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两岸脏话大不同

2013-11-26 19:11:11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本篇含儿童不宜的文字,未满十六岁者自动绕道!不想被汙染的孩子還是看一下,畢竟大人的世界很殘酷的!

 

这篇讨论一下两岸脏话之大不同。个人认为要了解一地方的文化必须先了解該地方的脏话,比如全世界乃至非洲部落都知道日本是最有礼貌的(做作)民族,因此日语里是没有脏话的,骂人不过就是“八嘎”(笨蛋)!

 

至于在同样很有礼貌但一点也不做作的台湾,脏话可说是融入我们的生活,几天没听到还会有点想念。

 

曾经有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写过一篇“被大陆改变的台湾学生们”。来大陆一阵子后,我才惊觉我也被改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往“靠”来“靠”去的口头渐渐遗忘了。直到上回坐火车,头砰咚地撞上门板,很自然地超大一声“靠!”

 

果然牛牵到北京还是牛!

 

在此科普一下什么是“靠”。如果有大陆朋友去台湾玩,我估计这是你会听到最多的一个字,“靠”就是台湾年轻人最普及的脏话,男女皆宜。其实发展到现在,靠已经不算是真的脏话,而是一种口头禅和语助词。男生之间用来打招呼,女生之间用来表达对某件事不可置信或赞叹之意。

 

比方:「你知道我昨天吃了巷子里的鸡排,哇靠难吃死了!」

 

「靠,真的假的?」

 

对了,“靠”还有非常多兄弟姊妹。“靠腰、靠杯、哇靠”都是,但这些其实女生不宜,因为真的比较不雅。所以女性同胞到了台湾如果想当一个台湾妹子,请用“靠”。这样可以达到多方效果又不会太失礼。

 

一来这样人家就不会知道你是笨蛋观光客,到士林夜市买水果也不会被坑,又可以满足痛快骂脏话的欲望,一举数得!

 

到了北京读书之后我总是嘴唇发痒,觉得这地方的人怎么回事!连个通用一点的“口头禅”都没有!

 

后来学了一个我以为很可爱的词──「傻叉」,很开心地四处讲,然后被朋友骂,才知道这是个很难听的脏话。

 

再后来,我终于学了一个男女通用四季皆宜的「你妹」,又很开心地四处“妹”来“妹”去,但始终觉得用不习惯。

 

所以来北京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戒掉了用脏话当口头禅的坏习惯,感觉像回到以前国中时代,什么都不懂的超级乖乖牌。

 

某次在北京机场拖运行李,身后一群男孩子互相撞来撞去、“靠腰”来“靠腰”去...这种行为绝对是台湾人!当下真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感。

 

每次回台湾,呼吸着新鲜空气,总要大声地“靠”一句,才会全身舒畅!(到底是有多爱脏话阿...)

 

到北京后,总觉得耳朵痒痒很不自在,怎么骂脏话的人这么少呢?年轻人不是应该见到面后互相撞对方一下,然后「靠,最近死哪去了?」

 

相较于台湾校园里,年轻人用“靠”或”干”来打招呼(而且还是要够铁的哥们儿才有这种待遇喔),大陆年轻人似乎不流行用“你妹”来招呼亲朋好友。

 

「哪有少?男生也常骂啊!」这是大陆女同学给我的答覆。

 

「我很少听到啊!」我怀疑大陆同学“常常”的定义和台湾人不同,“常常”在台湾的定义可能是一天十次!

 

另一位台湾男同学给我答案。「因为在女生面前吧,私底下大陆男生也常说的,男生都爱骂脏话的!」我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同胞阴险,自己爱骂还硬把全世界男人拖下水。

 

「所以你多学学人家大陆同学,哪像你们台湾男生在女生面前完全不避讳。」

 

「靠,君子坦荡荡啊!」

 

荡你妹!

 

原来,不是台湾人比较会骂脏话,而是我们太坦荡荡了!

 

最后,怕某些人断章取义直接把标题改为“没素质爱骂脏话的台湾人”,在此强调虽然我们很爱又靠又干的,但还是温良恭俭让的好青年,请喜欢台湾男孩女孩的朋友们别害怕。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劝世一下,告诉所有青年才俊,骂脏话的确不好,戒之慎之阿!

 

按赞或喜欢的晚餐有鸡腿吃,没赞没喜欢留言的I am watching you!!!

 

我發現一點,就是大家都是壞孩子,竟然聽到的次數都比我多。

 

為什麼我到北京後很少聽到髒話呢?

 

難道大家都跟其他人說but不跟我說?

 

突然覺得有股淡淡憂傷................

 

請大家分享一下在大陸你最常聽到的髒話前三名!

 

冬天冷冷,吃飽飽,睡好好,準備過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