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制度及其命运

宁王朱宸濠,封地江西南昌府,他家原来不在这儿,实打实的外来户。

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初封大宁,所以号宁王。大宁卫在喜峰口外,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镇,位置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地理位置特殊,直接面临蒙古。大明建国时,主要威胁是从中原赶走的北元势力,他们总抱着复国的幻想,经常骚扰明境。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大宁卫,那地方不错,除经常刮沙尘暴,没别的毛病。分封到此,并不代表皇帝老爹不喜欢朱权,恰恰相反,朱元璋对他十分器重,原因很简单,朱权会打仗,军事天才。你让只会喝酒吃肉的主儿看帝国北大门,纯属找死。其时,朱元璋将帝国精锐部队布置在北方边界,由两个最信任的儿子掌管,一个是宁王朱权,另外一个就是燕王朱棣。

朱权世世代代与游牧民族斗争,始终保持着老朱家的尚武骨血,安安心心地当帝国门卫,然而这一切都因燕王朱棣而改变。朱元璋深谋远虑,算盘不错,可惜他一死局势立马失控了。建文帝朱允上台实行削藩,藩属国是用来抗击蒙古侵略和镇压内部叛乱的有效力量,每个王府均有卫队,士卒人数9000~15000。建文帝的那帮叔叔位高权重,极具野心,还有几个久经沙场,由开国名将们培养出来的主儿,尤其燕王朱棣。

削藩削到了宁王朱权头上时,侄子建文帝请他去南京喝茶,朱权没去,表示对御茶不感兴趣。“燕王善战,宁王善谋”绝非空穴来风。大宁卫,山高皇帝远,他需要观望观望,看看四哥朱棣什么反应。朱棣反应强烈,先装疯后卖傻,然后举旗靖难。朱棣与朱允产生摩擦后,就来找朱权。

朱棣独自一人进了大宁,一见朱权失声痛哭开始诉苦了:万分无奈被迫起兵。大家都是亲戚不忍骨肉相残,希望朱权老弟能从中说和做个调解员,摆平此事。朱权脑瓜子转得快,造反这么大的事儿,除了死去的爹能摆平,其余谁都不好使。宁王胆子再大也不敢接这个活儿,于是婉拒了朱棣的提议。

朱棣最后哭着回去了,朱权心一软,亲自送出城,情况突然就变了。原本跪着的平民百姓突然杀了出来,挟持了朱权。宁王上了贼船不得不跟着燕王造反。“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在老奸巨猾的朱棣面前不好使。朱棣对他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朱棣打到南京做了皇帝,把平分天下的茬儿给忘了,朱权眼巴巴地吃了一回哑巴亏,诺言不实现也成,放我回封地吧!朱棣不同意。那去吴地苏杭一带当王爷,朱棣还不同意,吴地非边陲,乃国家富庶之地,不宜设藩。当时只有二十五岁的朱权,终于看清楚了朱棣的真实面目,想到死去的父皇泪流满面,一肚子委屈无处诉。最后,朱棣给了他四块地盘让他自己选,分别是福建邵武府建宁(今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四川重庆府(今重庆市)、湖广荆州府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西南昌。从当时来看,这几块地方都属于不毛之地,唯独南昌勉强可以。朱权痛心疾首选择了南昌。

朱权依旧号宁王,到了南昌他才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从此白日放歌须纵酒,种花养草品茶读书,终得善终。在这种政治环境下,朱权成为大明一代造诣修养最高的亲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医卜星相更不在话下,对音乐情有独钟,著有《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茶道也内行,著有《茶谱》,对中国文化艺术有很大的贡献。一位征战沙场的军事天才,活生生地变成了一名绝顶艺术家,没有比这个更悲凉的了。宁王憋屈的故事隐藏在内心深处,直到第五代宁王,朱宸濠大吼一声,剑锋所指,乃是九五之尊。

整个事件过程中,前后共有五位大神对朱宸濠造成了影响。

影响朱宸濠的第一人,不是他祖宗朱权,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他发动“靖难之役”,为后世怀有野心的亲王做了成功的表率。朱棣的例子证明了不在乎多少兵马,不在乎对手有多么强大,只要你敢干就有成功的机会。

