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不利升官致仕

公元1516年,大明正德十一年,丙子鼠年。

武宗朱厚照依然故我,顽劣放浪,谁也猜不到今年他会玩儿出什么花样来,我们永远到不了他的心里。这一年,朱厚照在北京,王阳明在南京,地理上一北一南,时间上平行不交叉。接下来发生在王阳明身上的事与皇帝无关,却有联系,像远方的星,连着我们对宇宙的想象。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鼠为十二生肖之首,繁殖力强,民间素有祈求“人丁兴旺”的崇拜。武宗无嗣,那是历史遗留问题。元旦当天发生一件事,不大,也不小:死了一个人。这让满朝文武明白,甭指望皇帝能在子嗣上有所作为,他不断人香火,已是万吉。事情说来有三分诡异,慢慢分析,噩梦始肇啊!

元旦,现在我们管这天叫新年;正月初一,现在我们管这天叫春节,孙中山先生定的。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所以,明时的元旦是正月初一,非今日之元旦。“大年初一,拜年走亲戚”乃中国人的传统,传统得延续、得继承,那不是封建糟粕,现在管这个叫文化遗产。

这天,群臣穿着华丽,一派欣欣向荣,新年新气象。官员见面相互拜年,笑声盈宇,祥和欢乐,厮杀与争斗留给了明天。群臣早早入朝给皇帝拜年,天蒙蒙亮就有来的,难得见圣上龙颜能让陛下记住,也不是坏事儿。朱厚照让多数朝臣的愿望落了空。早上,他没来。中午,他没现身。晚上,他出现了。大约在北京时间十七点多(酉刻时分),朱厚照迈着慢吞吞的脚步姗姗来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人敢问。

北京的冬天,气温尚可,没有塞北的凛冽寒风,没有江南的阴雨潮冷,天短,黑得早。

奉天殿里,朱厚照接受百官祝贺元旦,走完流程,夜色已深,伸手不见五指那种。满朝文武百官急着回家吃年夜饭,沿着午门呼啦一下涌出来,顿时乱了套。在那个没有通讯工具、照明欠佳的年代,下夜班是有风险的。就在午门左近,混乱爆发了。大批朝臣出来,前呼后拥,互相蹂践。守候在门外的仆人一窝蜂似的冲上来寻主,于是场面失控,子呼其父,仆救其主,一时间喧闹如市,声彻殿宇。混乱中,百官丑态尽出,丢鞋的、丢帽的、丢人的,甚至还有丢了命的。事后,有关部门统计,百官不同程度受伤者不计其数,右将军赵郎为此次踩踏事件付出了生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本该红红火火的日子,谁也没想到朱厚照一上来给群臣来了个开门红,杀伤力强。

王阳明当然没有参加此次元旦朝贺,他在南直隶,素餐尸位,等着退休的申请批下来,找个地方,盖间草房,传道授业解惑,假装忘却人间悲伤。1516年,一个世纪中的平凡一年。朱厚照、王阳明在鼠年里有共同的特点,都在玩儿。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地点不同。还有一群土匪,也跟着起哄。

九月,一纸升迁令打破了王阳明平静的生活,他的美好愿望流产。由原职南京鸿胪寺卿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府、赣州府、汀州府、漳州府等处(今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南赣巡抚,正四品大员,实权职位,素有“四省三司听其节制”,有特权,行事便利。高官厚禄一直都是莘莘学子的终生希冀,老王也曾这么想过。接到升迁令当日,他却苦笑了几声,愁眉不展,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王阳明原职南京鸿胪寺卿,司国家大典礼、祭祀、朝会等工作,相当于今日企业里的公关部。有它不多,没它不少,是闲职。就好像在一个公司里,公关部经理的名头叫着响亮,可是又怎能与一名采购员相提并论。南直隶与北直隶的官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都察院,光听名字,百官足以悚息屏气。太祖皇帝朱元璋认为“台察之任尤清要,朝廷纲纪尽系于此”,特设御史台,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都察院,为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代都察院还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又称言官,品阶不高,权力很大,可与地方大员平起平坐。

从闲职调任实权官职,朝廷正四品大员,王阳明为什么还犯愁呢?

