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帝国烽烟直,长河落日圆

扬州没钱,蒋瑶对皇帝的态度

皇帝南巡不可怕,可怕的是跟着一群蝗虫,遮天蔽日,沿途扰民。官员要给皇帝准备礼物,以江彬为主的皇帝身边的一群小人狐假虎威要钱索贿抓秀女。一路南下很顺利,所过之处,官员们屏息悚然,任凭搜刮,没人敢言语。直到扬州,这种明抢的情况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他叫蒋瑶,时任扬州知府,与王阳明同榜进士。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扬州人民听说皇帝要来了,谣言四起,一日多变,又听说喜欢抓秀女,赶紧把女儿嫁出去。扬州青年才俊不敢出门,一出门指不定被哪家抓去当新郎,有的甚至好几家抢一个小伙,搞得男青年直不好意思。那些从外乡流浪到扬州的男同胞们,正好赶上好时节,只要是活的,就可以成亲。扬州父母们达成了高度共识,宁可把女儿嫁给乞丐,也不让皇帝抓走。

朱厚照来了,蒋瑶前去迎接,空手去的,啥也没带。朱厚照没生气,群小皆怒。于是,江彬开始找茬儿。

太监吴经骑马在扬州城跑了一圈,相中了几处富户别墅,对蒋瑶说要征用作为威武大将军府邸。

蒋瑶说:“不行!”

吴经淡淡地说:“抗命者,杀无赦。”

“吃点喝点拿点无所谓,别说这个。”蒋瑶道,“老子是朝廷命官,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是皇帝吗?”

“你……”

吴经涨红了脸,悻悻而去,次日又来了:“听说扬州特产美女,选一批御用。”

“把我闺女抓去吧!”

“你……”

“陛下实在要消遣请去妓院。”见吴经恨恨离去蒋瑶不忘嘱咐一句,“记得给钱啊!”

朱厚照并未为难扬州民间美女,真的去了妓院,大肆检阅,然后转身去钓鱼。皇帝为妓女们带来了财运,从此扬州娼价嫖资直线上涨。

吴经受挫,江彬大为恼火,琢磨怎么收拾那个软硬不吃的扬州知府蒋瑶,忽一日机会来了。朱厚照钓上来一条大鱼,乐得他拍手大笑:“这条鱼价值五百金啊!”也就那么戏言一说,江彬计上心头,说这条大鱼可以卖给蒋瑶。扬州知府蒋瑶为官清廉,手里真没钱,明显整人。皇帝说要赠给他一条巨鱼,蒋瑶明白得拿钱买,不白给。蒋瑶有办法,收拾收拾夫人的金银首饰献给皇帝。

朱厚照皱着眉头看了看,江南富庶之地,扬州知府缘何如此穷酸?

蒋瑶说:“没办法,府库里没钱,这是臣的家底。”

朱厚照乐了:“鱼送给你了。对了,听说扬州有琼花……”

蒋瑶忙打断他:“自北宋徽钦二帝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哦!那扬州可有其他宝物?”

“没有!”

“土特产总有吧?”

“也没有!”

朱厚照疑惑地问道:“苎白布,难道不是扬州特产吗?”

“嗯……这个有!”

苎白布即是苎麻,一种纺织原料,粗布的一种,可编织斗笠。皇帝要好东西蒋瑶一应拒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给拿点儿说不过去,何况也不是啥好玩意儿。按照蒋瑶的意思粗布也不打算给他,被迫无奈,凑了五百匹布意思意思。

就在江彬正想着怎么整治蒋瑶的时候,张忠、许泰灰溜溜地回来了。

江彬再一次愤怒了,自从成为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就没有他办不了的人。可是如今一个正四品的知府,一个正三品的都御使横亘在他面前,这简直是他此生最大之耻辱。一不做,二不休,江彬与张忠等人商议,别跟王阳明废话,直接整死!他们手里没有王阳明谋反的证据,三人一研究如何整死?只剩下最后一招了——谗言。造谣生事,左右皇帝视听。

继续南下,扬州再往南是镇江,到了老师杨一清的老家。朱厚照虽然顽劣至少尊师重道,带着四合礼去探望杨老师。江彬、张忠等随行,坐船渡江时,机会来了。张忠献上捷报,称逆党已尽,赞扬皇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没出手就把反贼拿下,何等英明神武。趁着朱厚照高兴,江彬、张忠、许泰轮番谗谤王阳明有谋反嫌疑,专兵得众,将来必占江西起事,成为宁王第二。

朱厚照问张忠:“你所谓王守仁必反,有什么根据?”