弘治十二年(1499年),朱宸濠袭爵宁王。

宁王朱权这一支脉专注于如何躲避政治迫害,人丁方面较为稀少。朱权永乐元年来到江西南昌,薨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活了七十岁。朱权嫡子朱盘于永乐二年袭宁王世子,死在了他爹前面,追封为宁惠王,以其嫡子朱奠培袭爵宁靖王。到了朱奠培这辈儿,人丁上出现了严重问题。正妻生男孩均告夭折,直到朱奠培三十一岁时才从偏房那里得一男孩,也就是朱宸濠的父亲朱觐钧。朱奠培薨于弘治四年,这时宁康王朱觐钧已经四十多岁了,袭爵不到五年死了,留下一子两女。

然后,他唯一的儿子朱宸濠登场了。

谣言称朱宸濠出身不佳,传说是宁康王朱觐钧与妓女野合的产物。明代对皇室成员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藩王。为保持皇室血统纯正,规定选妃必为良家女。作为藩王的朱觐钧不可能弱智到找个妓女生孩子,那简直是对祖宗的侮辱,捅到上面去,绝非小事。这一谣言源自朱宸濠他爹做的一个噩梦,梦见一条蟒蛇窜进王府把所有人都吃了。心里泛恶心,遂把朱宸濠寄养在艺人家里,稍微长大了沾染了艺人的臭毛病,发生了王府淫乱门事件,宁康王朱觐钧最后忧愤致死。

不管怎样,朱宸濠袭爵了。袭爵亲王并不代表拥有了一切,相反他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境况,因为明代藩王制度极其严格。他想要冲破该限制白手起家,那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明代藩王制度分为两个时期,即太祖朱元璋时期和成祖朱棣时期,两个时期,各具特点。

洪武八年(1375年)左右,朱元璋为维护朱家天下把他的26个儿子封了24个王,长子朱标为皇储,第二十六子朱楠夭折,另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所以一共封了25个藩王,主要有次子秦王朱、三子晋王朱、四子燕王朱棣、十七子宁王朱权等。分封到帝国要冲,统兵防御各种对大明造成威胁的力量。当时,山西平遥县县学老师(训导)叶伯巨上《万言书》,痛陈封王利弊,汉之刘濞引发的“七国之乱”、致使西晋亡国的“八王之乱”等,引经据典,洋洋万言。这个时候,朱元璋考虑的是如何维稳,利用亲王保全朱家天下,没考虑那么多,遂把上疏的叶伯巨下狱,没杀就皇恩浩荡了。

随着时局的发展,朱元璋渐渐感到皇权受到了威胁,于是先后一手炮制了明初四大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1382年)“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史称明朝四大案。其中,“空印案”与“郭桓案”是针对贪官污吏的。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习惯称为“胡蓝之狱”,是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巩固封建皇权朱家江山的政治案件。

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集团领袖李善长推荐同乡兼亲家的胡惟庸担任右丞相。胡惟庸干了四年,升至左丞相,在任期间遍植朋党,使得淮西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最著名的案例是干掉了开国重要谋臣刘伯温。胡惟庸过于独断专行,很多生杀予夺之大事不向最高领导请示,擅自决定,触犯了皇权。于是,洪武十三年,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皇权旁落,于是对此大开杀戒。撤掉中国行之几千年的宰相一职,终明一代,不复有焉。此后屠杀功臣,家常便饭一般。太子朱标不忍相视,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没吱声,第二天把根有刺的棍子扔在地上,让太子朱标捡起来。朱标面有难色,不知道父皇要干什么。朱元璋教训太子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帮你把这些刺除掉,再交给你。等清理完了,你才能当这个家。朱标反唇相讥,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朱元璋大怒,抄起椅子追着他打。奔跑中,朱标把早已准备的马皇后遗像(图画的)故意掉在了地上,他一直留着这一手,以防不测。朱元璋睹物思人,也便罢了。

没过多久,宅心仁厚的太子朱标去世,继马皇后去世之后这对朱元璋又是一场沉重的打击。皇储成了诸多亲王惦记的问题,谁有资格继承皇位,谁能服众,存在诸多困扰。谋臣刘三吾建议不管亲王,立皇长孙,这样一来,所有亲王也就无话可说了。朱元璋爱屋及乌,于是立了十一岁的朱允作为皇帝继承人。

