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巴斯,宝贝

20世纪90年代是图巴斯的年代。在日语里,动词tobasu是“飞走”的意思。财术是创造财务利润,tobasu是让亏损飞到九霄云外。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的企业和投资者遭受了大量的损失。衍生品能够将损失隐藏起来,但也无法将损失消除得一干二净。

财术是创造财务利润,tobasu是让亏损飞到九霄云外。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如果你遭受了损失,你只需要将它递延并在以后的几年内摊薄。比如你将钱贷给了一家效益不好的房地产公司。你借出去的1000日元现在只值600日元了,你由此损失了400日元。为了隐藏这个损失,你和一直照顾你的交易商达成了一项交易。他借给你1000日元,同时你和对方签订一项利率互换协议。本金为2000日元,你按照年利率5.34%向对方支付10年的利息。10年里你多支付的金额就相当于400日元的损失加上利息和交易商的利润。这样,你的损失神奇般地消失了。其实并不是:损失依然是损失,只不过转化成了更大的互换支出。但愿没有人会发现。你的面子保住了。

你不想只将损失平摊到各个年份?那就不要支付5.34%的利息,按照本金2000日元支付3%的利息。哇!但代价是交易商可以在10年之后将协议期限再延长20年。不喜欢这种模式?那就按照交易商的要求,用日元或者美元或者瑞士法郎支付3%的利率。还不合适?如果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比在100∶1和150∶1之间,那就试试3%的利率。那要是汇率超出这个区间的话,那就试试5.5%的利率。印度尼西亚人和美国投行所做的最后一笔互换就是古老的图巴斯交易。

各种组合无穷无尽,但实质都是一样的。你以隐蔽的方式分期支付你的损失,同时你出售期权,收到的钱抵消你承受的损失。要是你在期权上押错了注的话,你就会遇上麻烦。但无论如何你都会遇上麻烦,押错注又算什么呢?交易商通常喜欢陷入困境的客户。在战斗中,衍生品交易员就会被送上战场去刺杀伤兵。在日本的交易商(大部分是外国的投资银行)就靠这个大赚一笔。

图巴斯交易能让损失消失,但不幸的是,它们也让一家交易商消失了。这家交易商叫瑞士信贷集团的金融产品部门(Credit Suisse Financial Products,CSFP),它有个绰号叫“惠特第一证券”,因为这个部门的领导叫艾伦·惠特(Allen wheat)。惠特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开了信孚银行,组建了CSFP。这个部门在图巴斯业务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97年CSFP设计了一个衍生产品,帮助日本信用银行将710亿日元(折合美元6.21亿)的损失隐藏了两年。如果确认这个损失,日本信用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将不足300亿日元。日本信用银行在18个月之后就宣告破产了。

日本是个奇怪的地方。一个人把车停在派出所附近。一个警察立即走过来,让这个人把车开走。“在派出所旁边不准停车。”但如果你问他哪儿能停车,他会好心地告诉你:“你可以把车停在派出所附近。”“你指的附近是多近?”那个人问。“我没办法告诉你。”警察回答说。

日本的法规都是如此,模糊而又精确。

CSFP和它的竞争对手们本以为日本监管机构默认了图巴斯交易。谁知1999年日本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以行政指导的方式突然采取了行动。交易本身并没有违法。CSFP的“商业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日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稳定。其大量、反复和持续地销售的金融产品使得产品使用者披露的财务状况与其真实的情况严重不相符。”CSFP的“做法与公众利益背道而驰”。

大多数外国投资者认为日本的金融机构都是不健康的。在日本,缺乏财务信息披露是出了名的。这并不重要。CSFP被责令停业,营业执照也被吊销了。瑞士信贷集团(一家著名的瑞士银行)和CSFP的最终控股母公司写了一封公开信,为这件“令人深表遗憾”的事件道歉,但并不能改变什么。

日本向外地成功地输出了图巴斯。2001年,一个名叫古斯塔夫·皮噶(Gustavo Piga)的学者揭露了一桩图巴斯交易,他并没有点出该国的名字,但大家都认为是意大利。国与国之间相互指责。最后,这份报告从国际证券市场协会的网站上消失了。

这件事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有关。条约规定欧盟国家的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在1996年和1997年期间,意大利为了实现欧盟的目标,将它的预算赤字从6.7%减到了2.7%。实际上,意大利并没有削减赤字。除了其他的把戏,它使用了衍生工具来装点门面。

1995年5月,意大利发行了2000亿日元的债券,折合美元160亿。到了1996年12月,日元大幅升值,意大利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外汇收益。意大利为了保护这笔收益进行了外汇互换。这笔交易并不是按照当时的市价进行计量。在一般的互换中,你在互换完成时把汇率设定成当时的市场汇率。意大利却将汇率定为1995年5月时的汇率,这意味着意大利放弃了外汇收益。不完全如此。在这个互换项下,意大利支付的利率比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低16.77%。鉴于当时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5%,意大利实际上支付了负的利率,也就是说它从互换中取得了大笔的收入。这个互换实质上是个贷款,而意大利接受了较差的汇率,并以取得现金作为回报。这些收入被用来减少财政赤字。

其他欧洲国家也被怀疑用了类似的手法来达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要求。这些国家认为这些规定不管怎样都是愚蠢的。