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五十四、乱说台湾那些年(2)吐血吧,高考!
2014-06-15 14:07:24
高考结束后,这篇来聊聊台湾的大学考试制度吧。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先讲讲台湾学生会经历的几个考试,除了大考小考外,会经历四次大型考试:初中升高中(考两次,第一次考不好考第二次)以及高中升大学(考两次,第一次考不好考第二次)。
抱歉,这是我这年代的事情。现在台湾的义务教育从九年(小学加初中)变成十二年(到高中),所以现在台湾孩子不需要考高中了。
不过,大学还是要考的!以前妈妈会说,考大学是人生中第一次挑战!虽然念完好大学后很多人就会觉得很放屁,薪水还是一样低啊(心酸)。
不过,这和台湾大学生满街跑有关系。台湾的大学实在太多太多太多了,完全供过于求,不要说那些很低分的凄惨学校,连老牌私校在未来都可能面临找不到学生的情况。当时补习班老师说了一句很沉痛的话──
同学们,至少要考上一间二十年后还会存在的学校!
好可怜的要求。
很多大陆朋友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大呼奶奶的比我们轻松好多啊!当然啊傻孩子,咱们是老龄化社会,出生率世界前几名地低,学生少大学多,面临的压力当然少很多。
不过,学生努力熬夜、心情紧张、新闻24小时直播的情况,两岸都一样的。
在讲考试之前,因为这次采用台北女孩当例子,就先看看台北女孩当年的成绩吧!
在台湾,高二开始会分文理组,以下是文组学生考试的科目v.s. 本人实力:
国文 尚可
英文 尚可
数学 不忍直视(高中三年没超五十分)
历史 尚可
地里 尚可
(如果是理组学生,历史地理换成生物化学等等)
再看看当时的上课情况 vs 我在干嘛:
国文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考试或复习国文)
英文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考试或复习英文)
数学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直接睡死)
历史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考试或复习历史)
地理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考试或复习地理)
体育课 考试或自习 (台北女孩:考试或复习地理历史英文国文的其中一科)
有人看完举手发问,你完全没在管数学啊!
正确!我当年高三时,一整年都没碰数学,将数学和“很帅”(强调加炫耀)的前男友都彻底放下。
为什么?难道可以不考数学?
非也非也,当然不行!
但是,本人这样做其实是对的,看完这篇文章你们就知道原因了。
好啦,知道本人(很弱)的战力,刚刚说过了台湾可大学是有两次机会的。但这两次考试可是「完全不同」的。以下先介绍第一次考试:学测。
学测全名...忘记了!因为大家都习惯叫「学测」,而它的别名就是「笨蛋学生的救星」。
为什么?因为学测比较简单,也可以大猜、乱猜、尽情猜,计分方式也不一样。
第二个原因是,在学测常常会出现一个解释不通的灵异现象,就是──成绩差的通常都会考很好,成绩好的通常会失常!