朱允年龄尚小,长大后能否安定天下坐稳皇帝宝座,朱元璋深深忧虑,“拔刺”的工作愈发显得迫在眉睫。在杀掉重要功臣徐达等人后,作为后生晚辈的蓝玉异军突起,成了振臂一呼的名将。朱元璋收回了行政大权,可惜军权旁落,晚年的朱元璋对蓝玉等新秀甚是不放心,找了个借口诛杀蓝玉等一万五千人,杀尽军中骁勇战将。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将大都督分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以分其权。五军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等,不能够直接调动军队。战时由皇帝临时任命总兵官,战后总兵官须立即归还将印,所统军队从哪儿来回哪儿去,驻其原来卫所。这样一来,军政大权皆出于皇帝之手,无军官擅权。

通过几起案件,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把政权、军权牢牢握在皇帝手里。开国功臣,精华一代,已然屠戮殆尽,对权力走火入魔的朱元璋又把视线转回到亲王身上。皇长孙朱允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政治忧虑,源自于一次朱元璋自我炫功,他得意地对朱允说,我把你的叔叔们分封到全国各地,防范异族。将来你可以踏踏实实地当皇帝了。朱允反问道,蒙古人打来有叔叔们保护我,如果叔叔们打我谁来帮我?

对于这个尖锐的问题,朱元璋曾对亲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做过限制,即“不裂土、不领民”,规定分封的亲王有个生活范围并不分给土地、不直接管理百姓,管好王府的三五个工作人员即可。亲王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即王府护卫,有三支卫队,负责王府安保工作。如此,亲王的万把人马难以与皇帝的百万大军对抗,从而降低了亲王造反的几率。待遇上规定亲王使用的房屋、宫殿、差马、仪仗、器物、穿的服装,仅次于皇帝,即便一些匡扶济世的大臣也无法与亲王相比。经济待遇上规定,亲王每年五万石禄米,钞票二万七千贯,其他赏赐物资还有纱、罗、绢、马匹、茶叶、田地等。到洪武二十八年时,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削减为亲王一万石,郡王两千石。亲王之长子袭爵亲王,其他诸子为郡王,郡王之子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为辅国将军。皇帝女儿是公主,公主长女袭爵公主,其他女儿为郡主,郡主之女为县郡等依此类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世袭阶层,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朱元璋驾崩时留有《祖训》,其中对亲王存有重大政治漏洞,让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找到了理论基础,那句祖训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为天子讨平之”。

朱允上台后,对藩王的势力甚感忧虑,在与齐泰、黄子澄两位重要谋士商议后,制定了削藩政策。由弱向强,依次消除地方亲王的势力。当时亲王中燕王与宁王实力最强。燕王朱棣驻守北京,北国边陲,常年与蒙古人作战,经验老到,早年开国名将扎堆培养他一个人,有手腕有实力,潜在危险严重。从表面上,比燕王还有实力的是宁王朱权,他的封地在大宁卫,比朱棣更直接面对蒙古人,并且手里有一支由蒙古降部组成的骑兵队伍,战斗力强悍。

朱允的削藩政策雷厉风行,一年内削了五位藩王,并酿成亲王自焚事件。轮到燕王头上时,朱棣篡改《祖训》的那句话为:“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名正言顺地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担心力量不够,拉上了宁王朱权垫背。

朱棣称帝后,继续沿用朱允的削藩政策,对他来说这个非常重要,他是这么起家的,难免以后的亲王效仿之。同时,藩王制度也造成了老朱家人祸起萧墙,自相残杀。

朱棣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规定藩王“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亲王既没有政治权力,也没有军事权力,除了享受高待遇混吃等死外,其他什么工作也不用干,国家一直养到死。其他限制规定相当严格,如两位亲王不能相见,一位亲王路过另一位亲王藩国时想要串门,可以见面,但不允许进城喝酒,只能在郊外见一面;亲王进京不许超过十日;亲王不得与当地军事长官交往;进入王府或者从王府出来的官员,仕途等于残废,永不能提拔或调任。给皇室宗族特权,同时对其进行严格限制,到了明代末期国家财政六分之五用来供养皇室成员,对帝国和人民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皇室宗亲发展的支脉愈发增多,光吃饭不干活,养着一群高级废物,最后大明灭亡时,亲王皇室们也未能挽回江山。

亲王轮到朱宸濠的时候,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已然萎缩到了一定境界,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难如上青天。

没想到,朱宸濠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