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县长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告示作为一种应用文文体,产生于明代,之前都没有。由官方向人民传达某种政令信息,格式与公案一样正规,由标题、内文、落款(官员职位、姓名、发布时间)、钤盖(官印)等几部分组成。发告示的意义,在于安民。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文/王守仁(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原文】庐陵文献之地,而以健讼称,甚为吾民羞之。县令不明,不能听断,且气弱多疾。今与吾民约,自今非有迫于躯命,大不得已事,不得辄兴词。兴词但诉一事,不得牵连,不得过两行,每行不得过三十字。过是者不听。故违者有罚。县中父老谨厚知礼法者,其以吾言归告子弟,务在息争兴让。呜呼!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破败其家,遗祸于其子孙。孰与和巽自处,以良善称于乡族,为人之所敬爱者乎?吾民其思之。

【翻译】庐陵是有文化的地方,但以好告状闻名,作为县长的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很抱歉,我身体欠佳,疾病缠身,不能够给你们断案。且说你们告状也没啥大不了的事儿,为什么告状跟家常便饭似的呢?我真整不明白你们,打官司告状牵连甚广,至少人家不能白给你写状子吧!今,本县长与各位乡亲父老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动不动就告状;第二,有必须打官司的,状子写字不得超过两行;第三,每行不得超过三十个字。如有违者,严厉处罚。有懂事的老人们,多劝诫后生晚辈,息争兴让,团结和谐。为逞一时之气花钱打官司,破败其家,犯不上!有那钱还不如你们到大排档喝点酒,成为朋友,总比四处树敌强。诸位乡亲父老,你们好好想想本县长说得对不对?

【原文】今灾疫大行,无知之民,惑于渐染之说,至有骨肉不相顾疗者。汤药粥不继,多饥饿以死。乃归咎于疫。夫乡邻之道,宜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乃今至于骨肉不相顾。县中父老岂无一二敦行孝义,为子弟倡率者乎?夫民陷于罪,犹且三宥致刑。今吾无辜之民,至于阖门相枕藉以死。为民父母,何忍坐视?言之痛心。中夜忧惶,思所以救疗之道,惟在诸父老劝告子弟,兴行孝弟。各念尔骨肉,毋忍背弃。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粥。贫弗能者,官给之药。虽已遣医生,老人分行乡井,恐亦虚文无实。父老凡可以佐令之不逮者,悉已见告。有能兴行孝义者,县令当亲拜其庐。凡此灾疫,实由令之不职,乘爱养之道,上千天和,以至于此。县令亦方有疾,未能躬问疾者,父老其为我慰劳存恤,谕之以此意。

【翻译】现在流年不利,瘟疫流行。令本县长非常痛心的是路有饿死骨,竟没有人开门相救。都害怕传染瘟疫,那是瞎扯淡。我们已经派出医生深入到群众农户家庭走访救治,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我们是人,不是冷血动物,给饥民一碗粥喝,也穷不哪儿去。你家后院死了人,难道左附的人心里不犯厌恶吗?想一想,还是你们太自私,缺乏道德教育,太没有人情味儿了。如有能兴行孝义者,本县长亲自去他家拜会,给予表扬。我身子骨太弱,希望父老乡亲们都能存恤体谅。

王阳明在庐陵县干了六个月,每个月都得写两个告示,写得他都吐了。这种信息传达,旨在加强民众思想教育工作,但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不会起任何作用。为此,王阳明采取了两手抓战略,本人不放告,即不受理,大门一关,后门走人。其次,启用了“三老”,老吏、老幕、老胥,稳定基层的基本人事结构。衙门里任用干活不滑的任劳任怨的吏员,幕僚师爷选用心术正的大家信得过的,乡里街道办选最有威望的那一位。三位一体,共同维护人文秩序。这样就可以了吗?不起啥作用,有恩无威,事实证明不起作用,治标不治本。该告状还告状,但王阳明不放告不接状子。心学在复杂情况下得到施展,唤起良知,感召道德的力量去移风易俗。

王阳明拿出了杀手锏——还是写信!