这种现象在中等学校(不是资优学校)常常出现。
以我们班为例,当时的班级成绩V.S. 学测成绩大概是这样:
优秀(前五名) 中等
中上(五到二十名) 中下
中下(二十到三十名) 中上
差(三十到四十名) 中上
老天好神奇啊。
考完试,当然就是等成绩。学测成绩不采用「几分几分」来计算,而采用「级分」。每届情况不同标准当然不同,正常情况会是这样:
(满分十五级分)
顶标 十三到十五级分
高标 十到十二级分
均标 七到九级分
低标 三到六级分
底标 一到二级分
总分(最高) 七十五级分
(正常情况很少有底标,最烂一般都可以猜到低标)
如果均标九级分的分数是62~65.5,你考了65.7,恭喜你,你就是高标十级分。而在学测里,差一级分是差很多的。
考完后我发现,不只是我的学校,其他学校也常出现这种「优等生很惨,笨蛋生很好」的情况。本人一个大学好友高中三年以睡觉渡过,学测时猜到64级分,全校第二高,学校老师都无语问苍天。
真是天外奇迹。
第一次没考好,乖,擦干眼泪,过两个月后是第二次机会──指考。
对于成绩差同学来讲,指考是很严酷的。一是指考难度会提高,二是指考有一个不人性的「倒扣」规则。
如果每题两分,你这题写错不会只扣两分,而会扣到2.4或2.5分不等。如果你胡猜乱猜,很容易被扣到零分。
依个人浅见,指考是四分运气六分实力。运气非常重要,指考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题目太难了,大家都胡猜乱猜,整体惨兮兮。
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讲,这是一大礼物。因为功课好的也不会写,功课差的本来就用猜的,大家烂成一团很欢乐。
举个例子,台北女孩那一届数学奇难无比,大家你猜我猜猜成一片,最后全台的成绩如下:
顶标 60
高标 52
均标 35
低标 19
底标 10
全台湾考生平均只有35分,而台北女孩在这次考试中人品大爆发,考了38分。
指考不像学测一样用级分,而是用分数,五科满分为500分。等到成绩出来、成绩单拿在手上后,真正重要的时刻才到来──填志愿。
台湾的填志愿制度非常有趣,以下继续介绍。
拿到成绩单后,最重要的不是到游乐园或电影院庆祝,也不是闷进棉被里痛哭,而是先冲去补习班要一本小册子。一般学校也会给,但许多人会先向补习班拿。
拿到成绩单的那一瞬间,卧槽,数学零分,未来茫茫了...放心,台湾填志愿是很人性的,请先擦干眼泪擤完鼻涕,乖乖打开学校或补习班给的小册子。
小册子里头会依照学校排出一堆密密麻麻的小表格,内容大概会是这样:
学校名称 录取标准 上届录取分数
T大 应用管理学系 国文*1 数学*2 英文*1 240
T大 英国文学系 国文*1 英文*2 历史*1 地理*1 310
来来来,现在打开你的成绩单。数学零分的你想选T大英文系,国文历史地理都正好六十分及格了,英文考了七十分,请照着小册子计算:
60*1+70*2+60*1+60*1=320
每一届的难易不同,分数线当然会不同,但恭喜你,你还是有可能录取!
至于考零分的数学?放心,学校根本不会看!
台湾的科系要求不同,有些外文专业的对于数学成绩完全不要求,有些数学专业的对于历史地理成绩也不会要求。也因为如此,指考有一大策略:专心学习自己擅长的科目,不擅长的可以先摆一边。
当然,这种做法仅限于像台北女孩这种书读得马马虎虎的中段班同学。如果你目标台大,有远大抱负,每科都必须高分。
有人举手发问了,填志愿好难选,可不可以多填几个?
可以可以,台湾的志愿选填可以填二十个,从第一名填到第二十名!
兵荒马乱的志愿选填会在一两个礼拜后结束,接下来就等好消息啦!
还记得某天,和室友谈论完台湾的考试制度,她幽幽地、饱含怨气地说:
「你知道我们大学时还必须读数学吗?」(此人为传播专业)
读啥数学啊?!
「微积分。」
难怪啊,刚刚台北女孩讲述自己高三时就彻底放弃数学、最后还捞到一所可以看的大学时,这家伙脸色很难看。
各位大陆的考生们,辛苦了!
補充:一位好心朋友提醒:
今年是台灣第一年實施12年國教免試入學,名之為免試,實則不然。
1. 5/17~18兩天是免試入學的會考,名額各校各區不同。
2. 會考後未達理想可參加 7/12~13 特色招生。
以上只簡單說明"有考試"這回事的,會考和特招。政策之混亂讓國三生和家長痛不欲生。
各位小朋友誤解你們了,抱歉。
對了因為最近牆很難翻,本人沒法找資料,所以這篇憑著幾年前的考試記憶寫的。如果有錯,請朋友發信告訴我一聲,大恩不言謝。(本人頭很大,但腦漿常常不夠用,很悲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