因为南赣地区盛产土匪流寇。如见某官员奏疏上写道“某某栋梁之才,可胜任南赣巡抚一职”云云,那就证明与他举荐的官员有仇,除此无他。

当时,汀州府、漳州府等各郡皆有巨寇,俗称土匪,专干打家劫舍公然抢掠的勾当,官府不能治。土匪流寇产生的原因很多,太祖朱元璋要负责。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俸禄制度正式确定“正一品月俸米87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13至35石,从三品26石,正四品24石……”明代一石米约等于现在的155市斤,按现在市面普通大米3元/市斤计,明代正一品官员月工资4万,年工资约为48.5万元人民币,正一品相当于国家正副职级别(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明史·食货志六》)。朱元璋有他的理论根据,按照他的意思,官员须克己复礼,存天理去人欲,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不得有贪念。

制度终究败给了人欲,败得惨无人道,败得满目疮痍。中国自古以来是人情社会,人际往来有时比法律神圣,比工作重要,个人的关系网维护远非几石米可够支出。明朝官员俸禄过低,低得无法想象。低工资导致越穷越贪,于是大明的贪官刷新了历史纪录。朝纲腐败,贪官寄蠹,导致各种“官逼民反”,南赣匪盗即是例子。

南赣匪盗邪乎得很,盘踞数十年,已成祸患。土匪的组成成分复杂,流氓有、强盗有、犯人有、愤青有、无业游民有,良民也不少,总而言之由一群曾经是流氓的流氓和不是流氓的盲流组成。朝廷出兵征剿,鞭长莫及,杯水车薪,到了那儿不起啥作用。明代武将世袭,开国那些人属于精华一代,名将林立,传了几世后,名将逐渐成为稀有品,能叫上名来的无非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正德年间,兵部官员纸上谈兵的人满为患。面对南赣流寇,聪明的官员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方法——起用狼兵,即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土司手里选兵。

狼兵战斗力强悍,用他们军饷低,又可威慑土匪。想法不错,用起来,理论与实际有着极大的差距。狼兵一到,土匪就跑,狼兵再来,土匪还跑,谁也不与他们正面交锋,这叫游击战术。时间一长,什么都会变质,狼兵也不例外,不见土匪,他们迁怒于百姓。但凡朝廷有征讨指令,则是狼兵公开抢劫的好时光。土匪不挨打,高兴。狼兵抢东西,乐了。老百姓遭殃,他们不愿意,怨声载道。明事儿的见老实人挨欺负,反正流年不利,索性踊跃加入土匪大军,在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土匪确实比当皇帝幸福。土匪人数愈来愈多,势力愈来愈大,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甚至官府衙门里。官匪勾结,贼做官,官做贼,苦了一方平民。历史遗留问题最难解决,所以无论谁任南赣巡抚都高兴不起来。

阳明心学,京城布道,掀起了思想潮流,因为“徐成之事件”得罪朝中大佬,他从京师“发配”到南直隶,这还不算完,今又让他去当南赣巡抚,摆明了是往死里整。话说老王还没儿子呢!一直忽略了这个问题。老王从十七岁结婚到正德十一年,二十八年过去了,无子嗣,在这点上与朱厚照保持高度一致。为解决香火问题,王阳明从堂弟王守信那里过继了一个,名叫王正宪,时年八岁。如果不幸为国捐躯,王阳明这一脉可就断了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王阳明吃过一次亏,上次因祸得福,悟出心学,这次南赣巡抚,可能要在鬼门关走一遭,不用算卦也知道,凶多吉少。老王“得罪”了兵部尚书王琼和内阁首辅杨廷和,派他去南赣完全是王琼的意思。短短几年,官运亨通,他做过的官有些人梦寐以求一辈子也爬不上去,凭什么你能窃据高位?比较幽默的是,王琼曾对人说:“伯安大才,若举此人,可保天下太平”,听到的人,却不怎么感冒。

去还是不去,王阳明犹豫了。上任有危险他不怕,他纠结的是南赣匪盗当初皆为良民,现在去征剿,岂浊与人民作对,有违良知?所以王阳明拒绝上任,当即写了《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的奏疏,递了上去。全文结构清晰,声情并茂,层层递进,条理非常清晰,让上面看了都不好意思不批复。

