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6)

6帮会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强大的动机。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唯有民国时期,帮会是具有合法地位的,而且也凭借自身的努力,登上了政治舞台。只是登上政治舞台的帮会,还是有黑社会的背景,干点露脸的好事,尤其是争民族大义的好事,对他们有极大的加持作用。

不管怎么说,帮会跟五四上海罢工的关系,我没有弄清楚,很遗憾。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魅力的问题,希望以后的年轻学人们,会有兴趣做这个题目。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写五四跟我此前若干所谓的学术专著一样,我都是希望写成一个散文体的东西。历史研究不比别的,要更多的人能看,研究才有价值。即使没有这样的追求,让现在的我板起面孔,正襟危坐,写一些特别学术的文字,如果没有人拿枪逼着,我肯定是不干的。因此,我一如既往地没有按学界的惯例,先来学术史爬梳,再写研究思路,然后再理论预设。我就是一个事一个事地写下来了,说完这个说那个,虽然里面有个线索和脉络,但外表看,就是一个一个的事。为了跟我以往的历史文化随笔相区别,我加了注释,以示言有所本。其实,我的随笔也一样言有所本,断没有这个胆量胡说乱道。但是,我只是个学界的小人物,写随笔,随便一点也就罢了,这本书从开始我就是按学术书来写的,所以,非加注释不可。说白了,就是让注释给我做个证明,说明我没有乱说。我也知道,这样写,也许两面不讨好,学界认为我胡闹,而一般的阅读界又觉得过于啰嗦。但以我现在的心境,也只能这样了。知我罪我,大家自便。

只是,写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得到了一个教训,或者说经验,千万不要认为什么领域已经被人研究完了,晚近的历史更是如此。我们赶上这样一个时代,即使是学者,大家都喜欢做前人做过的事情,在前人的题目下,添加一点东西。因此,留下的大块空地,在哪个事件上都很多。只要有水,大鱼没有小鱼还是会有的。下功夫捞,总能捞到点什么。

1 何俊编:《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人文与理性的中国》,第35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 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以及《现代世界中的中国--蒋梦麟社会文谈》,第75页,上海,学林

出版社,1997。

3 《五四运动在上海史料选辑》,第308、36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4 《张国焘回忆录》,第一册,第76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5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第195-196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6 刘联珂:《中国帮会三百年革命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