专题10-1)。

 

专题10-1语言和性别刻板印象

 

我们可以从别人说话的内容、方式,以及他们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方式来得知他们所扮演的性角色。

 

性别差异已经被发现存在于男人和女人如何与异性交谈或谈论异性的方式中。举个例子,齐梅曼(Zimmerman)和韦斯特(West)1975年让由男性和女性随机组成的两组人进行交谈。在异性组成的一组中,有96%的谈话中断是由男性进行的;而由同性组成的一组中,两个人打断对话的比例相当。女性也努力尝试着引入一个主题并使对话进行下去,她们通常会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

 

阅读 ‧ 电子书库

 

性别模式的差异在他们的语言中也体现了出来。女性讲话时比男性用到更多的修饰词(“见到你真高兴”),提出更多的问题(“天气不错,不是吗?”),提出请求更间接,通常用问题的形式(“你能进来吗?”)(McMillan et al.,1977)。可能因此,男性说话时让人感觉更有力,而女性说话被认为更有礼貌,更夸张、委婉和富有表情,男性的语言更粗鲁和低俗。另外一些研究也显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之间也存在相似的语言差异,地位高的人往往表现出男性方式(Henley,1977)。

 

可以想象的是,通过这些说话方式差异,我们可以了解,作为一个女人,是不能直接提出对性欲和性需要的请求的;性语言比我们被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更直接或刺耳;而且我们期望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需要。而男性则可以直接面对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而较少关注同伴试图传达的她的要求。

 

我们语言中的词汇也加强了男人和女人的这种性角色区分。例如,我们有更多描述对女性性贬损的术语,法默尔(Farmer)和亨雷(Henley)1965年找到了500个“妓女”的同义词,而只找到56个形容提供色情服务的男性的词语。同样地,舒尔茨(Schulz)1975年发现有些原来中性的词语用于描述女性后就具有了淫秽的或贬低的含义,而用于男性则没有轻蔑的意思。

 

相同地,女性的头衔比男性的头衔传递了更多关于她们性地位的信息,如“先生”仅仅表示那个人是男性的,而“小姐”或“女士”表达的不仅仅是她的性别,同时也表达了她的婚姻状况;某些词还透露着她的年龄情况(如“Miss.”指代的女性通常要比“Mrs.”指代的年轻),因此也可以看出她们的性地位。阳性代名词(他,他的)可以泛指人类,但现在已被普遍认为是性别歧视。同样的还有像“人类”(mankind)和“主席”(chairman)这种假定男性为人类行为模型或标准的词。

 

非语言交往模式也强调了刻板行为模式。与女性或地位低的人相比,男性和地位高的人会更频繁地与人接触,维持更长的眼神交流,占用更多的空间,比女性或地位低的人让人等更长的时间(Henley和Freeman,1976; Henley,1977; Mayo和Henley,1981)。这些行为上的差异造成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混合性信息。

 

在最初的意思里,刻板印象包含了一些错误的概括,现在的用法已经把它的意义扩大到了包括任何一个包含有消极含义或不良社会影响力的概括。因此,说男性的身高一般高于女性或者女性拥有较高音调的嗓音可能会被一些人认为是加强性别刻板印象,尽管这两种描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当然,也有很多的女性身高高于或者嗓音低于一些男性。但是,这些例外并不能否定那些规律在随机群体中的有效性。否则我们就几乎不能概括任何一件事情了,因为凡事总有例外。

 

没有恰当的定义,就难以进行概括。比如,如果我们说“男人身体要优于女人”,我们到底指的是什么?男人通常在体育比赛方面胜过女人,这看起来像是对身体勇猛的一个合理解释(第4章)。另一方面,在以十年为单位的每一个年龄段中,女人的平均寿命都比男人长,这甚至是一个更有意义的体能指标。“优于”这个词若没有适当的限定就显得毫无意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概括?因为有效的概括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多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机会。刻板印象也是将这些巨大的信息量组织起来并给我们一个能够包容新信息的框架的有效方式。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保罗·斯洛维克(Paul Slovic)和阿莫斯·特韦斯基(Amos Tversky)1982年的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使用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信息,而不是运用概率(比如统计的概率)。因此,了解性别刻板印象可以帮助我们预知人们对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处境的看法。

 

要谨记以下两种重要的观点。首先,不管从一个群体里得出的概说根据有多么确实,它也不可能对这个群体的每一个人都适用。女性仍然做着大量的家务,但也不是你遇到的每一个女性都是家庭主妇。

 

其次,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有害影响也一再被强调(Broverman et al.,1970;Maccoby和Jacklin,1974)。刻板印象常常都是贬义的。强调任何一个群体的消极特性只能是一种偏见。

 

阴阳人

 

性别刻板印象夸大了男女之间的差异。通过将人们放置到不同的类别群体中,我们就使他们看起来始终不同。对于依附于传统印象的男人和女人们来说,性别刻板印象是令人欣慰的:一个男人看起来很有男子气概而且表现男性特征;一个女人看起来很有女人味而且表现女性特征,即使真正的男人和女人不符合这些理想,至少也有一个可以渴望的理想——一个使儿童社会化的模型及成人的行为标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认为这些行为标准是淑女和绅士所应具备的。各个阶层的男人和女人都被鼓励去效仿他们,人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像一个淑女或绅士。

 

阅读 ‧ 电子书库

 

现代民主社会对性行为的管制远远降低,而且允许女人和男人做一样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性别的界限在许多职业领域已经消除大半,现在男人和女人在工作场所实质上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的社会群体中,大量的性别差异仍然是存在的。

