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巴比伦帝国

汉谟拉比,值得称赞的人君,诸神的虔诚者,你当使正义传播四方,你当铲除邪恶、抑强扶弱,你当教化万民、增进福祉,你满足了百姓的需要;你保全了巴比伦的生命财产,你的确是我们的忠心奴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面对古巴比伦文明的辉煌和古巴比伦城的恢弘,无数后来人都想通过重建巴比伦城来再现这段古老的文明。图为由伊拉克政府主持修复中的巴比伦古城。

阅读 ‧ 电子书库

正如上文所说,乌尔第三王朝的繁荣,不过是苏美尔人的回光返照。来自东方的爱兰人早就垂涎于它的富裕与繁华。公元前2007年,爱兰人发动对乌尔第三王朝的征服战争,灭亡了乌尔第三王朝,从此苏美尔人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闪族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化,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上,把本来已经璀璨的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两河流域的文明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闪族的一支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建立城市国家的时候,巴比伦还相当的弱小。但是它的主人阿摩利人却是一支强悍的民族,他们东征西讨,不停地战争战争再战争,终于把巴比伦由一个小小的城邦,拓展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王国。杰出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的时候,巴比伦周围的城邦正陷入混战,势力都大大削弱。汉谟拉比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采取分化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是一个十分聪明能干的君主。他善于审时度势,认为自己势力不足的时候,就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与邻邦结盟,避免战争。一旦他认为时机有利,他又会迅速转入进攻。他首先与拉尔萨结盟,吞并了以西恩;不久又与马里联合,征服了拉尔萨。最后,他认为到了解决形单影只的马里的时候了,于是与马里断交,率领军队直逼马里城下。马里城内军民心惊胆战,既没有援军可以求助,又没有战胜的希望,只好投降。于是汉谟拉比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只有北方强悍的亚述人尚未归附。统一过程历时8年,这8年的战争,给汉谟拉比带来了无比的荣耀与辉煌。

这一祈祷青铜像据考证是根据汉谟拉比的形象塑造的,是献给其王室守护神阿姆鲁的一件礼品。整个塑像以青铜、黄金、白银制成,底座前方的容器是用来放置祭品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经过8年的征服,汉谟拉比为巴比伦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以前的苏美尔阿卡德地区,从此开始叫做巴比伦尼亚。巴比伦也从此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持续2000年之久。汉谟拉比的铭文中称赞他是“神认命的牧者、常胜的国王、天下四方的庇护者、众王之王、众王之神、强大的国王、巴比伦的太阳、光明照耀苏美尔阿卡德全境、四方威服之王”。

这些光荣称号,对于汉谟拉比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他在整个巴比伦尼亚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他健全了中央政府机构,还派遣总督管理各个较大的区域。在各个小地区和城市,也派驻官员进行管理。全国大小官吏,都由汉谟拉比亲自任免。另外,汉谟拉比还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他自己独揽军事大权。为了抓好农业生产,他任命专门的官员管理全国的水利系统。他曾经开凿了一条连通吉什和波斯湾的运河。这使得运河附近的大片荒野变成肥沃的良田,还使南部一些城市不再受到水患的威胁。在重视经济生产的同时,为了支撑王室的巨大开支,他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总之,汉谟拉比的统治是卓有成效的,他在位期间,巴比伦王国的繁荣昌盛,使以往苏美尔各个王朝只能望其项背。

巴比伦的繁荣昌盛,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一部成文法典上,这部法典就是以汉谟拉比名字命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的原文刻在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端是一幅精制的浮雕,刻着太阳神沙摩什授予汉谟拉比权杖的场面。浮雕以下,就是法典的原文。刻着法典的这根石柱久经辗转,先是被爱兰人抢走,并且被爱兰人抹去一些内容;后来被法国考古队在苏萨发现,引起世界轰动。一直有人认为,这根石柱是汉谟拉比法典的惟一载体;可是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考证,这样的石柱可能超过三根,只是尚未被发现而已。另外,有的考古学家还认为,汉谟拉比法典或许还会有泥版的抄本。

法典一开始对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进行了一番赞美,赞美之余还对之进行神化。在它的前言中写道:

“当诸神郑重提及巴比伦之名时,当诸神就全世界特别选定巴比伦,并在这里建立一万年坚固不摧的王国时,安努和贝勒叫道:汉谟拉比,值得称赞的人君,诸神的虔诚者,你当使正义传播四方,你当铲除邪恶、抑强扶弱,你当教化万民、增进福祉,你满足了百姓的需要;你保全了巴比伦的生命财产,你的确是我们的忠心奴仆。”

汉谟拉比自己也在序言中声称:

“当此之时,安努和贝勒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剪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玛什昭临百姓,光耀大地。当马都克命令我统治万民并使国家获得福祉之时,使我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

正文部分是法典的主体,但是原文并没有分出条款。后来的学者把整部法典分为282条,列入3个部分(也有的学者主张分为5个部分),这3个部分是关于神的部分、关于国家的部分和关于私人社会的部分。关于神的部分,主要涉及一些比较大的不可饶恕的罪恶;关于国家的部分,主要用以调整王室土地、征兵、杂役等方面的关系;关于私人方面的部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刑法和民法。

法典关于犯罪与处罚的条款很多,比如罪行包括侵犯人身罪、侵犯家庭罪、反叛罪等。刑罚比较残酷,光死刑就包括溺死、烧死、绞死、刺死等。法典中还保留了许多原始公社时候的习惯法,比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命偿命等原则,血亲复仇、同态复仇的做法也是允许的,这反映了巴比伦人文明尚未高度开化的迹象。

阅读 ‧ 电子书库

曾经雄伟壮观的古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河畔。

法典的结束语中再次宣扬了汉谟拉比的王权神授思想,同时宣扬了法典的公正性。它告诫后世子孙,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典的规定,不许有半点违反,否则必将遭到神灵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