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三十五、蓝天、羊肉、建筑工地
2014-04-22 17:12:02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里最近在开发。」
「这里最近在开发。」
「这里最近也在开发。」
到底哪里没在开发啊?从机场到新趋,从新区到旧区,这真是我的唯一感想。
想到内蒙古,我第一个想到在草原上手拉手、转圈圈的姑娘,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内蒙朋友耸肩,真不好意思因为是四月,所以没长草,你就在市区看看吧。
没事,没有草,我就在城里四处看看吧。反正对于生长在台湾的我,大陆每个地方都新鲜。
呼和浩特,虽然我知道是个城市,但总不像一线城市那样拥挤、繁忙、冷漠,在飞机上时我就不断想象着会看到什么样的城市。一定有蓝天、白云、香香的羊肉...
来到呼和浩特后,我心目中「悠哉美丽自然」的城市印象渐渐瓦解。是的,这里有蓝天白云,也有羊肉和一点点蒙古风味,但有更多更多更多──建筑工地。
一幢幢密密麻麻的水泥高楼大厦,坐落在这个城市的各角落。朋友一 一介绍,这里原本是我玩儿的地方、这里原本是我的学校、这里原本很荒凉...朋友口中的「这里」,现在都是工地。
「这里的人口有这多吗?盖这么多楼给谁住?」这是我一直的疑问。
「人口当然没这么多,反正可以盖商场、盖写字楼...」内蒙大哥话锋一转,「现在呼市繁华多了,也是大城市,哪像以前那样...现在和北京上海一样,有商场、高楼、电影院...」
「全世界的商场都一样,没什么好玩的,还是去看一些老地方吧,听说回民区的建筑很漂亮。」
内蒙大哥撇撇嘴。「那里有什么好玩的?不如这里呢。」他指指外头的凯德商场。
我知道对当地人而言,这个城市的发展值得炫耀。这种自豪的表情我在大陆短短一年多看过无数次,天津、山西、北京都有。我总是配合地说,大陆的发展真是快啊,近十年的发展真让人钦佩啊云云...这是官方话,也是我的真心话。
我总是个外来者,对这里不够了解,所以更多话我说不出口。
比方,我很想说北京上海很好,但呼和浩特只有一个。
再比方,呼和浩特很好,但才来到这里几个小时,我心目中的「内蒙古」已经渐渐褪色了。
初中时我们开始学中国地理,通常老师的开头会是── 中国以前是一片秋海棠,现在已经变成老母鸡了。
在我那个时代,这两句好像是所有地理老师的开头。老师会接着说,因为外蒙古独立了,所以秋海棠变老母鸡!
现在想想,完全是幼儿园的可爱教法嘛!但当时十四岁的我们对外蒙古与内蒙古的认知就是「那是啥」和「那又是啥」。
我的初中地理老师跑遍大陆大江南北,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她絮絮叨叨地讲自己在草原上旅游的经验,她说蒙古奶茶是咸的,蒙古包其实没有很难闻,蒙古人热情云云。后来我迷上了一部电视剧,优酷上还可以找到,叫作孝庄秘史,那时的马景涛还俊帅有型,而宁静演的大玉儿美翻了!
「姊,科尔沁在哪里?」看电视剧时,地理成绩常常吊车尾的我呆呆地问。
「蒙古啦!」我姊白了我一眼。
在我们这批八零末的台湾年轻人里,家里有两个小孩的占多数。而只要家里有两个孩子的,都会有一个笨蛋一个优等生。我当之无愧地属于前者。
从此以后,「那是啥」的蒙古成为「大玉儿与多尔衮转圈圈」的美丽草原。我不知道台湾有多少年轻人像我这样爱看古装剧,但从小学到高中我是靠着一部部连续剧渐渐认识大陆的。
初中时候脑海中的内蒙古,高中时候脑海中的大陆,不到十年完全不一样了。
我的台湾朋友说,2002年时她到北京读大学,2006年毕业后去了英国,2008年再度回到北京工作。短短几年,陌生得让她不认识。
内蒙古朋友也说,这才几年啊,呼和浩特变了这么多。民族商场附近和西单好像,华联商场和电影院林立,这里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楼?
而我的家乡呢?台北倒是没什么感觉,但我小时候在澎湖长大。那时海水超级蓝,随时可以捉到螃蟹。那时澎湖观光业不发达,居民收入当然没有台北好,但也自得其乐。近年澎湖积极发展观光业,我朋友给我看照片,说澎湖的海好蓝阿!
这哪里蓝?我小时候的海才美呢!
或许我们都很复杂,一方面高兴家乡的人过得好了、钱赚多了,一方面又感叹「这哪里好呀?像我们小时候...」
命运很奇妙,我没想到第一次来到内蒙古,不是去草园转圈,而是在市区理瞎转。
短短几天,塞了一肚子的涮羊肉、咸咸的蒙古奶茶,去了大昭寺,感叹了「唉呼市消费真不便宜」后,跳上车开往机场。
开车的是朋友的亲戚,属于少数民族。蒙古大哥很爽朗,沿途说话没停,从昆明案一路讲到大陆社会弊病。虽然台湾人老爱批评大陆人,但提到口才都会给大陆人按四个赞!真能说!
蒙古大哥和他媳妇都是公务员,两个人加起来声称收入六千(灰色收入...我哪知道),有一个孩子。蒙古大哥算给我听,奶粉一个月两千、尿布也要一千、怎么可能不靠父母买车买房?尽管生活压力大,但还是买了一辆入门级奔驰。
为什么收入六千还要买奔驰?我低声问我朋友。
面子。
好吧,幸亏内蒙大哥的父母经济状况良好。
离开市区前,内蒙大哥指着眼前又一排正在盖的高楼,以前一坪米两千、现在一坪米卖到五千、在这里甚至可以到一万。
我笑笑,大陆嘛,永远不缺有钱人。
在广西南宁工作的台湾朋友捎来消息,南宁现在高楼林立呢,因为东协怎样怎样...后面那段我忘记了,我只是看着高楼,想到天津北京哪里都有,香港更多,密密麻麻,感觉人都透不过气。
大家都自豪,看看这里多繁华。
大家都感叹,唉呀房价物价这么贵。
我知道,建设二三线城市很重要,我也知道发展很重要。我只是单纯的观光客,希望呼和浩特就是呼和浩特。
永远有蓝蓝的天,矮矮的房子,香香的羊肉,咸咸的奶茶,高高兴兴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