 

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化的最前期,形成了阴阳人(androgyny)的概念[这一名词来自希腊文字根“andros”(“男人”)和“gyne” (“女人”)]。与性别刻板印象不同,阴阳人集中了两个性别的相似点,并且渴望加强它们。阴阳人的理念已经应用于各个方面,从头发到中性化的服饰,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心理上的阴阳人。

 

尤其在大学校园内,能区分男性和女性差异的服装、发型及饰品正在减少。牛仔裤和运动衫、首饰及头发的长度现在有许多共同的元素。即使我们现在离同化还很远,但一些流行人物的阴阳人形象反映出它至少比二选一的接受率高。

 

测试性别差异

 

在20世纪20年代,性别差异试验研究开始探索能区分男性和女性的人性品质(Terman和Niles,1936)。这些研究得出性别和不同品性之间的关联性(如独断和被动),但是并没有解释这些性别差异是为什么及怎样产生的。此外,这些男性—女性试验表明,并没有特有的男性或女性个性特征;更准确地说,不同的个性是不均衡地分布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虽然性别试验没有宣称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是天生的,不能改变的,或者说是社会需要的,但它们还是加强了对男人和女人“天然”行为的共同感知。这些性别测试提供了一个单向和两极的性别模型:性别被视为一个连续介质的两个极端,如果你的阳性特性方面的得分高,那么你在阴性特性方面得分就低,反之亦然。

 

阅读 ‧ 电子书库

 

这种性别差异的研究路数现在被认为是不恰当的(Constantinople, 1973; Spence和Helmreich, 1978; Bem,1981)。与把性别特征视为相互排斥的观点相反,我们认为它们可以在不同的个体中共存。一个人会在一个方面武断或者有依赖性,而在另一个方面温顺,这未必就要将其归入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伯恩(Sandra Bern)1974年延伸了这个调查,通过发展“性别角色详细目录”(Bern Sex Role Inventory,BSRI)来衡量男人和女人中阳性、阴性和中性的特性。这些特征由关键术语鉴定,如“富有侵略性的”和“有野心的”为阳性,“充满感情的”、“柔顺的”为阴性,“快乐的”则被视为中性类型。在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大约35%~40%的学生表现为性别形成——他们充分表现出了与其生理性别一致的心理特质;35%是阴阳人,表现出相当平均的对阳性和阴性特征的认同;15%的人是性别倒错,男人认可阴性特征,而女人则认可阳性特征;还有15%是未分化的,表现为对阳性和阴性特征的认同都很低。

 

阴阳人印象

 

人们对阴阳人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通常指出阴阳人具有超越了个人性别刻板印象的更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依靠“阳性”和“阴性”的特征,阴阳人有更宽广的心理特征和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储备,他们可以在集体压力下依然保持独立(Bem,1975),又可以慈祥地与婴儿交流(Bem et al.,1978);他们能自如地进行阳性活动(做木匠活儿、加润滑油、打篮球)和阴性活动(纺纱、熨桌布、参加舞蹈班),他们同样也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从失败中恢复的能力,并乐于在团队中扮演领导角色(Porter et al.,1985)。

 

有一些争论认为阴阳人的独特之处不是得自阳性和阴性特征的结合,而是阳性特征起的作用,如独断和独立,自负(Whitley,1983)。换言之,女性阴阳人比男性得到了更多的好处。另一方面,有证据显示,两性中的阴性特征能有利于婚姻的幸福(Autil,1983)。男人和具有阴性性格的女人结婚会更幸福,正如女人和具阴性性格的男人(有同情心、温暖的、亲切的、疼爱孩子)结婚会更幸福。这就暗示说,阳性和阴性行为都不是非好即坏的——他们的价值取决于背景。对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来说,阳性特征在商业领域起的作用比较大,而阴性特征在家庭关系中起的作用更大。如果男人和女人在自己的角色中有同样的权利和责任,性别差异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阴阳人并不意味着性别的中性化或缺少特征性的性状。它不是一个消极的而是一个积极的个性配置。没有性别分化,或是既没有清楚地表现出阳性特征也没有表现出阴性特征的人似乎处于不利地位。一个未分化的女人,更多的已分化的女性对其有负面评价,而她对婚姻的满意度也更低(Baucom和Aiken,1989)。用伯恩的分类法,未分化的个人似乎与社会的性别角色基准更难调和,他们看起来既不认同阳性特征和行为,也不认同阴性特征和行为。但是因为许多研究性别角色的工作已经集中到性别类型分明的人跟阴阳人之间的对立,所以对未分化类型我们知道的较少。

 

阴阳人的概念是有趣的,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深远的问题。它们的一些术语常被混淆。如果一个人的性别特征不突出的话,那么我们怎么称其个性品质是“阳性”或“阴性”的?潜在的推测是,某个特性基本上可以说是阳性或阴性的,但是它们也可以在很大程度被两个性别共享,然而这个假说加强了与之对立的性别刻板印象。伯恩对这项指控的回答是,“阴阳人”意味着超越了性别角色——不再把篮球等同于男性,粉红色视为女性。伯恩的性别基模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提出了以阴阳人作为描述一类不使用阳性/阴性分类或尺度来评价其行为的人。他们是性别适应个体(gender-aschematic)——他们不以以性别为依据的基模来组织信息,而是用另一个维度来代替。一个男性化的女人决定是否学习空手道时是不会考虑“这是男人的活动,因此它们不适合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