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顿悟

自罗斯柴尔德时代到现在,信用风险管理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在每一次战争中,他都会借钱给交战的双方。战胜的一方必须双倍返还本金;如果借钱的一方不还款,罗斯柴尔德可能会资助一场新的战争来迫使战胜方还钱。这个精明的人很懂风险管理之道。

不久之前,消化一笔贷款的唯一途径还只能是卖掉它,通过转让或者债务更替的方式。这种方法烦琐复杂。银行需要得到借款方的许可:在大多数的借款协议中都有这么一条奇怪的约定:在借款方的许可下,银行可以将借款转借给另一方,借款方没有充分理由不得拒绝。任何对“合理性的”检测都不可能不带偏见。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当我还在企业当财务主管时,银行就找到我,希望把贷款转借给别人。银行明白提出这样的要求会对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产生致命的后果。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要求很高。银行希望摆脱贷款或者信用风险会很自然地被认为是一种背叛。其后果是客户会将银行从圣诞贺卡的名单中删除,甚至更糟。

向客户提出要求也不见得一定能成功。我所在的公司从A级信用等级降到了B级信用等级。一些银行就撕破了脸,想要把降级带来的风险转嫁出去。他们给我发了一封转贷请求的信:我没有给出答复,我既没有说“不”但也没有说“是”。我要说个“不”字,银行就会说我“无理拒绝”。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请求,很用心地思考。一个银行家气急败坏地给我打了个电话;我能否在贷款到期之前给他个答复?这很难说,还有许多复杂的事情需要我认真仔细地考虑,我还在琢磨这件事。

不同意也可以,你可以“参与”一下。银行实际上还是名义上的借款人,它将贷款的利息卖给了别人,别人可以通过银行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这是可行的,但在法律上有点风险。总的来说,信用的流动性不强,而且交易不方便。谁能够解开信用交易的秘密,谁就能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金融机构十分谨慎地将信用风险试探性地转嫁出去。方法就是转移风险但不出售贷款,所以银行就不需要征得贷款方的同意。这次打头阵的是信孚银行和J.P.摩根。

信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借给了日本的银行和一些主权国家。受到资金的束缚,它很难开展更多的业务。它们想卖掉现有的风险,腾出信贷额度。

J.P.摩根的情况则不同。新董事会主席丹尼斯·韦瑟斯通(Dennis Weatherstone)想要解决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的资金都被什么占用了?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还是其他风险?每一块钱的资本回报率是多少?他认为只有弄明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管理银行。的确如此,但是要想得到答案并不容易。相关的基本工具和信息并不容易获得。这项工作花了很长时间,催生了一些变革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如风险矩阵和信用矩阵。信孚银行也创造出类似的工具,如资本的风险调整收益率。

当得知答案后,它们就坐立不安起来:摩根绝大部分的资金积压在信用风险上了。投资回报率只有个位数。公司的目标回报率是20%,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可是个大问题。摩根知道自己无法停止借款;这是它维持客户关系的基础,是拿到更丰厚利润的前提。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摩根只需要卖掉贷款上的信用风险,就能够释放出资金,提高收益率。但问题是当时没人知道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