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四十七、春晚不春晚?
2014-01-31 20:00:19
不少大陆朋友问过我,台湾人看不看春晚?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多数人...当然不看。
毕竟大陆的知名艺人很多台湾人可能不怎么认识(比方小沈阳之类),相声小品那些玩意儿也没几个台湾人会有兴趣。
尽管如此,过年前后,有关大陆的新闻还是会占据台湾电视新闻版面。
第一个原因是春运,大家都知道台湾是个小小岛,所以幸运地没有春运之类的情况。或许因为没有,对于「地表最大之人类迁徙活动」的大陆春运台湾电视台每年必定会播。
每一年会出现的画面就是车站里密密麻麻的人潮、挤破头抢票的画面,再配上记者不可思议的语气「今年中国春运创下最高峰,共XX亿人次…」
「像电影人在囧途一样,大陆春运乱象多。有人没赶上火车当场下跪…」
「在春运的火车车厢里,垃圾堆积成山,看看地上都是大家吃完的空盒子...」
春运前后,台湾电视台就会开始报导,连续报导到「返乡情况已经减缓,北京成为一座空城」为止。偶尔出现一些比较夸张的情况,电视台便会乐此不疲地报导,比方有人骑马返乡啦、有人一次拿十包行李啦诸如此类。
大陆地大人多,相比同构型太高的台湾,显然新奇得多。
第二个电视台一定会报导的就是春晚。春晚台湾电视台虽然不会转播,但到隔天(大年初一)在新闻里一定会报导春晚相关消息。
如果不看春晚,台湾人过年看什么?
以下,讲讲两岸过年时,那一些比较不同的差异。
第一,当然就是没有春晚。
不看春晚要做什么?
有些电视台会有自己的跨年节目,来介绍一下这几年在台湾收视率比较高的叫做「红白艺能大赏」。
对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这是模仿日本的节目「红白歌唱大赛」。歌手分成白队红队,最后由全台湾民众用手机短信票选喜欢哪一队、由哪一队获胜。
比较不一样的是,这个节目很注重观众的参与。不只会邀观众上台一起玩,民众还可以传短信过去参加抽奖。台湾人是挺爱凑热闹、注重参与感的民族,因此在台湾不论是跨年还是过年节目,都比较注重「大家一起玩」的感觉,而不是明星在台上表演、底下观众负责鼓掌就好。
不过,除夕隔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台湾新闻一定会报导春晚相关新闻。比如哪个台湾明星穿什么、哪个韩国明星唱得如何、哪个杂耍好厉害等等,以往被电视台报导最多的都是刘谦的魔术。
既然今年没有刘谦,电视台的目光很自然转到取代他的魔术师身上。很幸运地该魔术师又出糗,出糗的画面会被台湾媒体整天轮播。所以本人在半天内已经看了三次「YIF魔术出包,手里有黑洞」的新闻了,摄影机还会很不留情地聚焦在他那倒霉忧郁的脸…
嗯,可怜的YIF先生。
第二个和大陆比较不一样的情况是,台湾人非常爱订购年菜。
发展到现在,年菜已经不用自己煮。每年过年前,超商、家乐福、酒店、甚至是电视购物就会开始推年菜。可以整套买、可以单买,而且竞争一年比一年大,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许多朋友的家里一整套年菜都是从小七超商买。
至于菜色其实大同小异。台湾没有过年吃饺子这个习惯,比较家常的年菜就是鸡鸭鱼肉海鲜外加「佛跳墙」。台湾好像过年一定要有一锅佛跳墙在餐桌上,所有酒店超商卖场的年菜都会有这一道。
如果不知道该怎么选,贴心的台湾电视新闻会帮你。每年台湾的新闻都会告诉你现在哪些饭店推年菜、哪些高级酒店的年菜如何、超商年菜的菜色如何,还会请营养师分析「年菜要怎么吃才不会长胖」喔。(有没有觉得超贴心?)
第三,台湾过年有一项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运动──买乐透彩券。
台湾的大乐透彩券在过年到初五都会有春节特惠活动,比方头奖多一亿、或多一百组中奖号码等等,所以过年时台湾的彩券行都是生意爆满的时刻。
最后,除夕夜过了,初一会有什么活动?
嗯,这个活动也是台湾独有特色。
大年初一,每年都会上新闻版面、都会有很多人去抢的就是「总统红包」。
身为台湾领导人每年重要的活动就是在大年初一时发红包给民众,总统发红包的行程会在之前就公布,有兴趣领的人民可自行看准时间前往。
红包里有多少钱?本人领过一次,里头有一枚特制的一块钱,听说是象征「一元复始」来者。
不过,这几年由于对领导人的褒贬不一,所以发红包除了会被民众握手、拥抱之外,还会听到很多抗议声,比方──
「为什么我没加薪?!」
「为什么经济还是这么烂?!」
「你到底做了些什么啊啊啊?!」
诸如此类的抱怨声。
其实,台湾领导人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初一不能睡懒觉必须早早起床外,还必须由北到南赶行程、手很酸地一个个陪笑脸发红包、还要听一堆抱怨声…
真是辛苦了!
---開始拜年的分隔線---
謝謝一直以來有在看日記,並給我鼓勵的豆友(大心
謝謝你們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