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正文 皖系「帝国」(1)
皖系「帝国」
治近代史者,一般人们都把1916年到1920年视为皖系统治时期。一个简单的分法,北洋军阀几个大头各占四年:袁世凯四年 [ 1912—1916 ] ;段祺瑞四年 [ 1916—1920 ] ;曹锟、吴佩孚四年 [ 1920—1924 ] ;张作霖四年 [ 1924—1928 ] 。不过,严格地说,1916年在袁世凯死后上台执政的段祺瑞,至少在最初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皖系,而是整个北洋系。即使在北洋内部,也大多这样认为。当时的北洋系,虽然已经存在内部的派系,但尚未明显分化。段祺瑞原本就是袁世凯麾下的第一号北洋人物,而且没有参与洪宪帝制,据说还颇有微词,此时上台执政,不仅北洋系一致拥戴,就连西南方面也表示认可,甚至原来属于国民党系统的一部分人也表示可以接受段祺瑞。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当然,号称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除了王士珍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政治上没有野心,也没有多大作为之外,段、冯二位,在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开始形成各自的小圈子。靠近段的,人称皖系,靠近冯的,人称直系。这种事,在中国政坛,从来难以避免,有皇帝在的时候,无论怎样打击朋党,朋党都存在,更何况没有皇帝了。但是,虽然直皖这样的分际有了,彼此之间,却绝非视同水火,泾渭分明。跟过去的朋党一样,说是这个党那个党,但界限并不清晰。北洋系的将领,虽说在一部分人出现了跟冯走得近一点还是跟段更亲昵的分别,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并没有这样的分别,跟两边的关系还都可以。像曹锟这样人,虽说籍贯上为“直” [ 保定人 ] ,但在段祺瑞秉政之初,在冯、段之间,却没有明确的归向,很难说他到底是属于直系还是皖系。至少在他派吴佩孚进入湖南,一口气为段祺瑞打到衡阳之前,没有这样的归向。显然,曹锟虽然有傻子之名,却并非有命令就服从的“傻子”。
真正作为一个庞大的军政体系的皖系,实际上是安福国会成立之后的事情。这期间,完成这个过程,要经过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和安福国会选举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