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脉脉言说

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印加文明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文明的存在,而印加文明本身可以说就是这些文明的产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印加帝国的一切都令人迷惑,关于黄金和财宝的传说使这里庞大的灰色石头也披上了金黄的色彩。图为印加首都库斯科的卫城—萨克塞华曼遗址。

阅读 ‧ 电子书库

印加的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地图上的以秘鲁为中心的向外扩展部分。西班牙人以秘鲁称呼这片地区,而实际上的印加文化区面积广阔,总共约有200万平方千米。

今天已经很难查考称为印加文化区的南美中西部何时迎来了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印加神话传说中保留了许多印加帝国以前人类活动的记载。对这些口头传唱,历史学家历来半信半疑,职业的严谨性要求他们慎重地审查据以得出每一个结论,而传说在批判性的分析工作下大多显得面目可疑,甚至只是一些荒诞不经的迷信。进入20世纪,人类学家重新赋予了民间传说在恢复历史原貌过程中的地位,人们开始了解到传说在一个无文字社会里保存历史记忆的特殊价值——尽管是以一种扭曲变形的方式,但是传说仍是史前人类各种物质、精神活动的折射。这样,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印加文明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文明的存在,而印加文明本身可以说就是这些文明的产物。

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在今天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出现了最初的文明迹象。考古学家依照惯例,把这个文明以发现地命名为奥尔梅克文化。这是美洲文化的形成孕育时期。几乎与此同时,南美印第安山区也走在文化演进的“形成阶段”,这就是查文文化。

查文位于安第斯世界中央高原的西北端。其外在的明显标志是永久性的建筑和雕塑,它们与奥尔梅克文明中的建筑和雕塑一样,显然也是一种宗教的物质表现。

尽管美洲的三大文明间彼此隔绝,但在单一文明体系内部,交流和传播还是异常紧密的。查文文明从安第斯高地向西南发展到相邻的太平洋沿海平原,并经此向东南传播到太平洋沿岸一个又一个河流流域。

在安第斯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别十分明显。高原和突出在高原之上的山脉海拔很高,高原盆地之间彼此隔绝的情况尤其严重。寒冷的洪堡冷潮与海岸线平行向北流动,它使秘鲁沿海平原气候温暖,同时也使它干旱无雨。结果沿海平原成了其间偶而间隔着一条条绿地的沙漠。这些彼此邻近但又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机会,使人们能够找到不同的方式让非人的自然来为人类服务,这些不同的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它导致各社区之间建立起商业和文化联系,这些社区彼此存在很大差别,但互相又没有失去往来。这些联系在文化上具有推动作用。但它们在地理上又是困难的,因此安第斯世界在前哥伦比亚时期的文明史就是两个时期的不断交替:在第一个时期每一地区自然区划中的居民生活在相对隔绝的状态,而在第二个时期起源于某一地区的文明又传播到了其他地区。查文文明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最早的例子。在安第斯世界,反复出现的文化传播比中美洲文化相应的传播扩展得更远。考虑到安第斯世界中文化一致性和政治统一性的自然障碍更为巨大,这一成就的确是非凡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风光旖旎的安第斯山脉

考古学家们在试图准确判定前印加文化的沿续年代时,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在许多查文文化遗址上,同时采用地层分析和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按照后一方法,安第斯文化“开花”阶段的正确年代是约公元前300年~公元500年,而前者得出的却是约公元400年~公元1000年。理论上,两种测年的精度都很高,人们无法解释为何会不相吻合。如此一来,在涉及前印加文化的年代时,我们只能提供一个约莫的概数。

查文风格的扩展并没有越出安第斯世界的范围。它既没有达到东南部的沿海地区,也没有达到东南部的高地。即使在它所达到的地区,在它传播开来之后,在各地就出现了多样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在文化上是富有成果的,正是在这后查文阶段安第斯文明达到了顶点。它杰出的技术和艺术成就表现为它的陶器和纺织品。另外在这一时期,安第斯世界已经掌握了冶金术。仅就冶金技术而言,安第斯文明要远远领先于中美洲文明。

在上述文明走完各自的辉煌之后,蒂亚瓦纳科—瓦里文化登上了印地安的文明舞台。同查文文化一样,蒂亚瓦纳科—瓦里文化也起源于高地,但有证据表明蒂亚瓦纳科文化依靠暴力强加给了秘鲁沿海地区,而在查文文化中却缺乏这种证据。

蒂亚瓦纳科位于的的喀喀湖东南角的东南方约21千米的地方。它那巨大的砖石建筑比同时代瓦里和古代查文的建筑更加宏伟壮观。蒂亚瓦纳科风格似乎在蒂亚瓦纳科本地的“兴盛”时期已经形成。如果蒂亚瓦纳科文化向沿海的传播是通过武力征服实现的,那么这可能就是导致“兴盛”时期结束的事件之一。根据安第斯历史在蒂亚瓦纳科文化衰落之后的两种不同的年代体系,这一后蒂亚瓦纳科时期是在1000年至1430年之间。在这一时期,安第斯世界在政治和文化上都不是统一的:在沿海低地,它在政治上至少分裂成3个国家,每一河流的下游地区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奇穆、奎兹曼科、钦查,其中奇穆的首都昌昌城规模极为庞大,以至考古学家把安第斯历史的这一阶段定名为“城市化”或“城市建筑”时代。这些国家使前蒂亚瓦纳科“兴盛”时期的国家相形见绌。

约在公元900年,瓦里消失,他们留下了对印加文明最有价值的遗产—帝国的概念和建构。在瓦里帝国模式的鼓舞下,众多小部落纷争不断,企图建立帝国。一个等级森严、社会组织严密的印加帝国雏形就在如此纷争的竞争中孕育而成。

阅读 ‧ 电子书库

印加神像纹金匾

位于蒂亚瓦纳科的太阳门。上面雕有神像和一些已经灭绝的动物。门楣上尚未完工的雕饰似乎停止于一个突然而来的命令。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