给皇帝看的信叫奏疏、给上司看的信叫咨呈、给人民看的信叫告示,性质雷同,叫法不一。老王善于写信这是事实,他写信目的性非常强,通常能够收到良好效果。这说明老王对个人心理的揣摩以及对大众心理的把握已入化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老王的事迹一直在证明“知行合一”的理论,譬如为庐陵人民息讼一事。他先“知”息讼由来已久,不能退却,只能去解决它,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老王原话)。写告示让人民知道打官司告状有害健康,已经是“行”的行动了。

经过前面的舆论行动,实际工作部署,老王拿出了第三份告示,唤起人民的良知,感召道德的力量。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

文/王守仁(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原文】谕告父老,为吾训戒子弟,吾所以不放告者,非独为吾病不任事。以今农月,尔民方宜力田,苟春时一失,则终岁无望,放告尔民将牵连而出,荒尔田亩,弃尔室家,老幼失养,贫病莫全,称贷营求,奔驰供送,愈长刁风,为害滋甚。昨见尔民号呼道路,若真有大苦而莫伸者。姑一放告,尔民之来讼者以数千。披阅其词,类虚妄。取其近似者,穷治之,亦多凭空架捏,曾无实事。

【翻译】跟父老乡亲们说个事儿,不是本县长有病不能处理公务。为什么不放告呢?翻翻日历,看看现在什么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种地的大好时节,错过了,一年就没希望了。如果处理放告,地没人种,全家老小都忙活着打官司,没有经济收入,到了年底你们喝西北风啊?发家致富得靠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不能靠贷款活着,那钱是有利息的,以为白花呢!昨天,我见众位乡亲在大街上奔走呼号,群情愤怒,就差放火烧衙门了。假如真有莫大冤屈无处申诉,我可以处理,但你们告状者数千人之众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儿,很多状子不符合逻辑,纯属凭空捏造,并没有实事。基于此,本县长不会做无用功。(此处,老王讲明白先前不处理诉讼的原因,他能工作能够秉公处理,并非消极怠工。)

【原文】甚哉,尔民之难喻也,自今吾不复放告。尔民果有大冤抑,人人所共愤者,终必彰闻,吾自能访而知之。有不尽知者,乡老据实呈县。不实,则反坐乡老以其罪。自余宿憾小忿,自宜互相容忍。夫容忍美德,众所悦爱,非独全身保家而已。嗟乎!吾非无严刑峻罚以惩尔民之诞,顾吾为政之日浅,尔民未吾信,未有德泽及尔,而先概治以法,是虽为政之常,然吾心尚有所未忍也。姑申教尔。申教尔而不复吾听,则吾亦不能复贷尔矣。尔民其熟思之,毋遗悔。

【翻译】跟你们说明白,从今以后本县长对告状的不再处理。为什么?你们心里明白。我王阳明一不瞎二不聋三不傻四不弱智,耳目遍及辖区,信息比你们灵通。对有重大冤情者,我自会暗中查访。真有事儿的,咱们秉公处理,没事儿胡闹诬告的,本县长绝对不客气。话又说回来,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个楼道里住着,邻里之间能有多大仇恨?多走动走动,相互帮助,礼让为先,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庐陵自古人杰地灵,为何把这些美德都丢了呢?治民以法,乃执政常情。本县长不是没有鲜血淋漓的手段伺候你们,因我上任时间短没给你们带来实惠,于心不忍。所以,今天把话说明白了,若还有告状者我及时处理。如果有无理取闹诬告者,你先准备好后悔药。(此段文字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既吓唬你又跟你讲道理。笔锋一转,戳破小民之心,他们的伎俩在心学大师面前不堪一击。)

王阳明在任期间,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让三老处理民间纠纷,转移县长大人的工作压力,他则主抓思想教育。经过六个月的工作,庐陵健讼民风得以解决,民风顽疾得以纠正,从此庐陵人民告别了过去,迎来了新生。别人没整明白他整明白了,这是能力。别人没做到的他做到了,这是政绩。让地方头疼的庐陵县,在老王手里得到有效解决,彻底根治。

说王阳明是心学大师云云,大师也是平凡人,他没有特别厉害的手段,所用的治理方法每位官员都会。放在人家手里半年的工夫摆平了,这就是王阳明,这就是他的水平。没啥高深的,因为很多人达不到他的水平,所以显得他英明伟大。王阳明的处世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高深,那就是水平,那就是不服不行!

正德五年(1510年)十一月,老王离开了庐陵县,回到北京城,回到那个阔别已久的地方。

这一次,王阳明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