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

文/王守仁(南直隶鸿胪寺卿)

【原文】臣原任南京鸿胪寺卿,去岁四月尝以不职自劾求退,后至八月,又以旧疾交作,复乞天恩赦回调理,皆未蒙准允。黾勉尸素,因循日月,至今年九月十四日,忽接吏部咨文,蒙恩升授前职。闻命惊惶感泣之余,莫知攸措。

【翻译】我原为南直隶公关部负责人,自去年四月起,自觉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工作,且八月份,旧病复发,曾向组织申请辞职,回家休养,但都未获批准。素餐尸位,甚感汗颜。今年九月十四日,忽然接到升职令,顿感惶恐,不知所措。(以上为全文第一部分,早已有辞职之心,为引出下文做铺垫。以下为全文第二部分,又分三层。)

【原文】窃念臣才本庸劣,性复迂疏,兼以疾病多端,气体羸弱,待罪鸿胪闲散之地,犹惧不称;况兹巡抚重任,其将何才以堪!夫因才器使,朝廷之大政也;量力受任,人臣之大分也。仕显官,臣心岂独不愿?一时贪幸苟受,后至溃政偾事,臣一身戮辱,亦奚足惜!其如陛下之事何?况臣疾病未已,精力益衰,平居无事,尚尔奄奄;军旅驱驰,岂复堪任!

【翻译】我才疏学浅,疾病缠身,公关部这闲职尚且贡献不足,巡抚重任让我情何以堪!人尽其才是我朝人事工作的基本方针。加官晋爵,也是我的愿望。可因一时贪恋之心,如今业绩平平,如何面对组织上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关爱?况我疾病未愈,带兵打仗,我之难承。(此为第一层,说明国家人事用人方式及个人健康状况不良,为辞职寻找有利理由。)

【原文】臣在少年,粗心浮气,狂诞自居;自后涉渐历久,稍知惭沮;逮今思之,悔创靡及。人或未考其实,臣之自知,则既审矣,又何敢崇饰旧恶,以误国事?伏愿陛下念朝廷之大政不可轻,地方之重寄不可苟;体物情之有短长,悯凡愚之所不逮;别选贤能,委以兹任。悯臣之愚,不加谪逐,容令仍以鸿胪寺卿退归田里,以免负乖之诛。臣虽颠殒,敢忘衔结!

【翻译】我年少轻狂,曾犯过错误,经过反省,方知惭愧,完全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如今知道自己的斤两了,难道还能给组织添乱吗?所以请组织上考虑考虑,容为旧职,另选他人。(此为第二层,进一步阐述自己才能庸劣。承上启下,引出最后一层重要的辞职借口。)

【原文】臣自幼失慈,鞠于祖母岑,今年九十有七,旦暮思臣一见为诀。去岁乞体,虽迫疾病,实亦因此。臣敢辄以蝼蚁苦切之情控于陛下,冀得便道先归省视岑疾,少伸反哺之私,以俟矜允之命。臣衷情迫切,不自知其触昧条宪。臣不胜受恩感激,渎冒战惧,哀恳祈望之至!谢恩疏。

【翻译】我年少时母亲去世得早,由祖母一手带大。现如今她老人家九十七岁高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我得回去多陪陪她,以尽孝道。希望组织上能满足我的请求。(此为第三层,有《陈情表》的感觉,以孝道为借口,做辞职之托词。)

像王阳明一样请求致仕辞职的人不少,辞职的还有:正德十一年,山东按察使王云凤、南京太常少卿王宸、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章等人。未到退休年龄,生活尚能自理的王阳明也参与进来。然而,兵部尚书王琼在朝里摸爬滚打好些年,眼睛像X射线似的,看穿了官场的一切,看到你的骨头,你的心。谁能干活儿他看得一清二楚,谁在混日子他也看得一清二楚。王阳明所谓的“大政方针、才疏学浅、以尽孝道”都是借口。借口不充分,没必要照顾谁的情绪。

王琼迅速下了批文:地方有事,王守仁不许辞避迟误,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