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粉饰来世的艺术
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源泉。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这条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它为古埃及人带来了丰饶的物产,也为古埃及人带来了创造艺术所必须的灵感。但自然条件的优越似乎并不能提供艺术产生的全部条件,古埃及人相信有永恒的来世生活存在,所以尽力设法使他们的冥世生活得以过好。艺术和宗教的发展都围绕着冥府世界,而现世的今天则成了对来世向往的印证。因此,今天人们对于古埃及人生活情况和宗教信仰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他们的墓穴而不是他们居舍的遗物。
因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建筑更多的是庙宇和墓穴而不是王宫,看到的壁画更多的表现来世的理想而不是现世的生活。看到的首饰更多是用作护身符而不是为了装饰……自由地发挥并不被提倡,程式化的雕塑和绘画随处可见,坚固的材质也是对永恒的企盼。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个雪花石膏枕头设计非常独特,枕面如同张开的双手,其下仔细刻画着伸出的手指。枕头的支撑柱上部模仿人的双臂,下部则变成脚踝,底座则如同两只后跟相抵的脚。
胸饰是古埃及最具标志意义的一种首饰。国王们的胸饰有重复出现的图案:椭圆形的框内有国王的名字,周边饰有神话中的动物形象,或是国王打败敌人的情景。这个胸饰牌用镶嵌工艺制成,中间靠下为头顶初升的太阳的蜣螂,两边为对称的王权象征—鹰和生命及重生的象征—眼镜蛇。其整体色彩是古埃及艺术的典型代表。
古埃及建筑的艺术造型具有多种形态:既有抽象和几何的品性(其灵感来自无机界的启示,如山崖巨石);又有程式化的植物主题(如纸莎草、莲花和棕榈树);还有一些是仿制原始的结构形式(如木材、芦苇和黏土结构)。这一点从古埃及建筑的柱头中就可以看出来。右图为包括底比斯神庙柱头、卢克索神庙柱头在内的各种形式多样、色彩绚丽的柱头。
这件香膏瓶以彩绘玻璃制成。据考证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作品,反映出当时埃及的玻璃制作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准。
古埃及第四王朝最杰出的绘画来自米登姆的奈费尔玛亚特王子的马斯塔巴墓。画中有一条大雁饰带,6只大雁对称排列,构成描绘尼罗河岸人民生活情景画面的一部分。写实的表现手法、色彩的光泽以及色调差异产生的不同效果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作品的完美使人感到这已不是第一次塑造这类题材形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