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当大陆人吵架时

2013-12-17 17:22:45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刚到北京一个礼拜,我见识了两场吵架场面。

 

第一次是在公交车站,貌似有人插队了,一个老大爷和另一个老大哥开始争吵。你没看咱在这排着队呢、插什么队阿、有没有素质啊...

 

第二次也是在公交车上,貌似一个大妈被一个大爷推了一下,又吵起来。哎你推什么推、我在这站好好的碍到你了吗、什么素质啊...

 

在国贸附近实习时,最期待的娱乐就是吵架,高峰时期一周可以看三次。通常是一个人撞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报纸档到另一个人看ipod、一个人看ipod时没长眼打到另一个人的头、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推挤...

 

开头都会是“唉你干嘛呢!有没有素质啊!”

 

怕推挤?怕推挤就别来地铁啊!

 

什么素质,真是...

 

更激烈一点的,会说“你傻逼啊!”

 

然后,对方一定会不甘示弱“你、才、是、傻、逼!”

 

看过快十场吵架,我归纳一下“大陆吵架之观后感”。

 

首先,特爱说“素质”这两个字。大陆人老骂台湾人只会拿素质说事,但...但当大陆朋友吵架时,还是常拿素质说事!

 

「什么素质啊!」「有没有素质啊!」是我最常听到的!

 

再来,如果是在街上,常常会有围观者。常常是越围越多人,然后会有劝和的、有隔岸观火的、有些先到者还会跟后到者解释剧情的来龙去脉。

 

最后,通常(在双方没喝酒)的正常情况下,只吵不打。

 

第一次看见双方吵架时,我越看越紧张,怎么两人音量都这么大又互不相让。

 

一旁的大叔看我紧张,悠哉悠哉地说,「放心不会打起来的,大家都是吵吵就结束了。」

 

「是吗?」我挺紧张,在台北,这种程度的吵架就会有人报警了。

 

不到十分钟,吵架的两人虽然还在嚷嚷,但显然已经降温了,最后通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显然,大陆朋友虽然嗓门大、好争,但还是秉持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好原则。

 

如果是在台湾,吵架前请三思,千万小心。

 

在台湾千万别对人“大声说话”。要知道台湾人是神经纤细的海岛人民,大声说话、开车随意按喇叭基本上都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有些时候人家不会直接跟你吵,而是默默下车,一把开山刀就砍上来了。要知道台湾帮派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惹到谁。

 

除了开车外,在台北街头走路时撞到别人记得、千万要说句对不起。在北京走路撞人没什么,在台北如果你人品不佳撞到黑社会大哥,该大哥又正好心情不佳,可能就会有悲伤结局。

 

正常情况(意思是pub外头喝醉酒的傻子除外),台北是个吵架很少见的地方。台湾人普遍是比较不争、不急的个性(商场周年庆除外),如果公交车站或地铁站被插队了,多数人会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就算了。

 

最平常的小纷争是满街跑的摩托车时常没长眼,你会很火地“靠!”一下,有时对方会回一句“靠杀小啊干!”然后...没有然后,就结束了。

 

所以“大陆家常便饭等级”的吵架放在台湾是红色警告等级,轻的话没事,中等级的可能有人报警,会被带去和警察杯杯喝杯茶,严重的话对方一刀砍上来,然后上晚间的社会新闻。

 

看过台湾新闻的朋友就知道,台湾是个岛内无小事、岛外无大事的美好小岛。所以猫猫狗狗打架、邻居老王偷情、哪家餐厅的鸡腿超好吃,以及在中正路口某某和某某争吵...这些事情会在新闻上轮流播报24小时。

 

随便一场吵架在台湾是很可能会被拍照、然后当新闻题材的。另外,围观别人吵架也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在台湾看到别人吵架最好别停脚步围观。

 

如果真的很想凑热闹?那请放慢脚步、目不斜视、张大耳朵,若双方音量放大了请加快脚步闪!

 

命比较重要!别看某些台湾人和和气气的,有时是不吵只砍的,戒之慎之啊!

 

最后,有鉴于很多大陆朋友有兴趣来台湾自由行,在此写几个“台湾游安全守则”,请日后要来台湾的朋友抄下来放进背包:

 

1. 嗓门大者请降低三分之一音量。

 

2. 要乖、要淡定,不争不吵不急。

 

3. 碰到别人吵架千万不要围观,请拨打夭夭零。

 

以上,好孩子出门在外谨记啊谨记。其实我挺喜欢北方人有话就吵、吵完就和的个性。毕竟有时吵一吵,更健康嘛!

 

---爱说废话的分隔线---

 

最近很可怕

 

喝咖啡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去商场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在路上会看到圣诞双人餐

 

尼马我诅咒去吃圣诞双人餐的人回去肥三公斤!!!

 

---再次強調的分隔線---

 

因為本篇內容是吵架,所以才會有許多暴力無愛內容。但說到台灣人情味,三頁A4紙也寫不完,請別害怕(人家都強調是"某些台灣人"了嘛)

 

本篇為個人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