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遍天下,此生不换

正德五年十一月,王阳明入京觐见,回到那个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北京的冬天,刮着西北风。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一回到北京,老王暂居在大兴隆寺,距离紫禁城较远,位置在今房山区境内,在此等候皇帝授予新职。王阳明经过仕途上的颠沛流离,波折打击,学会低调做人。他想低调,偏偏有人不让他低调,或者说现在头顶光环身富传奇色彩的他,想低调都难。

王阳明回来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前来拜见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老朋友名叫储柴墟,他来看老王,还带来了一人,名叫黄绾。王阳明生平有两个得意门生,一曰徐爱,二曰黄绾。这两名学生却令王阳明心痛不已,徐爱,英年早逝;黄绾,背叛师门。

黄绾,字总贤,成化十三年(1477年)生人,小王阳明五岁,祖籍福建莆田。黄绾大有来头,传说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这有点太远,说近点是唐开国公黄岸后代。在明朝祖上有点资本,仗着祖荫袭官,官至后军都督府都事,从七品,相当于部队一个干事。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朱元璋创立的。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个府设卫,如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宁夏卫等。全国设有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黄绾三十好几的人了,晃悠了小半辈子,没什么建树,终日喜欢思索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想不明白就去看书,这种学习方法值得称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黄绾弄懂了一些问题,曾拜于茶陵诗派重要作家谢铎,学习理学。他本人悟性极高,两三年工夫,哪个老师都教不了他了。黄绾有些自鸣得意,感觉自己像个人物,有时候在沙龙讲坛里发表下个人独特建议,与人争辩,鲜有对手。

嘉靖初年,刮起“大议礼”政治风波,黄绾参与其中。他被人家参了一本说他积极怠工,政务凭喜恶断,黄绾一听火了,甩开膀子为己辩白,唾沫横飞的。为证明自己对国家赤胆忠心,扬言自幼崇拜岳武穆,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字样。嘉靖一听感觉黄绾挺有意思,命人查一下,结果他背上啥也没有,成为一时之笑谈。帝不悦,把黄绾调任到南京任南京刑部员外郎。黄绾脾气一发作,直接辞职这些都是后话。

学了这么多年,黄绾有自己的一套思想,没几个人能让他放在眼里。听说王阳明回到了京城,有一套关于心学的学说,黄绾急忙去拜见。早年他听说过王阳明大名,京城讲理学著名的,一是湛若水,二是王阳明。两人一见面,黄绾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对孔孟之学的所感所悟讲给王阳明听。老王听后很吃惊,他发现眼前这个人前途不可限量,他在黄绾那么大时,尚未有如此高的觉悟。

王阳明称赞道:“孔孟之学断绝已久,你是从哪里学到的?”

黄绾谦虚地说:“略懂皮毛而已,实未用功。”

“人惟患无志,不患无功。”王阳明说到这儿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你认识湛若水吗?明天,咱们三人共同切磋一下。”

次日,湛若水、王阳明、黄绾三人齐聚一堂,相互阐述各自的理论学说。其时,湛若水是唯一一位能与王阳明棋逢对手的理学名家,师承陈白沙,他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即在应对事物时心应有感而发,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也就是天理。王阳明则主张“天理即人欲”,用“知行合一”的格物功夫,去达到心之本体,便是致良知。黄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体系。从当时来看,湛若水与王阳明平分秋色,黄绾次之。从后世影响来看,王阳明当仁不让。三人遂成了好朋友,后黄绾拜于王阳明门下。他们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眼里没有仇敌对手,那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日必共之,各相砥励。

黄绾特能忽悠,为王阳明招揽了不少学生,能把不识字的都弄来听讲。在这种愉悦的精神氛围中,王阳明等来了朝廷的任命。十二月份朝廷擢升他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官阶正六品。命运,有时候就这么有意思,在他二十九岁那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十年过去了,仕途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相比之下,还不如以前,在南直隶为官不利于仕途发展。此时的王阳明志不在此,传经布道才是他的正业,当官不过是兼职。

在黄绾等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王阳明没走,到年关了,过完年再去上任也不迟。幸亏没去,要是去了还得回来。转过年来,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王阳明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工作地点在北京。此消息一出,学生们欢呼雀跃,王老师不走了,北京欢迎你,朝廷为王阳明的心学传播大开方便之门。王阳明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讲学生涯。

王阳明、湛若水、黄绾三人组成了学术铁三角,专心在京城大兴隆寺讲学。学生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举子有,高官有,普通百姓也有。偌大的大兴隆寺成了百家讲坛,吸引京城大批知识分子。譬如郑一初,弘治十八年进士,颇有气节,不与阉党同朝为官,辞职了。在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建了一所书院,名曰“紫坡台”,授课讲学。郑一初自撰一联:万卷讲皇王帝霸,格天事业属儒生;四时咏雪月风花,乐地情怀归隐士。本来挺好个事儿,没干几年得病了,绝症,附近著名医生束手无策,只能在家等死。郑一初听说过王阳明,没见过,忽然心血来潮跑到了北京,听老王讲课。听了心学跟打了鸡血似的,人倍十精神,心学照亮了他的残生。两年后,郑一初去世!

广州府南海人方献夫,今天广东省广州市人,与后世康有为是一个地方的。方献夫与王阳明是同事,小老王十三岁,但人家时任吏部员外郎,官阶比他大一级。方献夫挺英伟一人物。正德十五年时,某日方献夫朝见皇帝,朱厚照见他闷闷不乐,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方献夫回答说,臣在家衣食无忧,但恐后世子孙不思长进,破败家业,不能报效国家。所以,臣为这事儿发愁。朱厚照问那怎么办。方献夫恳请皇帝能给方家下一道御诏,方家祖业永不典卖,违者斩立决。朱厚照呵呵一笑,当即御笔下诏。这一做法,令方家后人恪守祖训,引为美谈。嘉靖十一年,方献夫任内阁首辅,任期八个月。另,名震广东的小吃西樵大饼,就是方献夫发明的。

甭看方献夫官大一级,对老王非常客气,经常跟他谈论学问,从老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于是,办公室内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上老王报到上班见到方领导问安请示,礼仪结束后,方献夫再给老王行师生礼。有学问的人,必会赢得尊重。这一时期,有不少学生拜于王阳明门下,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主要有黄绾、顾应祥、陈鼎、万潮、萧鸣凤(疑似《金瓶梅》作者)、梁谷、穆孔晖、魏廷霖、林达、薛侃、季本(徐渭老师)、应良等及后来的王艮、聂豹(徐阶老师),不计其数,皆一时名士。

正在王阳明如火如荼讲学时,座下的两位学生王舆庵和徐成之掐了起来。他们争论的内容是士大夫争论了几百年的内容——朱陆之辩。就好像唯心主义的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直引人遐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这种哲学问题上较真,等于提前进入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