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石头中不朽的遗产
历史学家曾经说过:“用机械工艺来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的最准确的标准,是他们的建筑艺术。”——建筑物往往因质地坚固而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当年的原貌。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库斯科的萨克塞华曼有着“帝国猎鹰”的美誉。其依山而筑,虽屡遭自然界的暴力侵袭,却仍像一只山鹰一样雄视四方。
印加人善于根据所处实际的地形而建造与之相配的建筑。这些建筑往往由切割整齐的石块建成。印加人的建筑水平非常高超,直到今天,我们也不能把极薄的刀片插进石缝。大部分的印加建筑是非常坚固的,它们甚至能够经受地震的考验。
古代印加人留下的建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建筑。库斯科地区一些幸存下来的王室宫殿、庙宇和房屋,大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它采自90千米外的山区,有的石块竟重达100多吨。石块之间不用泥土、石灰粘连,缝隙衔接严密,甚至连针也插不进。其中尤其以萨克塞华曼堡垒最为著名。
萨克塞华曼堡建筑在库斯科城北的一座同名小山上,是俯瞰库斯科城的巨大防御体系。堡垒响亮的名字的意思是“帝国猎鹰”。它所据的山坡地形十分有利,面向城北的一面相当陡峭,可以保障堡垒的后方安全。因而在这个方向上只建造了一道长度约400米的护墙。山坡的另一面是一片宽阔平地。和帝国的宫殿神庙一样,城堡的建筑材料都是山岩石块。但出于军事需要,在建造堡垒时所用的石料更为巨大。尤其是最外围的第一道围墙最为雄伟壮观,所用的都是最庞大的石料,甚至可能不经割切,使用完整的独块岩石。考古学家们估计这个城墙以每日3万人工,费时77年才建成。
如此巨型的岩石建筑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印加人建造这些庞然大物,遇到的困难也是非同寻常。因为他们完全以人力切割山岩,凭人力用粗大的缆绳将巨大的岩石拖运到目的地。此外印加人也没有尺或其他的计量工具,无法事先测定石块与石块间的吻合程度,这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印加人却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化解了上述难题。他们在接合石块时,不是用红土泥浆往石缝间一填了事。他们的巧智同我们今天配钥匙的方法很相似:他们在砌合两块巨石时先把它们叠压在一起,中间用杠棒垫隔,此时两块石料并未真正接触。然后,印加工匠们用一根竖直的小木棒,在上下两个表面间前后左右来回移动。一旦木棒受阻,不能移动,就是遇到了不吻合的部分。这时就用工具凿去其中一块岩石的突起部分,如此不断地修整,即使两块石料的接触面不能做到绝对平整,但至少可以你凸我凹地彼此吻合。再抽去杠棒,两块巨石就可以严丝合缝了。实际上这种工艺达到的效果,有时比两块光滑的石面相互粘合起来还要好。两个平面叠压后,可能会发生滑动,而这种工艺简直就是省力地预制了无数个榫铆结构。于是无数硕大无朋的岩石互相交错拼合,排列堆砌,组成浑然一体的巨大建筑。
雄伟华丽的库斯科城
印加的巨石文明中另一个奇迹就是马丘比丘。
库斯科以北的乌鲁班巴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航行河。这里也是安第斯山脉中最难通行的地区。马丘比丘矗立于海拔6264米的维尔卡班日山巅,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这座城堡居于悬崖峭壁之上,外部以石墙环绕,内部小径交错,类似迷宫。从城堡正门开始,一条阶梯沿山脊盘旋而上,贯穿全城,似乎是整座堡垒的主要街道。城中土地稀少不平,设计建造者惜土如金,采用了巧妙的办法将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马丘比丘全城的建筑全部是岩石结构。这一遗址被视为印加帝国建筑艺术的绝唱。
马丘比丘由大约200座建筑物构成,大部分用来居住,另外还有庙宇、仓库和其他公共设施。人们认为这些建筑物是在专业的印加建筑师的监督之下设计和建造的。大部分的结构是由用青铜或石头工具切割而成的花岗岩建成的,并且花岗岩的表面用沙子磨得很光滑。尽管石块大小并不相同而且是多边形的,但是这些石块相互间却契合得很完美,而且不用灰泥辅助,它们结合得很紧密,即使用最薄的刀刃都插不进去。马丘比丘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建筑物和周围景观的融合。现有的石头结构用于各种建筑,岩石被雕刻出花样,水流穿过水塔和石头水渠,庙宇背靠着陡峭的悬崖。
除了印加统治者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马丘比丘的存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来前后,天花开始在印加蔓延。到1527年,50%的人口被夺去了生命。帝国的政府开始溃败,帝国分离出来的部分又开始进行残酷的内战。所以,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来到印加时,马丘比丘已经被遗忘了。西班牙人没有留下对马丘比丘的任何记载,马丘比丘那些失踪的人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马丘比丘山谷中的集市
这个城市的居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现在仍然是神秘莫测的。看起来似乎印加文明400年前已经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了。考古学家们相信安第斯文明是古老的文明。有人甚至推测最初的马丘比丘一定是远古时代前印加王国的首都。在那里发现了形状古怪的彩色石头,有学者认为它们是用做记录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出现表明在印加人发明结绳文字之前他们就住在马丘比丘了。在秘鲁只在马丘比丘这个地方发现了这种石头。有证据使考古学家们相信,马丘比丘既是第一代印加人也是最后一代印加人的家园,它甚至还可能是“安第斯山脉文明的摇篮”。
站在这个远古文明的废墟上,我们会对包围着它的那些美景诧异不已,而且很容易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从太阳贞女和祭司中选出的代表正在执行他们的宗教仪式,他们祭祀太阳神、月亮神以及他们的侍女们。山脉中层叠的梯田和横跨整个城市的沟渠提醒着我们聪明的印加人在建筑和农业上的造诣是如此非凡。凝望马丘比丘无数的庙宇和祭祀地,我们相信宗教和精神世界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印加人民和自然相处和谐,而他们的周围环境明显是西班牙征服者所未知的,甚至也被库斯科附近的居民遗忘了。他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是一个一个地死亡了,还是放弃了马丘比丘这个避难所?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但是当你站在那里,站在那些废墟之间,你几乎可以设想他们所热爱的太阳神已经把他们聚集在他的臂上,并把他们带回天堂,让他们坐在他的旁边,以报答这些远古人类对他的热爱,而只留下这些显赫文化的遗迹来震撼着后来的一代代的人,包括那些所谓的征服者。
作为陪葬品的战士形陶器。其主体是一名以锤矛盾牌为武装作蹲状的战士形象。
谜一样的马丘比丘城,在20世纪初才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