张忠对曰:“召必不至。”

三人又说王阳明兵权在手,人心归向,去年张忠等人带着北方军到南昌城,他私恩小惠收买军心。若不是张忠及时发现王阳明的不法行为及时制止,及时率军回来,北方军将士悉数归他了。

朱厚照深以为然,敢打军队的主意,性质就变了。可见,张忠的谗言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朱厚照喜欢闹,权力时刻不放松,军权尤是,于是下诏,召见王阳明。

接到诏书,王阳明犹豫了,他不清楚这是皇帝的真实诏书,还是群小假托。如果他去了,则留下擅离职守的把柄,如果不去那就是违圣抗命,这次的诏书可不是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的。老王火烧眉毛,这一次张永的信息没来。

张永在做皇帝的工作,于是继听到王阳明涉嫌谋反后,朱厚照又听到了一种声音——王守仁,国家忠臣也。做通了朱厚照的工作,张永密遣人星夜驰报老王,告诉他那是群小的诡计。

老王接到信后,立马启程,星夜前往。

江彬三人见王阳明没动静正洋洋得意之际,忽然听说他来了,已经到了芜湖,距离南京直线距离八十五公里,乘船顺着长江东进,用不上多久就会到南直隶。

江彬三人惊得一身冷汗,生怕计谋被戳穿连唬带蒙让朱厚照下旨止之。于是,在芜湖的老王一日获悉多种消息,有说来,有让回去。心力交瘁的老王无力判断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但他知道皇帝身边的两方势力,已展开了激烈的舆论战,致使他进退维谷。进,可能面临抗命之罪,转身回去,人家就有说法了。

王阳明面对复杂的信息,灵光一现,想到了既不进,也不退,又不在芜湖待着的好办法。

老王无奈之际,跑到了九华山,这是他第二次来此。弘治十四年,王阳明曾来此游览,那次心情大好,带着缥缈的心情寻找世外高人,写下了《九华山赋》。转眼间,二十个年头稍纵即逝,弹指一挥荏苒过。那句话说得没错,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但遗憾的是它最后把所有的学生都弄死了!二十年里,王阳明从一个官场生瓜蛋子成长为心学大师,权谋高手,面对人生各种考验和对手,他总是有办法。可是这一次,在皇权面前王阳明深深地无奈了。

王阳明在此碰到了几位当年的道友,他们有的已经去世,更多的如同他一样苍老了二十年。道友问起老王为何来此。老王苦笑了一声,进不得面见圣上,扫除奸佞,退不得归卧林泉,专心讲学。说到这里,不觉凄然长叹。二十年后,王阳明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九华山,看到花时,花的颜色便亮了起来,不看时候,仙境也当同归寂灭。王阳明就那么静坐,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任凭日月穿梭,感受潮起潮落。

虽然张永说王阳明是国家重臣,但有宁王的例子,朱厚照不放心,派锦衣卫去九华山盯着老王。几名锦衣卫认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可是老王让他们失望了。老王除了与僧人讲学之外,就是静坐,日复一日,毫无创新。盯梢的锦衣卫看得直腻味,哥儿几个实在受不了了,也跑过去听老王讲学。

就在朱厚照犹豫时,张永进言道:“王守仁忠臣也。今闻众人争功,有谋害之意,欲弃官入山修道。如果失去此人,到时候朝廷有事,哪位忠臣愿意为朝廷出力。”

张永,八虎之一,政客无所谓君子与小人,好与坏,是与非,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相互角逐,用道德准绳评价政治家,极为欠妥。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正义之士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他们可能没交情,甚至不认识,出身背景也不一样,但他们心存良知,危难时刻思想保持高度一致,足矣!

朱厚照深以为然,玩归玩闹归闹,大明江山社稷他必须维护,因为他是皇帝,他是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朱厚照平生第一次被感动了,被一个距离他很远的大臣感动。朱厚照即刻下诏,命王阳明返回南昌,处理政事。皇帝妥协了,或者说王阳明又赢了一次,又一次逃出生天。然而,更大的阴谋即将来袭。

这一次,谁也帮不了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